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世界科幻動態(tài)】論日本女作家有川浩的科幻創(chuàng)作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
原創(chuàng)
對科普科幻青年創(chuàng)作人才進行遴選和培訓指導,支持青年人的創(chuàng)作
收藏

女性科幻在日本的興起僅有30年,女性作家在涉入科幻文學時的敘述視角、結(jié)構(gòu)方式、語言特點,文本中是否突出性別特征,讀者對女性作家的科幻小說有著怎樣的評判等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這些對于促進女性科幻創(chuàng)作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近年來,日本的科幻文學獎項越來越多,具有創(chuàng)作潛力的新人輩出,女性科幻作家的成長也備受矚目,這似乎昭示了科幻文學的新走向??苹妙I(lǐng)域不僅以男性作家為主,女性也正在以其獨特的敘述才能和想象力與男性作家平分秋色,成為科幻界令人矚目的一翼,在題材選擇、人物塑造、心理描寫等方面均有獨到之處。有些女性科幻作家已躋身于一流作家行列,她們的作品炙手可熱。但在向國外輸出的過程中她們常常被誤認為是男性作家,性別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尊重,也很少有評論家從性別出發(fā),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識。
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科幻作家,例如有川浩(ありかわひろ)、菅浩江(すがひろえ)、栗本薰(くりもとかおる)、宮部美雪(みやべみゆき)、高野史緒(たかのふみお)、立原透耶(たちはらとうや)等,作品不僅體現(xiàn)出獨有的民族特色,而且更多地體現(xiàn)出女性獨特的思維方式——敏感的、細致的、令人驚嘆的觀察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以及強烈的女性意識。她們在作品中缺乏對顛覆世界既有秩序的興趣,而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創(chuàng)作,如日本女性科幻評論家小谷真理(こたにまり)所說:“大多數(shù)女性作家似乎都在從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地方入手,逐漸讓它們變得合理,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1”從日常生活的角度進入科幻,又以科幻的視角觀照日常生活,常成為女性科幻作品的基調(diào),作品也常因此遭到惡評,尤其對情感的描述會引起男性讀者的不滿?!皯賽鄣母粑稘庵?,類比起來大概相當于國內(nèi)的制服控軍婚文。2”這樣的評論似乎不夠公正。男性科幻作家亦會寫到戀愛情節(jié),且科幻與戀愛并非水火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另外,有人還刻意將有川浩歸入軍旅文學作家、女性向小說作家,而忽略其作品的科幻色彩,帶有某種對女性科幻的不屑。有川浩被譯成中文時常被稱作先生,連人稱指示代詞也是“他”而非“她”。人們想當然地認為稍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必是男性,并不仔細去考證其性別。然而若細讀其作品,女性特有的寫作方式給人強烈的新異之感,與大多男性作家的粗線條相比風格迥異。她的作品在日本十分暢銷,是少有的能將科幻與大眾閱讀、時尚文學、愛情小說、懸疑冒險等多種元素結(jié)合起來的作家,不僅在科幻創(chuàng)意方面有自己的獨特性,在情感方面的描述也細致入微,不亞于純文學的精致,因此能與市場相應和,受到讀者的喜愛。
