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冷裂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nèi)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介紹

容易發(fā)現(xiàn)的長條形而且寬度均勻的裂紋。裂口常穿過晶粒延伸到整個斷面。由于鑄件冷卻不均勻,所形成的鑄造應力大于鑄件金屬的強度極限造成裂紋,稱為冷裂。冷裂與熱裂不同,裂口較直,常沒有分叉,金屬斷面干凈,有時呈現(xiàn)輕微的氧化 。冷裂常出現(xiàn)在鑄件的表面,有時會貫穿整個鑄件。

合金鋼比碳鋼容易產(chǎn)生冷裂;高碳鋼比低碳鋼容易產(chǎn)生冷裂。這是因為鋼的導熱性因合金元素含量和含碳量的增高而大大降低,使鑄件冷卻時各部分溫差加大,從而增大了鑄造應力。磷使鋼具有冷脆性,含磷高 的鋼鑄件,冷裂的傾向增大。鑄件內(nèi)的其他 缺陷,如渣眼、縮孔等,會造成應力集中, 促使冷裂的形成。冷裂是鑄件裂紋類缺陷之一。1

冷裂紋的特征冷裂紋外形呈連續(xù)直線狀或圓滑曲線狀,常常穿過晶粒,斷口有金屬光澤或呈輕微的氧化色(見圖1)。形狀復雜的大型鑄件容易產(chǎn)生冷裂,有些冷裂紋在打箱清理后即能發(fā)現(xiàn),有些在水爆清砂后發(fā)現(xiàn),有些則是因鑄件內(nèi)部有很大的殘余應力,在清理和搬運時受到震擊形成的。

圖2所示為ZG35CrMn齒輪毛坯的冷裂紋。齒輪的輪緣和輪幅比輪轂薄,冷卻較快,因此先收縮,并對輪轂施加壓力,使輪轂產(chǎn)生塑性變形。當輪轂開始收縮時,受到先已冷卻的輪緣的阻礙,輪幅中產(chǎn)生拉應力,形成冷裂。

冷裂的形成原因冷裂是由于鑄件中應力超出合金的強度極限而產(chǎn)生的。冷裂往往出現(xiàn)在鑄件受拉伸的部位,特別是有應力集中的部位和有鑄造缺陷的部位。影響冷裂的因素與影響鑄造應力的因素基本是一致的。

合金的成分和熔煉質(zhì)量對冷裂有重要影響。例如,鋼中的碳、鉻和錳等元素,雖能提高鋼的強度,卻降低了鋼的導熱性能,因而當這些元素較多時,就會增大鋼的冷裂傾向。增加磷會導致鋼的冷脆性增強,磷的質(zhì)量分數(shù)大于0.1%時,其沖擊韌性急劇下降,冷裂傾向明顯增大。鋼液脫氧不足時,氧化夾雜物聚集在晶界上,會降低鋼的沖擊韌性和強度,促使冷裂的形成。鑄件中非金屬夾雜物增多時,冷裂的傾向性也增大。

鑄件的組織和塑性對冷裂也有很大影響。如低碳鎳鉻耐酸不銹鋼和高錳鋼都是奧氏體鋼,且都容易產(chǎn)生很大的熱應力,但是鎳鉻耐酸鋼不易產(chǎn)生冷裂,而高錳鋼卻極易產(chǎn)生冷裂,這是因為低碳奧氏體鋼具有低的屈服極限和高的塑性,鑄造應力往往很快就超過屈服極限,使鑄件發(fā)生塑性變形;高錳鋼的含碳量偏高,鑄件冷卻時,在奧氏體晶界上析出脆性碳化物,嚴重降低了塑性,易形成冷裂。2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鑄件產(chǎn)生冷裂和變形的原因是冷卻過程中鑄件各部分的冷卻速度不一致。因此,防止鑄件產(chǎn)生鑄造應力的方法都可用于防止鑄件產(chǎn)生變形和冷裂。為消除鑄造應力所采取的一些工藝措施,對于冷裂紋的防止同樣有效。

①改進鑄件結(jié)構(gòu),使壁厚均勻,必要時可增設加強筋。

②合理設置澆注系統(tǒng)。避免鑄件線收縮受阻。減少鑄造應力。

③控制鋼水中C、Cr、Mn、P等含量。C、Cr、Mn等會降低鋼的導熱性和塑性,因此,這些元素含量高,冷裂傾向就增大,磷使鋼具有冷脆性。

④鋼液要充分脫氧,否則,在晶粒邊界上聚集較多的FeO、MnO等氧化夾雜物,使鋼變脆。

⑤對特殊合金成分件要改變其冷卻速度,以防止冷裂。

⑥在鑄件清理矯正時,要避免劇烈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