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蓋被子真的太難了!
但,不管天氣多熱,很多人也會隨手拉過被子一角、枕巾、床單等蓋住肚子,有木有?
最近這件事也登上熱搜,引發(fā)網(wǎng)友共鳴:#中國人再熱都要蓋個肚子。
網(wǎng)友們在評論區(qū)紛紛表示就算熱死,肚臍也得蓋。甚至有網(wǎng)友留言,就算漂流到孤島沒衣服穿,也得拿片落葉遮住肚臍。
老一輩的人常說,“肚子不蓋東西,肚臍眼容易進風著涼”。我們對肚臍的保護世世代代向下傳承,肚臍到底有什么奧妙?不蓋肚子真的容易生病嗎?
肚臍到底有什么奧妙?
很多人有肚子沒蓋好,早上起來“菊部”地區(qū)失守,“一瀉千里”的遭遇,再也不敢對此妄言了……肚臍或許真有幾分奧妙呢。
我們知道,本質上,肚臍是一個傷疤。在胚胎階段,胎兒依靠臍帶連接母體,獲取氧氣和營養(yǎng)維系生命。出生后,醫(yī)生會把臍帶剪斷,把肚皮上留下的那截臍帶扎起來,待臍帶殘端壞死、脫落(一般7天后),周圍的組織慢慢長起來,肚臍就出現(xiàn)了。
作為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腹壁最后的閉合點,肚臍的表皮角質最薄,屏障功能最弱,且皮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再加上肚臍緊鄰豐富的神經(jīng)末梢和神經(jīng)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是人體的相對“虛弱”之地,需重點保護。
另外,肚臍部位最怕風寒入侵,即使是炎熱的夏季也有受涼的風險。若不注意腹部保暖,用空調、風扇直對著肚臍吹,寒氣很容易通過肚臍進入人體,導致拉肚子、腹瀉等,女性還有可能痛經(jīng)。
所以,這樣看來我們祖祖輩輩如此謹慎地保護肚臍是非常科學的。
夏天如何科學蓋被子?
夏天天熱,蓋被子這件事也讓人犯難——開著空調,蓋被熱不蓋冷。成年人還好,可能很多人都是開著冷冷的空調,裹著嚴嚴實實的被子,哈哈哈哈。小孩子就有點讓人不知如何是好了……為啥沒有這種被子?(如圖)
如何科學蓋被?兩個部位要蓋好。
1.肚臍。肚臍處有中醫(yī)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它最怕風寒入侵。神闕穴聯(lián)結十二經(jīng)脈、五臟六腑,具有溫通經(jīng)絡、和胃理腸、培元固本的功效,可扶陽補虛。同時,肚臍位處人體中焦(脾胃),是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保證此處的溫煦有利于氣機運行,百脈通暢,是脾胃正常運化的基礎。
2.腳。“寒則凝、凝則滯、滯則瘀”,寒乃萬病之源。中醫(yī)講,腳是經(jīng)絡循行的起始點,“寒從足下生”,寒會順著腳從下往上走,因此必須重視腳部的保暖。有些人晚上喜歡踢被子,不妨睡覺時穿一雙寬松的襪子。但需要提醒,陰虛有內熱的人群,睡覺時不適合穿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