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3年秋季開學只有幾天時間了,初中新生需要做哪些準備?家長在學生初中階段應當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正確處理同學、室友、師生關系?鄭州高新區(qū)朗悅慧外國語中學道德與法治組教研組長苗泉做客大河網(wǎng),為即將開啟初中生活的新生指點迷津。
開學前需要做好三大準備:儀表、學具、心理
初一新生即將面對一個新的開始,開學前的這段時間應該做哪些準備?苗泉認為,應當從儀表、學具、心理上做好準備。
儀表準備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開始?!皩W校對初中生一般都有基本的儀容儀表要求,我總結為:發(fā)必理、容必正、衣必整。不披頭散發(fā)、不燙染發(fā),男生一般發(fā)不過寸,女生齊耳短發(fā)或者扎馬尾。一般來說中學生要求統(tǒng)一穿著校服,住校生要準備幾套換洗內衣。”苗老師表示。
在學具準備上,苗老師建議,多準備幾支0.5mm的黑色水筆和筆芯,另外備兩支紅筆用于批改和訂正,備一套完整的作圖工具和一支2B自動鉛筆,一定要準備幾個錯題本和筆記本;備好考試專用跳繩、足球和籃球。
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別樣的天地——富有挑戰(zhàn)的課程,新奇的實驗器材,豐富多彩的社團。學生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tài)來迎接初中生活?苗老師建議初一新生入學前給自己制定一個學期目標和計劃。
她建議新生樂觀自信、積極向上,抓住課堂內外一切機會去嘗試,如大膽表達,積極參加課內外活動。要善于自我調控,學習壓力是把雙刃劍,適度的壓力有利于我們成長,關鍵是如何自我調控壓力,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訓練等方法自我調控,也可以尋求朋友、師長的幫助。
與同學發(fā)生矛盾時要穩(wěn)定情緒、換位思考
融洽的同學、師生關系也很重要,如何正確地處理好這些關系?
苗泉建議,初一新生面臨新的交友圈,首先要開放自己、敞開心扉,主動表達、真誠待人,只有這樣才能融入新集體、交到更多的朋友;其次要學會相互尊重,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不斷增強,要把握好交友的界限和分寸,既要坦誠相待,也要給朋友空間,不要替他人做決定,要尊重對方的隱私。
與同學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時怎么辦?“要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勇于承擔自己的過錯,即使是對方的過錯也不要得理不饒人,善于包容和理解;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學之間的競爭合作關系,要克服狹隘心理,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同伴互助,共同成長。”苗老師說。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孩子的學業(yè)和成長至關重要。
苗泉建議同學們首先要正確認識和理解老師,老師不是學生的領導者、對立者,老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其次要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勤學好問會增加與老師的交流、縮短與老師的距離,加深師生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承認老師之間的差異,接納每位老師的不同,尊重不同風格的老師;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泵缛嵝淹瑢W們。
共同制定宿舍制度規(guī)范共同遵守 以減少摩擦
學生住校,如何處理好宿舍同學之間的關系很重要,對此,苗泉有哪些建議?
苗泉認為,處理好室友關系需要同宿舍成員的共同努力,建議共同制定宿舍制度規(guī)范,在寢室長的帶領下,大家共同參與,結合本寢室的特點制定具體、完善、可操作性強的制度規(guī)范(如值日安排、具體作息時間、用電要求等),張貼上墻,大家共同遵守,互相監(jiān)督,只有大家協(xié)商一致才能減少爭執(zhí)和摩擦,維持正常的宿舍生活秩序。
要彼此尊重、理解包容、互幫互助,每個宿舍6~8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每個人的性格和生活習慣存在差異,在同一寢室生活學習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室友之間要善于溝通,不厚此薄彼、不搞“小團體”,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遇到困難相互幫助,培養(yǎng)同理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努力營造和諧的宿舍氛圍。
共同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增強舍友間的凝聚力,激發(fā)學習正能量,如以寢室為單位積極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在學習上互相鼓勵和督促,共同進步和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四個老師” 要從心理、學習上加強引導
在孩子成年之前,家庭教育始終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家長應該扮演好哪些角色?苗泉認為,家長應當充當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師、學習引導師、人生指導師、習慣監(jiān)督師。
心理營養(yǎng)師:給孩子一份心靈的力量。當孩子遇到煩惱的時候,讓他敞開心扉,放心傾訴;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及時發(fā)現(xiàn),給予精神力量;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及時安慰、鼓勵;當孩子犯錯時,要解讀心理密碼,關懷內心的溫度。
學習引領師:給孩子做好學習榜樣。真正的教育來自行為層面,讓孩子真正行動的方式永遠是言傳身教,當父母發(fā)自內心地愛上學習,不斷成長,孩子自然能從中汲取充足的能量。做個成長型家長,讓自己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榜樣行動去影響孩子、改變孩子、成就孩子。
人生指導師:給孩子人生方向指引。家長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當孩子沒有目標的時候,家長要做好方向引導,幫助孩子立志,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家庭發(fā)展、社會需要、國家命運等緊緊相連,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內生動力。
習慣監(jiān)督師:給孩子成長保駕護航。“雙減”政策落地,與其把目光聚焦孩子的成績是否下降,不如退一步重新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制定目標、上課時不能只聽 要讓手眼耳口并用
初中新生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學生應該如何應對?苗泉認為,常見問題主要有三種:一是無法適應初中新的學習節(jié)奏,成績下降或偏科嚴重;二是無法融入新集體,出現(xiàn)交往障礙,情緒極不穩(wěn)定;三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焦慮甚至產(chǎn)生厭學心理。
苗泉給初一新生的建議是,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式學習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變機械訓練式學習為注重思維能力提升的學習。如:主動預習、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做好課堂筆記、先復習后做作業(yè)、制作單元思維導圖、進行考后反思、加強拓展閱讀等。
步入青春期的學生更加敏感,升入初中后,原有的朋友圈被打破,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出被動、退縮、自我封閉、易躁易怒或者極度叛逆等,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
苗泉建議這些學生要調整心態(tài),她說:“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學會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誼。尋找與同學相同的興趣點,共同興趣會拉近與新同學的距離。”
有學生會有上課走神,造成基礎薄弱、成績不理想等學習問題。苗泉建議學生結合興趣或志向確定一個目標,避免迷?;蚪箲]。同時抵制手機等不良誘惑,合理使用網(wǎng)絡,做好時間管理。
苗泉提醒同學們,“在課堂上尤其要注意,不能只聽,上課時要讓自己有事干,手腦眼耳口并用,課堂充實了,專注度就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