有川浩是近年來日本科幻文壇上備受矚目的新生代科幻作家,曾獲日本電擊游戲小說大獎、書屋大獎等多種小說獎項,作品亦被改編成動漫,在日本青少年中獲得普遍贊譽。其最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品是“自衛(wèi)隊”三部曲及“圖書館”系列,兩個系列的作品均在日本創(chuàng)下銷售紀錄,累計超過110萬冊。閱讀界對有川浩的作品評價為:“逼真的懸疑冒險小說,扣人心弦的青春小說,喜感十足的逗趣愛情。3”這是三種風格的融匯,體現(xiàn)出其作品的多面性。懸疑冒險頗具偵探小說的風格,青春小說常指校園文學,逗趣愛情則頗似言情小說,將偵探、校園及言情三者融為一體,是其讀者群較為廣泛的原因。在科幻中融入探險,探險中融入愛情,愛情又以某種奇幻的方式展開,這些都使有川浩的小說充滿了奇妙的閱讀趣味,科幻、軍事、戀愛、生活、幽默、哲理等多種元素彼此雜糅,使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可以各取所需。
“自衛(wèi)隊”三部曲分為《鹽之街》(『塩の街』)、《空之中》(『空の中』)、《海之底》(『海の底』)三部小說,因為三部小說涉及到航空自衛(wèi)隊、海上自衛(wèi)隊,故有此稱。小說的科幻色彩并不濃厚,均以突如其來的異?,F(xiàn)象或災害為題材,敘述以此為契機,更多探討了世態(tài)人情及人物的心理活動?!皥D書館”系列中的科幻色彩同樣較為稀薄,除了架空的“媒體良化隊”與“圖書隊”之間的戰(zhàn)爭帶有科幻色彩外,其余的則與現(xiàn)實生活相去不遠。但這并不影響其在閱讀界的影響,行文之間亦有其獨特的成功之處,突顯出作者極有個性的敘事風格。
一、奇特的科幻創(chuàng)意
有川浩具有很強的構(gòu)筑虛擬科幻世界的能力,在充滿個性的自給自足世界中,充分展現(xiàn)人的行為、人的情感、人的信仰與人的弱點。“圖書館”系列中極富個性化的圖書館法律充滿新穎奇特之感,以這一科幻創(chuàng)意為敘述背景展開復雜的人事糾葛,可以歸入“軟科幻”文學類型。這使讀者不必具備過硬的知識儲備,閱讀過程中也無須費心研究知識“硬塊”,而更易“消化吸收”,成為頗受青少年喜愛的速讀式科幻。
“自衛(wèi)隊”三部曲的三部作品分別以“鹽害”“不明生物”“巨大螯蝦”為科幻創(chuàng)意,描寫了在突發(fā)性災難侵襲下人們?nèi)绾螒獙?、自衛(wèi),并試圖破解災難背后的深層原因。從束手無策、被動挨打,到組織有效反擊、破譯自然密碼,展示出了強大的人類力量,以及社會不同層級面對災難時顯現(xiàn)出來的不同反應。與此相對,2006年—2008年出版的“圖書館”系列則是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戰(zhàn)爭。小說將時間設(shè)定為2019年,在作者完全虛構(gòu)的語境中展開,描寫了保護圖書館秩序的“圖書隊”與“媒體良化隊”之間的對抗。圖書隊依據(jù)圖書館法進行自我防衛(wèi)、保護圖書,與良化特務機關(guān)展開持續(xù)不斷的抗爭。小說將軍事、科幻、戀愛等元素融為一體,情節(jié)緊張激烈,頗能使讀者產(chǎn)生閱讀緊張之感,調(diào)動起強烈的參與意識。

從左至右依次為:《鹽之街》《空之中》《海之底》封面
《鹽之街》中寫到來自太空的白色隕石狀物體突降地球,給地球帶來巨大的災難。活生生的人一下子變成鹽柱,柏油馬路滿是鹽漬、鹽沙,那是死去的人風化而成的,致使日本關(guān)東地區(qū)的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此時,物資匱乏,人們心理壓抑,整個社會面臨崩潰。這場以鹽為侵害物的敘述背景在眾多科幻題材中較少出現(xiàn),帶有某種特性,在此基礎(chǔ)上展開的敘述別有一番新異氣息。鹽害考驗了男女之間的愛情,激發(fā)了人性中潛在的善與惡,讓人更加深刻地自我認知,并思索人與人之間應保持怎樣的關(guān)系。它仿佛是人性的“試金石”,將人類從懵懂無知中提升出來,洞悉真實的自我與真實的情感,燭照出日常生活與災難生活間的巨大差異。在此意義上,鹽害未必只有害而無益。
《空之中》與《海之底》的科幻創(chuàng)意有些相同,均以怪獸為題材?!犊罩小穼懥恕把辔病睂嶒烇w機在超音速飛行測試中因遇到空中不明生物而引起爆炸。但這些不明生物顯然超出了人類的認知,它們靠吸收太陽光維持生命,可通過無線電波與人類交流,在飛彈的攻擊之下,即使被擊碎成數(shù)萬個大小不等的碎片,每一片卻都活著,而且有自己獨立的意識?!逗V住穼懥撕I献孕l(wèi)隊受到深海生物的侵襲,巨大的紅色螯蝦在岸上四處爬動,整個海灣呈現(xiàn)出一片紅色,這些螯蝦可以毫不遲疑地分解并吞噬人類。兩部小說對不明生物的形狀和危害性都渲染得極為精細,所制造的恐怖懸疑氣氛也較為成功,并在怪獸出現(xiàn)的前提下描繪了人們的恐慌、應對策略,以及由此暴露出的種種不同的人性,然而對于這些異種生物的科學性溯源卻并無涉及,是一種高度架空的科幻背景設(shè)置。由此,或許我們可以看到有川浩對科幻的興趣,她更在意極端情境中人類的反應,譬如生死的考驗下,道德與倫理是否依然重要;人與其他生物之間,人的利益是否應始終放在首位;在地球眾多的生物種群中,身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是否是唯一的霸主。
