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1. 全美疫苗接種率最高的馬薩諸塞州暴發(fā)反疫苗游行,反對的是強制接種流感疫苗;
2. 反疫苗風潮早已有之,既有對科學的誤解,也有社會認知等多方面復雜因素;
3. 近年來不斷涌現(xiàn)的反疫苗運動讓一些本已幾乎根除的疾病再度暴發(f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疹。
撰文 | 祝葉華
當全球科學家在積極研發(fā)疫苗來結(jié)束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和經(jīng)濟破壞時,歐美反疫苗組織與反口罩抗議者走到了一起。尤其是在眼下馬上要進入秋季流感高發(fā)和新冠疫情疊加的特殊時期,歐美國家正頻頻暴發(fā)反疫苗游行。
比如8月19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由于宣布了一項強制兒童和學生接種流感疫苗的法案,而引發(fā)抗議游行,而該州是擁有美國最高疫苗接種率的州。同樣是在8月,德國柏林勃蘭登堡門有數(shù)千人參加了反對因新冠疫情而限制個人活動的抗議集會。9月2日,數(shù)百人又聚集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首府里士滿,抗議政府在新冠疫情中出臺的強制規(guī)定,特別是關于疫苗接種的規(guī)定。
面對全球新冠疫情病例居高不下且隱約浮現(xiàn)第二波的現(xiàn)實,西方社會頻頻暴發(fā)反疫苗游行究竟為哪般?
數(shù)千人參加了在柏林勃蘭登堡門舉行的反對冠狀病毒限制的抗議活動丨圖片來源:CNN
反流感疫苗游行為哪般?先說由流感疫苗引發(fā)的抗議活動。以擁有全美最高的疫苗接種率的馬薩諸塞州為例。美國疾控中心(CDC)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8-2019流感季節(jié)期間,該州81%的6個月至17歲的兒童和53.5%的成人接種了流感疫苗[1] 。此次美國馬薩諸塞州官員宣布,所有6個月及以上、30歲以下的兒童和學生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都必須接種疫苗。馬薩諸塞州公共衛(wèi)生部傳染病和實驗室科學局醫(yī)學主任拉里·麥道夫在宣布相關要求的聲明中說:“接種流感疫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因為流感癥狀與新冠肺炎非常相似,流感疫苗并不能預防新冠肺炎,但是它可以幫助你的身體抵抗病毒。預防流感將拯救生命并保護衛(wèi)生保健資源?!盵1] 還有更關鍵的一點是,流感和新冠病毒都可能會引起肺炎,一個人可以同時感染,疊加可能會加重肺炎癥狀。但這項強制接種法令的頒布卻引來強烈的批評者的反對。數(shù)百名居民聚集在波士頓的馬薩諸塞州議會進行抗議,認為注射流感疫苗應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項規(guī)則。
筆者在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流感疫苗相較于麻疹、百日咳等疫苗而言,存在有效性的問題。這是由流感病毒“反復突變”的特點決定的。通常,每個季節(jié)的流感疫苗都是由前一個季節(jié)分離的最常見的病毒株組成的[2] ,而上一季的毒株與下一季的毒株并不總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當毒株差別較大時,疫苗就會失去其防護效果。美國CDC的研究表明,當流行的流感病毒與疫苗完全匹配時,接種疫苗可以降低40%到60%的患流感的風險。即使不完全匹配,也能大大降低感染以后重癥的幾率。
反疫苗運動為何長久存在說到這里,有人可能要問,如果說反對強制接種流感疫苗還好理解的話,那么那些反新冠疫苗的又是怎么回事?其實,自疫苗被發(fā)明使用以來,許多國家就一直存在反疫苗的風潮,多種反疫苗組織也同樣存在,普遍接種疫苗的想法總是遭到抵制。這里我們暫且不表一波三折、尚在路上的新冠疫苗,直接說說一直以來公眾對疫苗的科學認知以及反疫苗風潮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文化心理等問題。
1796年,愛德華·詹納發(fā)明了天花疫苗,在接下來的1/4的世紀里,天花疫苗的使用將死亡率降低了50%。1867年,英國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強制接種天花疫苗,違者將被處以罰款,并有可能會面臨監(jiān)禁。也就是這項強制接種疫苗的法律,催生了第一次反疫苗運動[3] 。
在反疫苗者看來,疫苗是由非自然和不安全的化學物質(zhì)制成的,如果孩子生病了,他們寧愿承受讓孩子接受治療的風險,也不愿意在患病之前將這些化學物質(zhì)注入體內(nèi)。其他人則認為,疫苗會使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超負荷。除此之外,一篇發(fā)表在《柳葉刀》上的論文,更曾間接發(fā)起了一場長達20年的反疫苗運動,對公眾健康構(gòu)成了嚴重的危害。
1998年,英國內(nèi)科醫(y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和他的同事在《柳葉刀》發(fā)文暗示接種MMR疫苗(用于預防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疫苗)和自閉癥的發(fā)生存在某種關聯(lián)。雖然這篇文章很快就被撤稿,并多次遭到駁斥,韋克菲爾德也因此失去了英國的醫(yī)生執(zhí)照,但疫苗自閉癥假說仍然在反疫苗網(wǎng)站的過熱氛圍中引起共鳴。由于MMR疫苗通常在嬰兒12到15個月齡進行接種,而自閉癥的最初癥狀也通常出現(xiàn)在這個時期,因此人們開始擔心MMR疫苗與自閉癥的發(fā)展真的有關系。另外,過去許多給兒童接種的疫苗中也含有硫柳汞類防腐劑,這也導致一些家長認為硫柳汞會引發(fā)自閉癥,所以由此引發(fā)的反疫苗運動延續(xù)了20多年。其實,某些疫苗中添加防腐劑的目的是為防止細菌生長。美國CDC為此還進行了9項研究,結(jié)果并未發(fā)現(xiàn)含硫柳汞的疫苗與自閉癥之間存在關聯(lián),也未發(fā)現(xiàn)MMR疫苗與兒童自閉癥之間存在關聯(lián)[4] 。
