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多久能運動?會得心肌炎嗎?一文講清

科普中國
公眾科普,科學傳播。
收藏

新冠病毒感染后“陽康”的人逐漸增多,習慣規(guī)律運動的迫不及待想要恢復鍛煉,擔心病情反復的希望多躺幾天完全養(yǎng)好。

實際上,感染后過早開始運動會加重病情,太晚也會延緩身體功能的恢復。最佳時機主要取決于個人平時的健康狀況、本次感染嚴重程度和癥狀持續(xù)時間。

對照自己的情況,你可以在下文中找到適合個人的運動開始時機、加量方式,以及提示立即停止運動的危險信號。

01

還有癥狀

任何運動都不要做

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后,當癥狀還沒有消失或者正在用藥物控制癥狀的時候,身體需要休息來抵御病毒和完成修復,不建議在此期間進行任何刻意的運動鍛煉。

這里的“癥狀”是指發(fā)熱、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和腹瀉等,嗅覺或味覺減退不算在內(nèi),因為這兩項有可能持續(xù)很長時間,而且對運動沒有明顯影響。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對于日?;顒樱步ㄗh這期間只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如果做拖地等家務時感覺心悸氣短,盡量先不要做,等癥狀好轉后再完成。生活或工作需要大量體力活動時,比如整理搬運重物、長時間快速騎單車或跑動,建議按以下回歸運動的步驟慢慢恢復。

02

癥狀消失了

至少再休息7天

等癥狀消失后,大家可以嘗試更多日?;顒?,比如走路和簡單的打掃,在不引起不適的前提下慢慢回歸至正?;顒铀?。至于鍛煉,大部分人可以通過下文來判斷恢復運動的時機,但有三類人需要醫(yī)生的許可才能安全開始運動。

第一類是合并基礎疾病者:如慢性心血管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患者感覺新冠癥狀好轉后,仍需要醫(yī)生結合基礎疾病的情況考慮何時開始運動。

第二類是新冠病情嚴重者:如因新冠需要住院治療、確診肺炎或呼吸衰竭等,患者應遵循出院醫(yī)囑完成復查,并在醫(yī)生許可下恢復運動。

第三類是感染后曾出現(xiàn)心肺癥狀者:包括與咳嗽無關的胸痛、胸悶、心悸、呼吸困難、頭暈或暈厥、水腫等。建議先完成相關檢查排除心肌損傷和肺部問題,然后再開始運動。

健康年輕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約0.7%出現(xiàn)心臟檢查結果異常,0.045%發(fā)生心肌炎。心肌損傷可能因運動加重,甚至導致心跳驟停。如果確診心肌炎,至少需要休息3~6個月。

如果你不屬于以上三類人,感染癥狀僅為發(fā)熱、咽痛、咳嗽或肌肉痛等,滿足以下所有條件就可以開始嘗試恢復運動了

癥狀出現(xiàn)后至少休息10天;

癥狀消失后至少休息7天;

已經(jīng)停用緩解癥狀的藥物;

日?;顒訜o不適感覺;

平地走500米不出現(xiàn)明顯疲乏或呼吸困難。

對于完全沒有癥狀的感染者,建議在發(fā)現(xiàn)核酸或抗原呈陽性后,停止運動10天。

另外,為了其他人的健康,請按防疫要求進行隔離后再外出和參加集體運動。

03

開始運動

通過5個階段緩慢恢復

開始運動的時機,取決于感染前的健康狀況、感染后的嚴重程度和恢復情況,而完全恢復原有運動習慣的時間,還與之前運動頻率、量和強度有關。

平時運動較少、較緩和的人恢復速度相對快,建議先選擇熟悉的運動種類,第1~3次運動將持續(xù)時間和強度減半,第4~6次增至感染前的75%,沒有不適即可嘗試完全恢復。

如果你在這次感染前每周規(guī)律運動、每次運動時間較長、有時強度接近最大心率,甚至時常參加比賽,建議以更慢的速度按下面五個階段來恢復(最大心率=220-年齡[歲])。

圖片

制圖:果殼

前面的幾個階段可能做起來很輕松,但不應跳過任何一個階段,完成5個階段后才可以考慮參加比賽。進入每一個階段后,至少用以上標準完成1~2次運動,感覺輕松才可考慮進入下一階段,進階時間可能短至一兩天,也可能長達數(shù)周。

這樣,從出現(xiàn)癥狀開始算起,最快也要大約半個月才能恢復到之前的運動量和強度。具體的時間因人而異,比如年輕、之前只用快走鍛煉、感染癥狀輕的可能一周多就恢復了,而年長、準備參加馬拉松或足球賽、癥狀重的也許需要幾個月時間。一定不要看到別人運動沒事,就強行去追進度。

而且,即使沒有生病,常運動的人半月不鍛煉,體能和技巧也會變差。如果重新開始的時候過于心急,容易出現(xiàn)肌肉關節(jié)方面的運動損傷。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04

出現(xiàn)這些危險信號

立即停止運動

恢復運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觀察兩類危險信號: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跡象,以及運動過度導致的疲勞表現(xiàn)。

