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急診急救常識匯總,快記住吧!

科普作品
投稿郵箱:shiheng6285309@163.com
收藏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學習中都可能隨時發(fā)生意外,這些事情有時候很難掌握和把控,有太多不確定不可控的因素在里面,讓人很難有心理準備,對于輕者影響不大,但嚴重者可能也會因此丟失性命。因此掌握急診急救常識尤為關鍵,下文將詳細進行介紹。

1.不明原因暈倒

暈倒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意外,導致暈倒的原因有很多,如低血糖、高低血壓、貧血、各種中毒等,都屬于突發(fā)性的,這時需要積極的開展救治工作,并及時撥打醫(yī)院急救電話120。當發(fā)現暈倒者時,首先需要將暈倒者移置到通風條件好的環(huán)境中,將其衣領解開,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如現場條件允許,可為患者檢測血糖,如低血糖則可給予患者糖水喂服,提高患者血糖指標,如患者蘇醒過來,指導暈倒者充分休息即可;如患者暈倒且伴有持續(xù)性的抽搐時,不要強行按壓患者,應將患者轉移到安全的位置,避免其碰傷、電擊等;如患者還是無法蘇醒,則需要觀察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如正常,協(xié)助患者保持左側臥位,等待急救人員到來,如無呼吸和心跳則需要立即做心臟復蘇。

2.高溫燙傷

燙傷在生活中時有發(fā)生,大部分人幾乎都經歷過,特別是做飯的時候,油容易濺到皮膚上導致燙傷,還有一些特殊的工種,在工作中也容易出現燙傷的問題。在接觸到高溫被燙傷時,要將燙傷處置于清水中沖洗或浸泡30分鐘左右,使燙傷處能夠物理降溫。在此期間不要涂抹任何藥物,同時要保護好創(chuàng)面水泡,當降溫結束后也需要到醫(yī)院做進一步處理。如燙傷面積比較大,或者位置特殊(如面部、會陰部、雙足等),則應該立即呼叫120急救車現場指導救治。

圖片來源于網絡

3.昆蟲咬傷

當被昆蟲咬傷后,可采用肥皂水沖洗,然后擦干使用酒精或碘伏進行殺菌消毒,這類情況不宜使用拔火罐方式吸出毒汁。如被咬傷后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全身瘙癢、心跳加快等問題,則需要立即前往醫(yī)院就醫(yī)。

圖片來源于網絡

4.低血糖急救

患者在出現低血糖時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饑餓、心慌、渾身無力、皮膚蒼白、心率和血壓都會增加。對于輕度的低血糖患者,可以給予糖水、糖果、餅干等,可以快速改善低血糖狀況,通常十幾分鐘后癥狀就會消失。如以上方法無效,且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時,則需要立即送去就醫(yī)。

5.溺水急救

對于溺水者需要緊急搶救,分秒必爭。因為搶救不及時4~6分鐘就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甚至死亡,因此耽誤不得。急救方法如下:①對溺水者的口鼻內的異物進行清除,保證呼吸通暢性。②保持溺水者采用平臥位,解開其領口,保證呼吸順暢并給予人工呼吸。③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按壓,促進溺水者胃部的積水流出。④給予溺水者2次人工呼吸,穿插30次心肺復蘇的節(jié)奏急救溺水者,直到溺水者蘇醒,或專業(yè)的救治人員到來。

圖片來源于網絡

6.貓狗咬傷

當生活中被貓撓狗咬,則需要重視起來,不能不當回事,一旦感染狂犬病毒,后果不堪設想,輕者瘋癲,重者死亡。對于被動物抓咬后,身體只留下爪痕和牙印的,沒有明顯的傷口和流血,部分人認為沒有事,不需要處理這是錯誤的,因為有些皮膚損傷是肉眼難以看到的,病毒就很可能從傷口侵入,因此保險起見,也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在注射疫苗時,要及時要足量?;颊咴诒灰斕?、咬傷后的第3、7、14、30天需要各注射一支疫苗。注射的位置要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內側,可以保證疫苗的注射效果。當全部疫苗注射完畢在10天后,對其靜脈抽血做抗體檢測,如抗體滴度≥3單位/毫升標準,則表示患者獲得了免疫效果。如低于標準,則需要適量增加接種針數,保證防病效果。