這便形成了有川浩科幻敘事的特定傾向性。將環(huán)境設(shè)定為關(guān)東、岐阜、神奈川等具體區(qū)域,時間并未推至遙遠的未來,而是眼下或近未來,人物多為自衛(wèi)隊員、學生、普通市民等,給人某種親切感。在極具現(xiàn)實性的時空里某一帶有科幻色彩的事物(如怪獸)一頭闖入,引起騷亂震動,人們在驚慌中尋找面對災難、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一個或幾個主人公的努力最終得以解決。將真實與虛幻、尋常與特異結(jié)合起來,亦真亦幻,亦遠亦近,充滿某種閱讀的迷離之感。讀者可以看到典型的日本環(huán)境、日本人物和日本思維,對櫻花祭、和服、美軍基地、東京塔、壽司等展現(xiàn)出民族特征,而人物普通的相貌、有缺陷的性格則又與歐美科幻中的英雄大相徑庭。
二、人性的真實可感
在人物塑造方面,科幻作家或許會遜色于純文學作家,因為他們會更多關(guān)注科幻本身,譬如宇宙災難的恐怖、外星生物的駭人、超級病毒的可怕、穿越時空的奇妙等,而忽略了對人物真實性的把握。有川浩的科幻小說卻對人物塑造傾注了更多的心思,對人物的重視常常會超越對科幻創(chuàng)意本身的關(guān)注,所以她寫的是科幻故事中的人,而非用人演繹科幻故事,這在科幻作家中較為獨特。她常通過幾個簡單的動作或?qū)υ挶闶谷宋镄愿褴S然紙上,如同技藝高超的畫家,寥寥幾筆便能勾勒出人物最為關(guān)鍵的特征,對每個人物進行精準把握。

從左至右依次為:《海底兩萬里》《莫羅博士的島》《三體》封面
《鹽之街》中善良的高中女生真奈(まな),在自己生存都很困難的情況下還去幫助別人;面惡心善的房東秋庭(あきにわ),知道救一個陌生人意味著會面臨怎樣的麻煩,但本性的善良又使他不忍拒絕,因此經(jīng)常一邊幫助別人一邊發(fā)脾氣;執(zhí)著地要靠兩只腳從內(nèi)陸縣走到海邊的青年遼一(りょういち),始終不肯妥協(xié),堅強得嚇人,始終用平靜的心去接納多舛的命運;從監(jiān)獄逃出來的犯人智也(ともや),面對死亡的恐懼,依然無法忘記初戀,作惡的同時又在懺悔。有川浩努力使這些人物鮮活起來,而不是成為敘述的工具,陷入符號化、臉譜化泥淖,并始終根據(jù)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進行描繪,在刻畫人物方面竭盡全力。她曾說“入江(いりえ)是個桀驁不馴的人物,他抗拒著作者的詮釋?!边@句話反映了作者塑造人物的原則,遵循其自身的性格特征,絕不憑借作者的意志加以扭曲、變形,一定使其具有真實性、可感性,成為豐滿而獨特的“這一個”。
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圖書館”系列中,人物性格更是生動鮮明,他們或天真爛漫,或慈祥溫暖,或敏銳干練,或忠于職守,像一群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迎面走來。然而這種親切和藹、較為接地氣的人物對某些渴望科幻帶有“高大上”元素的讀者而言,未免過于普通尋常,他們并不掩飾對有川浩人物塑造的失望?!啊砸环N反差的反思,記錄了軍人——被視作超人、鐵血硬漢、終結(jié)者這一群體柔弱的部分,塑造(捏造)了大量‘和我們平頭百姓沒什么區(qū)別’的軍人形象。敘述語調(diào)平易近人,有種‘老大娘’的感覺。她筆下的軍人不是普萊德(Pryde),不是蘭博(Rambo),也不是《壯志凌云》(Top Gun)里的“獨行俠”,而是坐在辦公室腰酸背痛的文員、地方上連拿個槍都要各種程序的民兵,或連槍都摸不著的鎮(zhèn)暴警察和常規(guī)動力潛艇水手,反正沒有能打的人?!?br /> 這樣的人物與科幻文學中常見的典型人物有較大差距,如《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的尼摩(Nemo)船長,《莫洛博士島》(The Island of Dr. Moreau)中的莫洛(Moreau),《三體》中的羅輯、史強,以及終結(jié)者、蜘蛛俠、化身博士等,他們往往與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截然不同,擁有鮮明的自身特點,有超常的體力、智力、意志力,在關(guān)鍵時刻迸發(fā)出常人無法企及的力量,完美地契合了科幻的奇異感。