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29%是陸地,71%是海洋。對內陸與深海來說,兩者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而臺風,這個生成在洋面的熱帶氣旋,則是聯(lián)系著深海與內陸可遇不可求的紐帶。
臺風是大自然的產(chǎn)物,對于人類來說,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其利:能給陸地帶來豐沛的淡水;能消除干旱;能調節(jié)靠近赤道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熱量;其巨大能量流動使得地球大氣層保持熱平衡,平衡寒帶與溫帶的氣候;能改變海洋生態(tài),增加捕魚產(chǎn)量。
其弊:臺風自帶豐厚的水汽系統(tǒng),且風速極大,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tǒng)。臺風過境時常常帶來狂風暴雨天氣,引發(fā)海面巨浪,嚴重威脅航海安全。臺風登陸后帶來的風暴與暴雨可摧毀莊稼、各種建筑設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巨大損失。
臺風的稱呼因發(fā)生地不同而不一樣。臺風是在中國、菲律賓、日本一帶的叫法;在美國一帶叫作颶風;在南半球名為旋風。
全球有八個海區(qū)是臺風的主要發(fā)生地。
北半球:北太平洋西部和東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5個海區(qū)。臺風在北半球呈逆時針旋轉氣旋。
南半球: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東部3個海區(qū)。臺風在南半球呈順時針旋轉氣旋。
根據(jù)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一個熱帶氣旋在洋面形成后,成長到其中心風力達到十二級以上(風速32.7米/秒),便達到熱帶風暴標準,才叫臺風。這個時候,世界氣象組織會給它冠名。
臺風的具體名字由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qū)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組成臺風的名稱庫,名稱庫有140個名字,名字循環(huán)使用。這些名字使用的是某些動物、植物、食品等名稱,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來源美麗的傳說,通俗易懂,寓意美好。
無論該臺風中途增強或減弱,從命名起,這個名字會一直沿用。
同時這個臺風還會得到一個四位數(shù)字編號。編號中前兩位為年份,后兩位為其在該年生成的順序,例如,比如“泰利”編號為2304,即2023年第4號熱帶風暴。
如果某個臺風因其破壞力極大造成特大災害或人員傷亡,臺風委員會成員會申請將其除名,比如2016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當年在福建省廈門市登陸,因造成29人死亡、49人受傷、18人失蹤,經(jīng)濟損失約25億631萬美元而除名。除名后,臺風委員會將對熱帶氣旋名稱進行增補。
按照國際慣例,根據(jù)熱帶氣旋中心附近風力等級劃分為6個等次。
熱帶低壓(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風速6~7 級,(10.8-17.1 m/s)。
熱帶風暴(Tropicalstorm):最大風速8~9 級,(17.2~24.4m/s)。
強熱帶風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風速10 ~11 級,(24.5 ~32.6m/s)。
臺風(Ty-phoon):最大風速12 ~13級,(32.7m/s~41.4m/s)。
強臺風(severe typhoon):最大風速14~15級,(41.5m/s~50.9m/s)。
超強臺風(Super Typhoon):最大風速≥16級(≥51.0m/s)。
臺風的生命歷程
1.胚胎階段:北半球某個海面上,碧海青天,海鷗群起群飛。太陽炙烤著洋面,大量海水蒸發(fā)到空中,漸漸形成對流云層。對流云層里的熱空氣往上流竄,周圍冷空氣及時補充,冷空氣受熱后再次上升,外部冷空氣再次補充,循環(huán)不已。這個云層中心的空氣不斷往外摔,中心空氣越來越稀薄,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因受到氣壓變化和地球轉動偏向力影響,逐漸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大氣漩渦,便是熱帶氣旋,是臺風的初期胚胎。
2.成長階段:熱帶氣旋成長的關鍵是能量輸入與輸出比,輸入能量大于輸出能量,熱帶氣旋就會逐漸增強,反之就會減弱。熱帶氣旋形成后,因其中心氣壓比較低,周圍的空氣不斷涌向熱帶低壓中心,冷空氣遇熱上升,如此循環(huán)。如果洋面上有源源不斷的能量供應,為熱帶低壓成長不斷輸入能量,輸入能量超過輸出能量,那么熱帶氣旋里空氣旋轉會更厲害,中心最大風力逐步升高,中心氣壓進一步降低。熱帶氣旋個頭不斷壯大。
3.成熟階段:熱帶氣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達到一定標準時,就會提升到更高一個級別。熱帶低壓升級到熱帶風暴,熱帶風暴提升到強熱帶風暴、臺風,更甚提升到強臺風甚至超強臺風。臺風經(jīng)過漫長的成長之路,變得十分強大,具有致災能力,具備強降雨、大風和引發(fā)局地強對流能力。倘若這時登陸,所到之處狂風暴雨,還會給沿海之地帶去風暴潮,可謂肆意妄為,造成人員和財產(chǎn)的重大損失。
4.消亡階段:臺風消亡路徑有兩個,其一是臺風登陸陸地后,因地面摩擦和后續(xù)能量供應不足,臺風會迅速減弱消亡,即使消亡,在這個過程中殘留云系也會給所經(jīng)之地帶來較長時間強降雨。其二是臺風北上到達較高緯度地區(qū),其后部進駐了冷空氣,熱帶氣旋變成溫帶氣旋而后逐漸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