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隔離、孤獨增加死亡風險

桂粵科普
桂林理工大學教師,三年科普中國優(yōu)秀信息員、廣東科學傳播達人。
收藏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教授王茂清、趙亞雙等在一項覆蓋90項研究和逾200萬人的綜述文章中指出,社會隔離和孤獨與全因死亡風險上升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減少社會隔離和孤獨或能提升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相關研究近日發(fā)表于《自然-人類行為》。

社會隔離是指客觀上缺少或只有有限的與他人之間的社會聯系,其特征為局限的社交網絡或不頻繁的社交來往。孤獨是指期望的社會關系和實際的社會關系之間的落差所產生的一種主觀悲傷感。研究顯示,社會隔離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導致營養(yǎng)不良和缺乏運動,而且社會隔離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此外,孤獨還與睡眠障礙和免疫功能障礙有關。此前的研究分析了社會隔離和孤獨是否為死亡的風險因素,但得到的結果并不一致。

研究人員對90個前瞻性隊列研究開展了系統(tǒng)性綜述和Meta分析,這些研究發(fā)表于1986年至2022年,隨時間推移共隨訪了2205199人。在這些研究中,29個研究在美國開展,61個研究在英國、日本和芬蘭等國家開展。所有研究對象年齡均在18歲及以上,70%的研究對象年齡在50歲及以上。他們發(fā)現,社會隔離和孤獨與全因死亡和癌癥死亡風險升高顯著相關,社會隔離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高相關。

研究人員指出,上述結果受限于90項研究的研究方法;這些研究使用了不同的社會隔離和孤獨指標,而且主要在高收入國家開展?;谶@一發(fā)現,他們呼吁對社會隔離和孤獨進行干預。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3-01617-6

《中國科學報》 (2023-06-28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