但有川浩小說的人物則過于日?;蕹四切┛桃鉅I造的科幻情節(jié),人物并沒有任何奇特之處。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她的科幻小說更能喚起普通人對科幻的向往,可以使人堅定地認為科幻并非只發(fā)生在未來,它或許潛藏于生活的某一個角落,隨時有可能閃亮登場,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神經(jīng)緊張之感。

《圖書館戰(zhàn)爭》封面
三、細膩的情感描述
和某些科幻作家不同,有川浩從不執(zhí)著于科學原理的解析及科學邏輯的梳理,她所要達到的寫作目的更在于將極端環(huán)境和狀況下的人物描寫出來,他們細微到毛發(fā)、表情及心理波動,那些不易察覺的精神震顫,某個動作或某句話中隱藏的深意,男人和女人在不可思議的情境下一步步走進愛情。盡管有些讀者并不覺得有這種描寫的必要,他們更愿意順著科幻場景的設(shè)定,走向更為廣袤的宇宙,徜徉于神秘莫測讓人驚詫的未知中,而不是糾結(jié)于人世的是是非非。對于這類讀者的需求有川浩非常了解,但卻不肯放棄自己的特色。
她曾經(jīng)明確指出,“一定有讀者質(zhì)疑我干嗎每次都要在怪獸故事之中,加入一些老套的青春戀愛橋段吧!要我別寫這些,就等于要我別呼吸,所以在此只能向大家說聲抱歉?!庇谑?,作者執(zhí)著地在各種篇幅、各種題材的小說中加入大量戀愛情節(jié),例如青梅竹馬的愛情、工作中建立起的愛情、突然迸發(fā)的愛情、久經(jīng)考驗的愛情……這些情感描述與科幻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行不悖,然而節(jié)奏卻異常緩慢,甚至會從男女雙方的第一個眼神的碰撞開始寫起,顯示出極強的耐心,就像一座從地基開始建起的房屋,直到小說結(jié)束,才能看到整個房屋的輪廓。
她甚至將后來所著的“圖書館”系列描述為“一部愛情喜劇動作小說4”。在科幻中如此執(zhí)著地表達著愛情,甚至將愛情與科幻置于同等重要位置的作家,有川浩可謂極具代表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以“圖書隊”與“良化隊”的戰(zhàn)爭為主線的科幻背景下,作者更感興趣的是郁和堂上慢慢發(fā)展的愛情,全方位演繹了一見鐘情、相愛相殺、相互了解、天作之合的情節(jié)。除主角的愛情線索外,幾位配角的愛情也各具特色,幾乎將愛情中可能出現(xiàn)的戲劇化情節(jié)全部重現(xiàn)一遍,對情感描寫的執(zhí)著遠遠超過對科幻感的重視。在這些情感大戲中,讀者充分感受到無處不在的女性視角與女性意識。她在反復端詳與評判劇中的男性,洞察女主人公糾結(jié)復雜的戀愛心理,以某種身臨其境的書寫方式令人信服地展現(xiàn)情感的遞進過程,將純文學的特點展露得一覽無余。這是女性作家涉入科幻題材時不可忽略的強項。
《鹽之街》中高中女生真奈和航空自衛(wèi)隊飛行員秋庭的愛情,如果不是鹽害的發(fā)生,他們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遼一與海月,因為鹽害才互明心意,最后共赴大海。鹽害引起人的恐懼,但也考驗了人的情感,在巨大的威脅面前,人的本性被激發(fā)出來。與其說作品描寫了具有科幻感的鹽害,不如說描寫了鹽害威脅下的眾生相與復雜多變的社會心理,因此多少有點心理小說的意味。在這一設(shè)定下,小說展現(xiàn)了世俗人等各自不同的精神面貌,有的人豁達,有的人畏懼,有的人保持著善良,有的人骨子里的惡卻被激活了。在情節(jié)一步步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又似乎把科幻遠遠地推到了背景板的位置,對災難下的人性進行了探討與深思?!八劳鰧⒅林H,壓抑至今的欲望會如何失控?5”真奈反問自己,如果鹽害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會不會像智也一樣變得瘋狂,在臨死前拼命要實現(xiàn)那些骯臟的欲望,而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她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在某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會變成自己深惡痛絕的人,體會到人性深處的惡毒、自私與獸性。