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學家來說,能量并不是某一個特定的東西,它不是由某一種東西構成的。就像房子是由不同的磚制成的一樣。能量更像是一種能力,做某事的能力。
能量和做功
音樂家有演奏樂器的能力,畫家有繪畫的能力。能量是讓事情發(fā)生的能力。
當一個物體向另一個物體施加力量,推動該物體向特定方向移動時,某樣東西確實在起作用。
例如當你用球棒擊球時,球棒會把動能傳遞給球以改變球的速度和方向。
想象一下,有人向你扔一個球,你用球棒回擊。當球棒擊中球時,它改變了球的速度和方向。
能量是球棒改變球方向的能力。當球棒揮擊時,它能改變擊球的方向。
當你揮動球棒時,儲存在肌肉中的能量釋放出來。揮得越用力,球棒做的功就越多,所以它攜帶的能量就越多。
能量的種類
做功的方式有很多種,所以能量也有很多種。
我們已經(jīng)提到過一個:球棒的揮擊,這叫做動能,動能是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另一種能量叫做勢能,勢能也叫做位能,一個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做功而產(chǎn)生的能量。這意味著把東西放在某個地方就會給它們能量。
假設你在門頂上放一桶水,你就給了它勢能。當門打開時,桶開始向下移動,把打開它的倒霉蛋淋濕一身。
這是一個有趣的例子:想象一下在半開的門上放一桶水。當有人走過門時,水桶會掉在他們的頭上。桶在門的頂部,它會掉下來。當它掉下來時,它做功了。任何穿過門的人都會被淋濕,而且這個桶還會打中他們的頭。
因此,把水桶放在門的頂部,產(chǎn)生的是重力勢能,并不是因為它在移動而產(chǎn)生動能。
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
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一個關于能量的公式,你可能已經(jīng)見過:E=m c 2.
在這個公式中,E表示能量,m表示質(zhì)量(質(zhì)量是物質(zhì)所含能量的度量),c表示光速。
這個方程式似乎想說明能量等于質(zhì)量乘以某個數(shù)。那么,能量到底是不是由某個東西構成的嗎?
不一定,一些沒有質(zhì)量的東西仍然可以有能量,例如,光。我們知道它有能量,因為我們在太陽能電池板中捕獲光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
光是由光子的微小粒子組成的,光子沒有質(zhì)量。因此,如果能量是由質(zhì)量構成的,那么光就不會有能量了!這將使太陽能成為一個謎。
事實證明,即使光沒有質(zhì)量,它也有動量,這使它有能力做功。
質(zhì)量、能量和動量
愛因斯坦的方程式有一個更復雜的版本,它顯示了能量與質(zhì)量、動量的關系。
光是如此之快,從太陽到地球只需8分鐘。
要知道,光的移動速度非常之快。物體的能量大小取決于它的質(zhì)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這意味著一點點物質(zhì)攜帶著大量能量!
光在一秒鐘內(nèi)傳播了近3億米,也就是說,一千克質(zhì)量相當于近9萬億焦耳的能量!這是一個9,后面有18個零:900000000000000。
秘訣就在于釋放這種能力,這也是核彈(及核能)的工作原理:它們釋放物質(zhì)中捕獲的能量,來產(chǎn)生巨大的效果。
相關知識
能量(古希臘語?ν?ργεια energeia,意為“活動、操作”[1])在物理學中是一個間接觀察到的物理量。它往往被視為某一個物理系統(tǒng)對其他的物理系統(tǒng)做功的能力。由于功被定義為力作用一段距離,因此能量總是等同于沿著一定的長度阻擋某作用力的能力。
一個物體所含的總能量奠基于其質(zhì)量,能量如同質(zhì)量一般,不會無中生有或無故消失。能量就像質(zhì)量一樣,是一個標量。在國際單位制(SI)中,能量的單位是焦耳,但是在有些領域中會習慣使用其他單位如“千瓦·小時”或簡稱為“千瓦·時”(此即一度電)和千卡和電子伏特,這些也是功的單位。
閃電是空氣中的電場強度達到或超過其電擊穿強度而引起的放電現(xiàn)象。當電荷移動一段距離即產(chǎn)生能量的轉移。大氣中的電位能便轉變成了其他能量形式,例如熱能、光、聲音等。
BY:Sam Baron
FY: 瑞琦琦
如有相關內(nèi)容侵權,請在作品發(fā)布后聯(lián)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