謠言總是跑在前面,尤其是社會名人也鼓吹錯誤認知的時候,民眾就更容易相信謠言,這樣的例子在近代和當代都有。當然,業(yè)界也必須努力,除了盡力科普正確知識,首先要保證不出人為的疫苗安全事故,否則很容易引起民眾對疫苗的不信任。這樣的教訓不僅國外有,中國也有。
除此之外,反疫苗風潮還有更多復雜的社會心理因素,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看《“疫苗懷疑”:為什么普通人覺得自己比專家懂得多?》。
退一步講,即便公眾認可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一些有偏差的對疫苗接種的社會認知問題仍會阻礙疫苗接種率的提升。
一些給孩子接種疫苗的父母對不接種疫苗的孩子持放任態(tài)度。他們告訴自己:“反正我的孩子是安全的”。但事情沒那么簡單。疫苗接種的目標是所謂的“群體免疫”,假如在一個社會中,已有大量的人接種了某種病毒的疫苗,那么即使有零星感染者,疫苗也能有效降低大規(guī)模疫情暴發(fā)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接種的人不夠多,那么群體免疫效果就實現(xiàn)不了。
還有一些人則更加自私一些,他們寄望于別人都打了疫苗自己就不用打了。顯然,這樣的人越多,越不利于達成群體免疫效果。一個社會總有少數(shù)因各種原因不能接種的特殊人群,他們的健康是要靠群體免疫來維護的。
反疫苗致昔日致命傳染病卷土重來隨著疫苗接種的普遍推廣,現(xiàn)在某些致命傳染病已經(jīng)變得不那么常見,甚至是絕跡了。許多人已經(jīng)不記得或沒有意愿去了解疫苗普及之前人與病毒艱難抗爭的歷史了。不過近年不斷涌現(xiàn)的反疫苗運動,讓一些本已近乎根除的致命傳染病再度暴發(fā)。
201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疫苗接種覆蓋率保持在85%,過去幾年沒有顯著變化,疫苗每年可以防止200萬至300萬人死亡,但如果有更多的人接種疫苗,還可以防止150萬人死亡,即便如此,全世界估計仍有1990萬嬰兒未獲得基本的疫苗接種。WHO稱,人們對疫苗的猶豫不決可能會逆轉(zhuǎn)在應對疫苗可預防疾病方面取得的進展。如果人們停止接種疫苗,不僅百日咳、脊髓灰質(zhì)炎和麻疹等疾病不會繼續(xù)減少,它們還會卷土重來。
特別是麻疹這種等高度傳染性疾病,90%以上的疫苗接種率對維持群體免疫至關重要。2019年,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暴發(fā)了大規(guī)模麻疹疫情,一些國家病例數(shù)甚至創(chuàng)下麻疹疫苗問世以來的最高紀錄[5] 。專家認為,發(fā)生這一輪疫情的主因是疫苗接種不足。在中低收入國家,貧困導致的疫苗短缺使疫情迅速擴散。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民眾因?qū)σ呙绲哪承┱`解產(chǎn)生反疫苗情緒,使得一部分人在有條件接種麻疹等疫苗的情況下拒絕接種。WHO將這種情況稱為“疫苗猶豫”。2018年WHO將接種疫苗缺失以及接種疫苗的猶豫不決確定為疾病傳播的一個關鍵因素。
尤其是在過去的10年里,世界范圍內(nèi)公眾對免疫接種的信任度下降,對疫苗猶豫不決的情況增多(特別是在歐洲,尤其是法國)。2020年3月下旬,法國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的早期結(jié)果表明,當新冠疫苗疫苗上市時,這種不信任可能會成為一個問題[6] 。
現(xiàn)在,全球仍處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時期,反疫苗游行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疫苗的效力取決于它的廣泛使用。由于新冠肺炎的高度傳染性,恐怕超過80%到95%的人口接種了疫苗,才能實現(xiàn)群體免疫。如果大量人口基于錯誤信息拒絕接種疫苗,那么疾病將得不到有效控制,并帶來可怕的后果。
最后,筆者也要補充一句,雖然我們提倡及時接種疫苗以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但這里說的是已經(jīng)過可靠嚴謹?shù)娜谠囼灒@準上市的疫苗。此外,反疫苗人士并非僅僅存在于歐美,苦于沒有覆蓋各國且全面的民意調(diào)查,我們不好斷言哪些國家是反疫苗的重災區(qū)??偠灾?,掌握準確的信息并傾聽事情的兩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https://abcnews.go.com/US/hundreds-protesters-gather-flu-vaccine-mandate-massachusetts/story?id=72717575 .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139605/ .
[3] Deadly Choices: How the Anti-Vaccine Movement Threatens Us All.
[4] https://www.cdc.gov/vaccines/vpd/mmr/public/index.html .
[5]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2333794X19862949 .
[6]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20)30426-6/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