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路邊倒著走路的老年人,究竟在鍛煉什么?

陜西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

傍晚的街頭

總能看見一些倒走的人

這樣的走路方式有什么

特別之處

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晚飯過后,小區(qū)里、公園里、操場上有不少散步的人,正著走不不說,有些人還要倒著走一走,認為這樣更有鍛煉效果。還有一些說法是,倒著走對腰椎好、對關節(jié)好,這是真的嗎?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倒走有什么好處?

倒走隱藏著哪些危險?

倒走鍛煉有哪些注意事項?

倒走

倒走又稱倒行、倒退走、退步走。同正走相反,倒走是一種反序運動,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中醫(yī)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表示:當我們倒退走路時,身體機能也會相應地做出一些調整,以適應走路方向的改變。這些調整,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好處。

1、倒走可以矯正輕微的駝背

健康的脊柱應該是挺拔的,然而很多人都有些輕微的駝背。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平時正常的運動,無論是行走還是奔跑,方向都是向前的,長期的單方向運動,重心的前移和脊柱的前傾必然造成軀干的彎曲,再加上有些人走路姿勢不正確,長此以往很容易駝背。倒走矯正駝背的原理,就在于它是重心向后移動,對脊柱的彎曲(駝背)有一定的矯正作用。

2、倒走能夠緩解腰痛

倒走時人體骨盆傾斜方向與正常前行時相反,可以刺激不常活動的肌肉。倒走時需要腰身挺直或略后仰,這樣脊椎和腰背肌將承受比平時更大的重力和運動力,使向前行走得不到充分活動的脊椎和背肌受到鍛煉,腰部肌肉緊張狀態(tài)得到放松,有利于氣血順暢。對于整日伏案工作或學習的人而言,倒走能夠有效地消除疲勞、緩解腰背酸痛之苦。

3、有效鍛煉身體的平衡性

在倒走過程中,也能鍛煉身體平衡性。倒走時,人們對空間和知覺的感知能力會因為鍛煉而得到增強,同時,倒走時我們還要控制身體平衡,以防摔倒,這會使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腦受到訓練,增強小腦調節(jié)肌肉緊張度及協(xié)調運動的功能。

4、倒走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

倒走還有一定的減肥效果,因為倒走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倒走時,人必須抬頭、挺胸、收腹、提臀,可以消耗臀部和小腹的脂肪。

“倒走”有風險

雖然倒走的好處有很多,但是這種走路方式也有一定的風險,廣州中醫(yī)藥大學教授、廣東省中醫(yī)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表示:

1、視野受限

倒退走路時,人的視野受限,不能通過雙眼觀察行進方向的路況。如果場地選擇不當,在車水馬龍、人員冗雜的場地鍛煉,很容易造成自身或者他人的受傷。

此外,不少老人患有頸椎病、腰椎骨質增生等疾病,倒走時要注意后邊的障礙物及行人,需要經常轉頭或扭腰,頸部轉動時易導致頸動脈受壓迫、管腔變窄、血流減少,出現(xiàn)大腦供血減少、缺氧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引起突然暈倒。

2、長時間倒走易受傷

導致腰肌勞損

如果平常缺乏鍛煉,那么倒走時保持脊柱后傾用到的肌肉(如股二頭肌、豎脊肌等)力量就會很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倒退走路”的時間過長,運動強度過大,長期保持脊柱后傾的姿態(tài),就會導致相關的肌肉出現(xiàn)酸痛、勞損等問題。

平衡失控易摔倒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由于平衡力退化,倒走時間過長就容易失去對平衡的控制,行走不穩(wěn)導致摔倒受傷。

倒走的注意事項

1、做好準備工作

在開始倒走前,要做足準備工作:保持全身放松,兩臂前后擺動,大腿帶動小腿踏步,提足跟,腳尖不離開地面,練習1分鐘,然后再高抬大腿,足掌稍離地面,練習2分鐘。

準備工作做好后,再高抬腿輕落步向后走。在倒走時,要選擇相對開闊、平坦、安全性好的場地,避開狹窄不平的道路。

開始時,步子要慢而穩(wěn),可以走走停停,兩臂前后擺動,保持身體平衡。同時挺胸收腹,行走時腳尖稍離或輕擦地面,還要配合深呼吸,即起步時深吸氣,向后退步時深呼氣。

如上反復練習,可根據(jù)場地情況走直線或圓圈,最好堅持每天2次,除了準備和放松活動,每次倒行5至10分鐘,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鍛煉后少量出汗、輕微的疲勞感次晨消失為適宜的運動量。

2、正走、倒走、踮腳走混著來

倒走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鍛煉效果。踮腳走也可以鍛煉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讓小腿肌肉更緊致。

但無論是倒走還是踮腳走,都屬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對髖關節(jié)和膝蓋造成損傷,因此,它們可以作為輔助練習,卻不能時間過長,以每次5~10分鐘為佳。

評論
????
貢士級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