馬拉巴裸胸鲹為暖水中上層魚類,夜晚有趨光習性,攝食小魚蝦,為經(jīng)濟魚類。分布于中國沿海;印度洋、紅海至澳大利亞,日本。
曾用名裸胸鱈。
基本信息
|| ||
簡介體側(cè)扁,卵圓形,尾柄細短,最大體高在肛門后。頭較高,枕骨脊發(fā)達。吻長接近眼1。
大體形狀背鰭Ⅰ(向前棘),Ⅷ,Ⅰ-21一24;臀鰭Ⅱ,Ⅰ-16—19;胸鰭18—20;腹鰭Ⅰ-5;尾鰭17。側(cè)線普通鱗62—95,棱鱗20—38。
體長68—374毫米。體長為體高1.5—2.4倍,為頭長2.8—4倍。體呈橢圓形,側(cè)扁。頭中等大,頭長為吻長2.6—4倍,為眼徑2.8—5倍。眼中等大,側(cè)上位,脂眼瞼不發(fā)達??谳^大,前頜骨能伸出。兩頜具絨毛狀牙。犁骨牙呈叢狀,腭骨及舌上牙呈帶狀,第一鰓弓上鰓耙數(shù)6—11+14—27。體被細小圓鱗,胸部和腹部裸露無鱗。側(cè)線彎曲部長于直線部,棱鱗弱。第一背鰭前有一向前平臥棘,第一背鰭鰭棘弱。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部鰭條略長(幼魚時呈絲狀)。胸鰭鐮狀。腹鰭短位于胸鰭下方。尾鰭分叉。體背部藍灰色,腹部銀白色。幼魚時眼上緣有一黑斜帶,體側(cè)有不明顯暗橫帶1。
|| ||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黃頭生 - 副教授 - 華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