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護嗓遵循5原則,喝水潤喉有講究

廣東科技報

過完假期,由于聲音嘶啞、咽喉疼痛、講話費力,市民王女士不得不去醫(yī)院耳鼻喉科“報到”。原來,假期時王女士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每天吼娃一小時后,聲帶突然出了問題?!懊髅魑矣泻人疂櫤?,吼的聲音也不大,為什么還會啞嗓子?”王女士感到費解。

嗓音病偏愛“急性子”

醫(yī)學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嗓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主要包括由于嗓音濫用或心理因素導致的功能性發(fā)聲障礙及器質性嗓音疾病。器質性嗓音疾病以反流性喉炎、急性感染性喉炎及聲帶良性病變最為多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院長助理、耳鼻喉科主任鄭億慶教授介紹,嗓音常被稱為人們的第二“名片”,一旦出了問題,不僅給日常交流帶來不便,也影響個人形象。

鄭億慶介紹,嗓音疾病患者以女性居多,好發(fā)于性格外向、性情急躁者。在女性器質性嗓音疾病患者中,15%的患者存在內分泌異常。鄭億慶教授介紹,以下三類人更容易患嗓音疾?。?/p>

職業(yè)用嗓人群。教師、接線員、播音員、主持人、演員、歌手、窗口行業(yè)人員、推銷員、售貨員等職業(yè)用嗓人群。嗓音疾病被稱為教師的“職業(yè)病”。根據(jù)國內學者的研究,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嗓音疾病的總體患病率為33.81 %,遠遠高于普通人群6% 的發(fā)病率。其中,肥厚性聲帶炎、血管性聲帶炎、聲門閉合不全、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都是教師較為常見的嗓音疾病。

吸煙飲酒人群。長期吸煙,年齡四十歲以上的男性,有咽喉不適癥狀或聲音嘶啞超過一個月,需及時就醫(yī)。

兒童。兒童性格活潑好動、話多,喜歡大喊大叫、大哭大笑或發(fā)聲方式不當?shù)热菀谆忌ひ艏膊 ?/p>

語速快、大嗓門易中招

鄭億慶介紹,嗓音的產(chǎn)生機制較為復雜,由肺部的空氣動力、聲帶的運動與振動、咽腔鼻腔口腔及唇齒舌等的構音與共鳴協(xié)同作用產(chǎn)生,涉及音量、音調、音質、聲時及共鳴等,任何一方面出現(xiàn)異常,即可發(fā)生嗓音障礙與疾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嗓音濫用與不良生活習慣。嗓音濫用包括說話音量過大也就是俗稱的“大嗓門”,音調異常,說話太多或時間太長,語速太快,欠缺停頓、換氣,發(fā)聲過于用力,常清嗓或咳嗽,呼吸與說話不協(xié)調等。不良生活習慣包括:過度勞累、抽煙、酗酒、熬夜、喜辛辣飲食、生理期過度用聲等。

感染與炎癥。上呼吸道感染、非感染性\感染性喉炎、鼻竇炎、過敏、扁桃體炎、支氣管炎以及一些特殊感染,如喉結核及真菌感染等均可引起嗓音疾病。

全身疾病。嗓音衰老、聽力缺失、胃食道反流、內分泌功能異常、神經(jīng)源性疾病、聲帶運動減弱、精神心理性嗓音疾病等全身性情況均可影響嗓音疾病。

發(fā)音結構異常。如聲帶溝、聲帶瘢痕等結構異常均可引起嗓音異常。

護嗓遵循5原則,喝水潤喉有講究

鄭億慶教授建議,預防嗓音疾病,應該遵循5原則:

培養(yǎng)良好的用聲習慣。講話要適量,切勿過度用嗓。有些人喜歡在講話間頻繁喝水“潤嗓”,實際上未必是護嗓的好方法。中大孫逸仙紀念醫(yī)院耳鼻喉科楊金珊醫(yī)生表示,用嗓過程中頻繁、大量喝水,可能沖淡聲帶自身分泌的黏液,無法對聲帶起到潤滑、保護作用。因此建議在用嗓前喝足水,用嗓后稍事休息再補充水分。如果實在太渴,可以喝一小口水,且用嗓前后不要飲用過熱、過冷、過于刺激的水或飲料。

保持良好健康狀態(tài)。首先是身體健康,要經(jīng)常鍛煉身體,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炎性疾病的發(fā)生。心理健康對用聲者來說也同樣重要,人的聲音極易受情緒的影響,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避免大怒大悲、憂傷恐懼等不良情緒的影響。

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不熬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要適量規(guī)律,切忌暴食暴飲。少食糖份過多、干燥、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蔥、大蒜、芥末以及過于油膩的油餅、油條、大肥肉、紅燒肉等。禁煙酒。堅持用淡鹽水漱口,可以有效預防炎癥、保護嗓子。

嗓音訓練。用聲不當是引發(fā)嗓音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長期不正確的發(fā)音,就會引起炎癥、聲帶疲勞、閉合不良等,藥物是無法根治的,大量用嗓仍會反復發(fā)作,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是治本的關鍵。因此,嗓音訓練也是預防嗓音疾病的有效方法。

針對職業(yè)特點進行預防。研究表明,單日最大課時數(shù)與嗓音障礙呈正相關。因此,教師們應該合理安排單日授課課時數(shù),如果班容量太大可以借助擴音器等,有利于減低教師嗓音障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