有川浩作為女性作家,對愛情的描寫細致入微,在科幻文學這一重視科學原理、關(guān)注科技進步的類型文學項下,探索著它與驚心動魄的情感交相輝映、互相融合的可能,耐心細致地講述著男女交往的細節(jié)與隨時隨地泛起的心理漣漪。單獨閱讀其中的某些章節(jié),會讓人有一種純文學般的感受,而超離了小說所設(shè)定的科幻主題。當然,這種風格也有其弊端,過多的情感描述有時難免使情節(jié)顯得瑣碎,以至敘述產(chǎn)生拖沓之感,某種程度上弱化了科幻產(chǎn)生的閱讀震撼,比如,戀愛中的男女如何通過對話相互試探對方的心意等。這些情節(jié)在展開時都毫不吝惜筆墨,讓人感到一種樂此不疲的寫作執(zhí)著。它迥異于科幻小說常將焦點集中于情節(jié)的設(shè)置,而是更加重視濃濃的人間煙火,讓讀者在科幻主題下感受到日常凡俗氣息,將科幻從遙遠的星空拉回到地球。
在描寫情感的同時,有川浩對女性日常邏輯思維、行為也進行了放大和分析,緊緊抓住女性常以直覺進行判斷的特點,突出了女性意識的特殊性。在其作品中,充斥著對女性直覺、細膩情感的精雕細刻,如真奈在自己生活都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還把昏倒在路邊的遼一帶回來,給他食物,并幫助他趕往海邊,原因在于“他那時的眼神好平靜好堅強6”。因為某個人的眼神而去救他,且并非因為可憐,反而是因為他的平靜和堅強,這個理由有些脫離邏輯與理性,但恰好符合女性思維的特點。那種由于某個細節(jié)便作出判定并采取果斷行為的方式,恰恰是女性極易出現(xiàn)的。
四、語言與懸念有
川浩的語言簡潔,懸念迭起。其作品中會加入日本地方方言,人物對話明快洗練,行文中修飾語較少,但在敘述間卻又不斷閃現(xiàn)出許多關(guān)于宇宙人生、人性的感悟,它們穿插在情節(jié)中,像一只只螢火蟲,散發(fā)出點點亮光,照亮敘述的黯淡?!翱v然這兒一個人也沒有,美景仍是日復一日。即使全世界的人類消失了也一樣7”,“大海和太陽并非為了供誰觀賞而染上朱紅,美景也不帶任何涵義,不過是兀自美麗罷了8”,這些語句帶有某種哲理性,讓人忍不住隨之思索,下潛至關(guān)于自然、生命、宇宙的冥想之中,而暫時繞開情節(jié)的限制與人物的悲喜,心變得自由而敏感,產(chǎn)生一種隨意想象、細細品咂的樂趣。

從左至右依次為:《從此以后》《雪國》《伊豆的舞女》封面

她善用懸念,層層遞進,充分調(diào)動起讀者的閱讀情緒,這也是科幻小說通常會采取的敘述策略。一個平鋪直敘、按照時間順序漸次發(fā)生的故事,遠不如一個駭人聽聞的開頭與隨之而來不斷破解的過程。然而有川浩在設(shè)置懸念后,從不急忙奔向謎底,而是顯得從容不迫、慢條斯理,甚至會故意延宕,讓讀者為之焦慮,引起更大的好奇心與關(guān)注度?!尔}之街》中遼一為什么拼死也要去海邊,哪怕路途艱險,沒有食物,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其原因一直沒有透露。周圍的人物真奈、秋庭盡管努力幫助他,但也并沒有追問,因此無論讀者多么好奇也只能跟隨小說的節(jié)奏慢慢讀下去。這種敘述很能吊人胃口,帶有日本文學的特色。航空自衛(wèi)隊的實驗飛機兩次失事,原因是什么?齊木瞬(さいきしゅん)撥通了已經(jīng)死去的父親的手機,到底是誰接了電話?難道是鬼魂嗎?在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谷崎潤一郎(たにざきじゅんいちろう)等人的作品中,如《從此以后》(『それから』)、《雪國》(『雪國』)、《伊豆的舞女》(『伊豆の踴子』)等,同樣能夠看到日本的文化心理,日系風濃郁的人物與情節(jié),以及日本作家常見的敘述風格——情節(jié)發(fā)展緩和平穩(wěn),而非緊鑼密鼓、高潮迭起。這種慢節(jié)奏需要更加細致、耐心的理想讀者在閱讀中緩緩玩味,而非直奔主題。因此,作為女性科幻作家,有川浩的身上不僅體現(xiàn)出女性特有的細膩敏感,同時也能看到其民族性特征。
除有川浩外,日本其他幾位優(yōu)秀科幻女作家的作品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尤其獲得日本SF大賞的幾位女作家更為顯著。宮部美雪是一位正統(tǒng)的推理小說家,但同時也有高質(zhì)量的科幻作品產(chǎn)出。她的創(chuàng)作能力驚人,既能將推理與科幻結(jié)合起來,也善于將穿越、歷史、懸疑、推理、愛情等元素悉數(shù)涵納,對人物及情感予以精細刻畫,還能完全摒棄自己擅長的推理風格,寫出嚴格意義上的科幻文本。