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極少數(shù)人會在發(fā)熱等癥狀好轉之后,發(fā)生心肌炎或肺栓塞等。雖然年輕人總體風險很低,但這些情況可能因運動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在恢復運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危險信號,需要立刻停止運動并及時就診:胸痛、明顯心悸或心跳過快、與運動強度不匹配的呼吸困難、腿腫等。

即使康復正常,運動恢復得過早過快也會超出身體承受范圍,出現(xiàn)以下表現(xiàn)提示需要休息:疲勞程度或肌肉酸痛程度明顯超過感染前、睡眠質(zhì)量下降、運動后第二天晨起靜息心率增加10次/分鐘以上。這時,建議暫停運動,至少休息1~2天,等上述表現(xiàn)消失后再重新開始之前所在的階段或后退一個階段。

為了方便比較自己感染前后的疲勞程度,恢復運動的時候,盡量先選擇熟悉的類型和方式。

05

兒童青少年

可更早開始游戲和運動

以上是成人回歸運動的安全時機和方式。由于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癥狀通常比成人輕,因此可以更早恢復體力活動。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兒童青少年在感染癥狀沒有消失時,也不應進行運動(不包括嗅覺及味覺減退)。

癥狀消失1天后,無癥狀或癥狀輕的感染者(體溫高于38℃<4天、其它癥狀持續(xù)時間<1周)可在按防疫要求完成隔離、日常生活沒有不適的情況下,開始恢復游戲和運動。如果癥狀更重、需住院治療或有基礎疾病,建議獲得醫(yī)生準許后再開始運動。

至于恢復速度,12歲以下的兒童可根據(jù)自己感受逐漸增加運動量。建議12歲及以上的感染者首先嘗試自己做半小時輕度有氧運動,再恢復日常的完整鍛煉,最后參與集體運動。

恢復運動的過程中,建議逐漸延長時間和增加強度,并請兒童青少年本人及其父母、教師、教練觀察運動中的異常反應,如果出現(xiàn)胸痛、心悸、異常的呼吸急促或暈倒,應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就診。

圖片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其實,今年也有幾家權威機構根據(jù)近期毒株特點和新研究數(shù)據(jù),把“陽康”后開始運動的時間提前至癥狀消失即可,第1~3天用感染前50%強度活動15~30分鐘,第4~6天加到75%強度30分鐘,沒有不適即可完全恢復。這是努力在運動風險和收益之間取得平衡的反映。

不過,對于非專業(yè)運動員,運動一直在那里等待著我們回歸,訓練和比賽機會之后還會有,長久的健康和舒適順利的回歸也許更加重要。

參考文獻:

[1] Gluckman T, Bhave N, et al. 2022 ACC Expert Consensus Decision Pathway on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of COVID-19 in Adults: Myocarditis and Other Myocardial Involvement, 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nd Return to Play. J Am Coll Cardiol. 2022 May, 79 (17) 1717–1756.

[2] Elliott N, Martin R, Heron N, Elliott J, Grimstead D, Biswas A. Infographic. Graduated return to play guidance following COVID-19 infection. Br J Sports Med. 2020 Oct;54(19):1174-1175.

[3] DoD COVID-19 Practice Management Guid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OVID-19. 2020.

[4] Return to sports and exercis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Guidance f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iate athletic program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20.

[5] Hughes DC, Orchard JW, Partridge EM, La Gerche A, Broderick C. Return to exercise post-COVID-19 infection: A pragmatic approach in mid-2022. J Sci Med Sport. 2022 Jul;25(7):544-547.

[6] Metzl JD, McElheny K, Robinson JN, Scott DA, Sutton KM, Toresdahl BG. Considerations for Return to Exercise Following Mild-to-Moderate COVID-19 in the Recreational Athlete. HSS J. 2020 Nov;16(Suppl 1):102-107.

[7] Moulson N, Petek BJ, Drezner JA, Harmon KG, Kliethermes SA, Patel MR, Baggish AL; Outcomes Registry for Cardiac Conditions in Athletes Investigators. SARS-CoV-2 Cardiac Involvement in Young Competitive Athletes. Circulation. 2021 Jul 27;144(4):256-266.

[8] Jewson J, McNamara A, Fitzpatrick J. Life after COVID-19: The importance of a safe return to physical activity. Aust J Gen Pract. 2020 Nov 25;49.

[9] Singer ME, Taub IB, Kaelber DC. Risk of Myocarditis from COVID-19 Infection in People Under Age 20: A 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medRxiv [Preprint]. 2022 Mar 21:2021.07.23.21260998.

[10] https://www.aap.org/en/pages/2019-novel-coronavirus-covid-19-infections/clinical-guidance/covid-19-interim-guidance-return-to-sports/(2022.09.09)

作者:代天醫(yī) 前北京安貞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 美國體能協(xié)會體能訓練專家認證

來源:果殼

圖片

評論
傳承解惑
大學士級
感染后過早開始運動會加重病情,太晚也會延緩身體功能的恢復,最佳時機主要取決于個人平時的健康狀況。
2022-12-24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無論是處于新冠發(fā)病期間,還是剛剛“陽康”,運動都要循序科學漸進,不要立刻達到生病前的強度,因為此時體力和免疫力都處于修復階段。
2022-12-24
亮點@2045829
少師級
不建議在此期間進行任何刻意的運動鍛煉。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