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arku people care. Pic
寒冬來臨,一些常見的冬季疾病隨之而來。體現(xiàn)在家里老人身上最明顯的,可能就是咳、痰、喘了,對于長期臥床治療的老人,為了預防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通常需要老人家屬或護理人員經(jīng)常給老人翻身、拍背。那么拍背這個看似平常的動作,里面也有很多學問,大家都做對了嗎?
給老人拍背是個“技術活”,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拍背方法,不但起不到應有的功效,反倒會讓老人感到痛苦,甚至有副作用。尤其是體弱的臥床老人,本身抵抗力較差,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后炎癥容易向下蔓延至氣管和肺部,痰多卻無力咳出。此時,堅持拍背,幫助其排出痰液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所說的拍背,醫(yī)學名字叫**“叩擊排痰法”,**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四大護理技術之一,是指護理人員通過叩擊老人背部,使老人氣管、支氣管、肺內(nèi)的分泌物松動以便能夠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防止老人肺部感染或者其他并發(fā)癥。
正確為老人拍背的方法
1. 取適合體位
首先要挑選老人舒服的姿態(tài),假如老人身體情況容許,就讓老人采用坐姿。如果老人身體狀況較弱,無法滿足坐姿,那么就用側(cè)躺的方式,先敲打一側(cè),過一陣再換另外一側(cè)。不要讓老人面部朝下趴在床上拍背,那樣會使老人吸呼困難,引起窒息的危險。
2、拍打的部位有講究
很多人拍背是隨便的給老人敲打后背,那樣是錯誤的。肩胛骨是人體明顯的骨性標志,容易辨認,拍背時可選取老人鎖骨下端3-5厘米的部位為起點,從起點位置開始,向上敲打,再由兩側(cè)向正中間輕輕地敲打。要注意敲打位置不要過低,起點以下不遠就是人的腎區(qū),有的老人身體柔弱,敲打腎區(qū)會使老人感到疼痛。敲打時還要留意老人的反映,隨時隨地了解老人的情況及敲打力度是不是適合。敲打過程中讓老人咳嗽并且深呼吸,那樣便于痰液排出。
3. 拍打的手法要注意
首先五指并攏手掌伸平,然后手掌向內(nèi)彎曲,四指保持平直,拇指緊貼其余四指(如上圖),拍背時腕關節(jié)不要活動,利用肩、肘關節(jié)帶動手掌,使手掌四周均勻的敲打在老人背部(該方法所扣的空氣較多,叩擊力度均勻)。頻率一般為40-50次/分鐘、由下至上、由外至內(nèi)叩擊。每次敲打10-15分鐘。切勿以掌心或手掌根部給老人拍背。
給老人拍背的注意事項
1、拍背時要隔著衣物,力度適中,以達到排痰效果,又不引起老人疼痛為宜,即叩擊后老人皮膚不發(fā)紅。
2、叩擊的時間和頻率應根據(jù)老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為飯前30分或飯后2小時進行。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鐘。若痰多,可增加次數(shù)。
3、老人咳嗽后注意其心律,如果心率增加20次/分,或出現(xiàn)喘息、缺氧等不適癥狀,應暫緩排痰,并予以吸氧。
4、若老人覺得喉嚨有痰時可以多喝一些溫水,含在嘴里小口的的吞咽,借此機會濕潤支氣管,稀釋痰液,這樣痰液較為容易咳出。
拍背能夠促使肺臟振動,將肺臟的痰液排出來,能夠減輕老人因痰液卡在肺臟的不適,還能提升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提高抵抗力,另外膀胱經(jīng)也坐落于后背的兩邊,常常拍背還能夠提升身體氣血的運轉(zhuǎn),舒筋活血。通過親屬拍背這一肢體接觸,還可以讓老人感受到家人的關愛,有利于減少老人的消極情緒。因此 醫(yī)護人員和老人家屬都需要掌握拍背的技巧,協(xié)助老年人抵御病癥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