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科普中國]-基面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基面的定義

基面是指計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

分類絕對基面絕對基面1是將某一海濱地點平均海水面的高程定義為零的水準基面。我國各地沿用的水準高程基面有大連、大沽、黃海、廢黃河口、吳淞、珠江等基面。我國于1956年規(guī)定以黃海(青島)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為統(tǒng)一基面,為中國第一個國家高程系統(tǒng),從而結束了過去高程系統(tǒng)繁雜的局面。但由于計算這個基面所依據的青島驗潮站的資料系列(1950年~1956年)較短等原因,中國測繪主管部門決定重新計算黃海平均海面,以青島驗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觀測資料為計算依據,并用精密水準測量接測位于青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得出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高程和1956年黃海高程的關系為: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高程=1956年黃海高程-0.029m。

假定基面為計算測站水位或高程而暫時假定的水準基面。常在水文測站附近設有國家水準點,而一時不具備接測條件的情況下使用。

測站基面測站基面是水文測站專用的一種假定的固定基面。一般選為低于歷年最低水位或河床最低點以下0.5m~1.0m。由于海濱基點與水文站水準點之間水準測量存在誤差,在初測與復測之間,平差前后,都會使測站水準點高程數據發(fā)生變動。50年代初期,在淮河流域曾由于這方面的原因,產生修改已往水位數據的難題。1954年學習蘇聯規(guī)范時,引進“測站基面”概念,每站選最低水位以下某高程作為本站基面,并將它同絕對基面相連接。

凍結基面凍結基面也是水文測站專用的一種固定基面。一般測站將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凍結下來,作為凍結基面。1955年制訂水位觀測規(guī)范時,采取了將首次測量的水準點高程數據“凍結”的辦法。每次重復測量或平差后,只記載并刊布與首次數據間的差值,不再需要更動已往的水位數據。1959年修訂規(guī)范時,正式命名為“凍結基面”,即水準點首次高程數據所對應的基面,實為每站所獨有的基面,與絕對基面接近,但其差值每站不同。

吳淞基面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吳淞海關港務司署根據1871~1900年吳淞潮位,以略低于實測最低水位的高程,確定為“吳淞海關零點(基面)”,后正式定名為吳淞零點。廣泛用于長江、淮河流域。

1956年黃海高程系以青島驗潮站1950~1956年驗潮資料算得的平均海面為零起算的高程系統(tǒng)。相應基面稱為黃?;妗?957年起逐步在全國使用。

1985國家高程基準以青島驗潮站1952~1979年的潮汐觀測資料計算平均海面為零起算的高程系統(tǒng)。其零點比1956年黃海高程系的零點高0.029m。自1987年5月開始啟用,并成為全國的標準。

1987年5月26日,國家測繪局以國測發(fā)〔1987〕198號發(fā)出關于啟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及國家一等水準網成果的通告。通告指出:為統(tǒng)一全國的高程系統(tǒng),各有關主管部門,應將采用的其它高程基準推算的各類水準點高程成果,逐步歸算至“1985國家高程基準”。

基面處理普通基面的處理2

1、表面必須平整、堅實、干凈,無油污、脫模劑、浮塵以及其它松動物;

2、對于較大的孔洞及裂縫應先用修補砂漿進行修補;

3、預制板、板縫需專業(yè)密封處理后再進行施工;

4、螺絲、螺栓建議先用環(huán)氧樹脂或類似材料進行封閉;

5、在使用克水孚高彈防水漿料之前,基面必須用清水充分濕潤,但同時不能有積水;

6、對于疏松多孔的底材,尤其是水泥纖維板等,必須在涂刷防水漿料之前,先進行界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