7.煤氣中毒

當發(fā)現煤氣泄漏時,有人煤氣中毒,搶救者首先要憋氣,用手帕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自己中毒,關閉煤氣閥門,將所有門窗都打開。在煤氣沒有散盡前,不要開燈、使用打火機、火柴等,避免引發(fā)爆炸。然后需要將中毒人員轉移到通風條件好的地方,解開中毒者的衣領、腰帶等,對患者的中毒情況進行觀察,檢查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如沒有則需要緊急給予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心跳則立即撥打醫(yī)院急救電話,到醫(yī)院后進行高壓氧治療,避免遺留后遺癥。

圖片來源于網絡

8.骨折急救

骨折急救方法:①止血:可采用包扎、止血帶、指壓等方式進行止血。②包扎:對開放性骨折采用消毒紗布包扎,對于暴露在外的骨端不可送回。③固定:可用樹枝、木棍纏繞舊衣服或毛巾,做一個簡易的夾板,將患肢上下關節(jié)固定起來。④治療: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做完止痛和清創(chuàng)后再送醫(yī)院就醫(yī)。

圖片來源于網絡

9.農藥中毒急救

在誤服農藥后10~30min后,通常會出現站立不穩(wěn)、惡心、嘔吐、頭暈、面色蒼白、流汗、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在送醫(yī)搶救前,可使用手指、筷子、聞臭物等方式刺激咽喉促進嘔吐,使農藥吐出,減少農藥殘留,在嘔吐后,可食用一些蛋清、牛奶或濃奶粉等保護胃粘膜,減輕農藥對胃粘膜的刺激,也能夠延緩身體對農藥的吸收。

10觸電

當觸電之后,需要立即將電源切斷,將電源開關或閘門拉下,并將插頭立即拔除掉??墒褂盟苣z制品、柱桿、橡膠制品、木棍或者皮制品將接觸觸電者的電源挑開。當電源未切斷之前,搶救者不要使用手對電者進行觸碰。若此時觸電者讓然在漏電的機器上,需要使用棉被或干燥的絕緣棉衣推拉開觸電者,等待搶救人員的到來。

11酒精中毒

對于一些出現輕度酒精中毒的患者,要求其在日后的生活中不要繼續(xù)飲酒,可采用對中毒者進行喉嚨刺激的方式,使其產生嘔吐反射,以便能夠盡快吐出酒精等胃內容物。協(xié)助酒精中毒者應保持臥床休息狀態(tài),使用毯子或被子將其身體遮蓋好,以防止出現身體受涼情況。并對嘔吐物有無阻塞呼吸道進行觀察,對患者的脈搏及呼吸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當酒精中毒者在臥床休息之后,若還是存在呼吸減慢、脈搏加快、皮膚濕冷等情況,應立即將其送入到醫(yī)院中接受救治。對于一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急救酒精中毒患者,若是發(fā)現其出現休克、抽搐、煩躁、脫水、昏睡、呼吸微弱等癥狀,應立即將其送入到醫(yī)院中接受急救。

當我們發(fā)生意外的時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緊急救治,可以有效緩解病痛,為最終的治療爭取更多的時間,但如果自身沒有掌握有效的救治方法,操作不當很可能會加重事態(tài)的發(fā)展,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對此我們在生活中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急救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上文介紹了一些生活中常能用到的急救知識,當意外來臨的時候可以正確的急救和自保。

評論
科普老兵聞向東
大學士級
學習掌握急救知識,以備不時之需。當意外來臨的時候可以正確的急救和自保。
2023-03-16
科普6411cc4c071fa
秀才級
急救常識匯總,值得收藏
2023-03-17
科普老兵聞向東
大學士級
學習掌握急救知識,以備不時之需。當意外來臨的時候可以正確的急救和自保。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