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海洋自由談:保護鰩魚、鯊魚刻不容緩!

中國綠發(fā)會
長期致力生態(tài)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
收藏

北京時間5月1日晚8點-9點,由“愛棲自然”策劃并執(zhí)行的第二期海洋自由談邀請到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SSC)副主席及鯊魚專家組主席Rima Jabado博士,她一直致力于彌合科學和政策之間的差距,以確保解決諸如兼捕、受威脅物種保護和非法貿易等問題;尤其長期關注和推動全球重要鯊魚、鰩魚等軟骨魚類的保護。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國際部代表全程線上參與了此次報告。

鯊魚和鰩魚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危機,超過37%的物種面臨滅絕的威助。過度捕撈是關鍵的威助,但它們的大部分開發(fā)都是由其產品的貿易所驅動。Jabado博士分享了鯊魚和鰩魚的相關背景知識,解析了其捕撈利用背后的驅動因素,并分享了有可能支持這些物種長期生存的保護措施的相關案例與實踐。

Jabado博士首先介紹了鯊魚和鰩魚的一些生物學特點與區(qū)別。Rima博士的長期研究項目是在阿拉伯海地區(qū)記錄板鰓類動物。在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 (IFAW) 和《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 (CMS) 《保護洄游鯊魚諒解備忘錄》的支持下,項目負責人Rima Jabado和Dave Ebert于2015年聯(lián)合出版了一本指南。該指南介紹了阿拉伯海及其鄰近海域確認的所有鯊魚種類,以及已列入國際文書(例如CMS公約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鰩魚種類。Rima博士圍繞指南里的生物進行了介紹,包括虎鯊、豹鯊、黑鰭鯊、蜂窩黃貂魚和長尾蝶鰩等,共計530種鯊魚和654種鰩魚。這些海洋物種的壽命長達300年之久,這也意味著它們晚熟;通常一年發(fā)情一次,并且妊娠時間長達兩年之久。較低的增長率、較晚的成熟期、長壽命、局促的棲息地等都導致它們更難存活和繁殖,也更需要人類的悉心保護。

然而,鯊魚和鰩魚等海洋物種的生存現狀卻不那么好。根據各個政治實體或領土在2007年至2017年期間向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報告數據來看,排名前20位的捕撈者每年平均捕獲的鯊魚和鰩魚總量約為594.183公噸。這幾乎占同期全球報告平均捕撈量的80%。印度尼西亞、西班牙和印度是前三大鯊魚和鰩魚捕撈國。

除了沿海開發(fā)、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威脅外,另一大主要威脅是來自人類的使用消費!Jabado博士主要講述了食用捕殺鯊魚的交易鏈,以亞洲為首的眾多國家認為鯊魚翅屬于名貴食品,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于是高價捕撈做成魚翅湯,造成海洋平衡岌岌可危,然而,其實鯊魚翅本身無味且營養(yǎng)價值較低。鯊魚翅湯的流行,也在中國移民地區(qū)流行,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溫哥華等地。除此之外,還有鯊魚油、鯊魚骨和鯊魚皮都被認為具有營養(yǎng)價值與收藏價值,導致其大量被捕殺。

新的研究發(fā)現,過度捕殺造成37%的板鰓類動物面臨滅絕的威脅;超過1/3的沿海生物面臨威脅;第二受威脅的動物是鯊魚和鰩魚(占37%);從1970年到2020年海洋物種減少了71%;20%的珊瑚礁上沒有鯊魚;70.9%的物種受貿易威脅......

接下來,Jabado博士總結了她的保護方式和經驗。首先是教育與思想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鯊魚生態(tài)旅游的發(fā)展,鯊魚生態(tài)旅游產業(yè)目前每年產生超過3.14億美元的支出。預測顯示,未來20年全球支出可能將翻一番。一些經濟高度依賴旅游業(yè)的國家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鯊魚保護的價值,并已轉向為鯊魚建立庇護所和海洋保護區(qū)。比如在斐濟、馬爾代夫或菲律賓的鯨鯊鎮(zhèn)Donsol,鯊魚捕撈活動已轉變?yōu)樯鷳B(tài)旅游活動。鼓勵游客參與為鯊魚建立庇護所,學習鯊魚養(yǎng)護和保護知識,并創(chuàng)造了可持續(xù)的就業(yè)機會,例如鼓勵游客做潛水教練、水手、船長和駕駛員。

除了培養(yǎng)大眾意識外,區(qū)域漁業(yè)管理組織也很重要。各組織各司其職。但是,據調查,只有不到12%的物種受益于國際保護措施!所以需要我們進一步的保護與行動!

參考文獻:

1. https://scuba-people.com/zh-CN/tous-les-articles/animaux/ecotourisme-et-requins/

2. https://saveourseas.com/project-leader/rima-jabado/

編譯:Rebecca Shao

審核:趙巖

編輯:Tommy

評論
smxh676
大學士級
隨著環(huán)境污染和人為捕殺,鯊魚和鰩魚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物多樣性危機!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