和宮部美雪相似,栗本薰同樣創(chuàng)作了風格各異的小說,包括推理小說、奇幻小說、耽美小說、時代小說、科幻小說等?!侗^王傳說》(『グイン?サーガ』)廣泛涵納英雄、戰(zhàn)爭、愛情、冒險、政治、恐怖、戲劇等諸種元素,敘事背景宏大,懸疑層層深入,既描寫了外部歷史中人與人之間的斗爭,也進一步深入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探討其豐富的情感世界及成長的歷程。
三次獲得日本科幻星云獎的菅浩江(すがひろえ)同樣擅長軟科幻的創(chuàng)作。她的《博物館行星》(『永遠の森-博物館惑星』)由九個獨立的短篇構(gòu)成,科幻色彩同樣較為稀薄,情節(jié)沖突亦不強烈,但卻試圖將科學、美學、幻想、日常生活糅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某種獨特性。
縱觀日本的女性科幻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復雜的多重性特征。她們在文本中彰顯出共同的民族性,從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大眾心理、社會問題等方面都能看到日本的縮影,在人物、題材、情節(jié)之中不斷彰顯出其民族特有的社會情境與心理范式,體現(xiàn)出日本民族的整體性特征,帶有“泛科幻”色彩?!叭毡究苹梦膶W糅合了推理、恐怖、偵探、輕小說諸多元素,不拘泥于科學性,面孔尤為多元,也因此別有一番風味——具有‘泛科幻’,又稱‘大科幻’的特征。[1]”然而這一特征并未使作品流于單調(diào)輕薄,以致底蘊不足,而是成為“多元思想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2]”。
《豹頭王傳說》日文版封面
《博物館行星》日文版封面
另外,在充分的科幻虛構(gòu)性與敘述自由的前提下,日本女性科幻文學在盡情描述新穎奇巧的科幻創(chuàng)意時,常將讀者帶入獨一無二的故事情境中,縱橫捭闔,天馬行空。她們的科幻創(chuàng)作更傾向于軟科幻,為了彌補科學性的淡薄,更加重視增加文本的厚重性與層次感,以科幻為前提將更多的時代因素、情感描繪涵納其中,達到用科幻視角觀照當下的目的,并從始至終站在女性立場以女性視角觀察世間萬物,對繁瑣復雜的人和事物進行認真描?。辉谂Τ阶陨硇詣e的局限后,將視野擴大、提高至整個人類,盡量宏觀地觀察世界及宇宙,并試圖在文本中體現(xiàn)出豐富的人文色彩,書寫暗潮涌動的人類情感世界。她們是兼具三重身份的存在,某一國家某一民族的國民,依據(jù)某種科學原理和科學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有著高度性別自覺意識的女性。只有將三重身份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能充分認知其創(chuàng)作的整體性特征及背后的深刻原因。
注釋
1詳見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571391/。
2詳見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717763。
3—4引自酷讀網(wǎng)“自衛(wèi)隊”三部曲導讀,詳見https://www.ickoo.com.cn/book/14/1129136.html。
5—8有川浩《鹽之街》,引自酷讀網(wǎng)“自衛(wèi)隊”三部曲。
參考文獻
[1]姚利芬.日本科幻小說在中國的譯介(1975—2016年)[J].中國比較文學,2017(03):183-193.
[2]丁卓.日本當代科幻中的危機意識[J].長春大學學報,2021,31(09):51-58.
作者:徐彥利,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副 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科幻文學。

評論
飛馬騰空
大學士級
2023-12-05
????
貢士級
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