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吻田氏鯊1,學名:Deania calcea (Lowe,1838),又名篦吻棘鮫,是軟骨魚綱角鯊目刺鯊科的一種。喙吻田氏鯊的吻長而幼,沒有臀鰭,兩條背鰭長而且低,都有凹溝的鰭棘,胸鰭細小呈長方形,有像草耙的小齒。
科學分類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亞綱: 板鰓亞綱 Elasmobranchii
目: 角鯊目 Squaliformes
科: 刺鯊科 Centrophoridae
屬: 田氏鯊屬 Deania
種: 喙吻田氏鯊 D. calcea
簡介喙吻田氏鯊(學名Deania calcea),又名篦吻棘鮫,是田氏鯊屬的一種鯊魚2。
種群分布分布在日本本州島、南澳洲、新西蘭及智利的太平洋,并由冰島至好望角的大西洋。
形態(tài)特征喙吻田氏鯊 Deania ca/cea(Lowe)又名篦吻棘鮫。體延長,前部寬而平扁。頭平扁。吻長,口前吻長大于口中央至胸鰭起點距離。眼大,瞬膜不明顯。眼距吻端和距第1鰓孔幾相等。鼻孔距吻端較口端近,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后鼻瓣發(fā)達,不為前鼻瓣所蓋。口大。上唇褶較長??陂]具空隙,兩頜齒暴露。上下頜齒異型,均為單齒頭,邊緣光滑,上、下頜每側(cè)各具13~15齒。噴水孔大,位于眼后方。鰓孔5個。盾鱗呈三尖叉形,具一長柄。背鰭2個,各具1硬棘;第1背鰭起點約與胸鰭基未端相對;第2背鰭起點與腹鰭基底后部相對。無臀鰭。胸鰭中大,幾呈長方形。尾鰭中長,尾端圓鈍。體棕灰色,腹部色稍淺,各鰭色較深,鼻緣、口緣、鰓孔處呈黑褐色。暖水性深海底層中小型魚類。卵胎生,產(chǎn)8~12仔子。攝食燈籠魚類、巨口魚類及蝦類。全長一般為0.35-1.0m。分布于東海海域。1
生活習性生活在水深73-1450米處。卵胎生,每胎最多兩條幼鯊。以硬骨魚及蝦為食。
經(jīng)濟利用魚肝可制成魚肝油。
本詞條內(nèi)容貢獻者為:
趙磊 - 副教授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