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蘭英(1918年2月7日-2003年3月4日)是福建甫田人,半導體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為院士)。
年幼時母親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嚴重,加上當?shù)剜l(xiāng)風民俗的影響,聰慧過人的林蘭英不能正常進入學堂讀書。于是她以絕食抗爭,最終得以上學。 林蘭英小學時代學習成績優(yōu)異,被保送進入初中進一步學習,初中6個學期全都年級第一。這使得母親改變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轉(zhuǎn)而支持林蘭英繼續(xù)求學。 林蘭英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高中、大學(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學業(yè)。1948年赴美留學,于1951年獲得賓西法尼亞大學的固體物理博士學位。
1957年林蘭英幾經(jīng)周折毅然返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shè)。1960年任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在她主持下進行了中國生長硅單晶、銻化銦、砷化鎵和磷化鎵單晶的研究,并首先獲得了上述半導體單晶。 林蘭英與她的同鄉(xiāng)林巧稚一樣,一輩子與科學結(jié)緣,與事業(yè)為伴。
在晚年,她有時還以讀歷史小說作為休息的方式,常與人探討讀書心得,樂此不疲。她是一位可敬的科學家!執(zhí)著而不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