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為什么覺得《自私的基因》這本書好?

李雷
原創(chuàng)
中科院生物學博士。擅長生物、醫(yī)學、健康。年更新近300圖文
收藏

做了半輩子讀書人,要說哪些書籍對我產生過深厚的影響,這里必須提名《自私的基因》,為什么會首推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科學如何影響社會思潮”。


01,關于我對科學的認知


其實一直以來,我是比較認可“科學是科學”,科學可以改變世界,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應該是通過科學技術的力量,而不是以思想領域為主,因為在我看來,這不是科學的長處,而也容易產生很多誤解。

上面這張圖是我經常喜歡用的圖,因為這個圖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了科學和大眾的鴻溝,以至于我們經常會看到媒體上“放衛(wèi)星”,感覺下一秒中國就成了宇宙之光了。


02,為什么會產生誤解?


其實媒體報道娛樂下也就那樣子,有些時候,當一個想法被很多人認可的時候,那就有點麻煩了。

比如,當年達爾文在他的著名的作品《物種起源》中提出了進化論,可以說是生物學歷史上的一件劃時代的事情,極大的改變了人類對生命科學的認知。然而,很遺憾的是,這種思想被社會學和某些政治利用了,于是就出現(xiàn)了“社會達爾文主義”。這種思潮的認可度非常高,包括著名的斯賓塞和白哲特都是這種理論的擁蠆。人類社會是并不是單純的生物模式,怎么可以套用達爾文主義呢?而這種思潮的泛濫最后也衍生出了更加惡劣的后果,比如種族主義,白人至上,甚至極端的出現(xiàn)了“種族屠殺”。

再比如漢密爾頓提出的生物親緣選擇理論,是指親緣關系越近,動物彼此合作傾向和利他行為也就越強烈;親緣越遠,則表現(xiàn)越弱。比如兵蟻保護蟻王的行為,鳥類的報警行為等。但是有的人將其轉接到社會學上號召無條件的利他行為,這就不合理了。

而《自私的基因》這本書,恰恰也符合了這個現(xiàn)象。這本書,看起來像是生物學書,其實是一本打著生物學旗號的社會學書。然而,很多人真的把這本書當真了,認可了生命的“自私”,合理化自己的極端自私行為,這就很麻煩了。

以最大的圖書在線銷售商當當為例,僅僅40年增訂版,評論數(shù)就有近10萬條,可以想像這個銷量有多高。如果加上之前不同版本,以及不同的銷售渠道加起來,這本書的覆蓋面已經大的驚人,那么受他影響的人群規(guī)模可想而知。


03,關于《自私的基因》這本書


事實,自私的基因,這本書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我經常和其他人聊,生物學的快速發(fā)展是1957年沃森和克里克發(fā)現(xiàn)DNA雙螺旋結構后,而真正進入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是2000年附近的高通量測序技術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生物學上的東西,革新的非???,甚至現(xiàn)在教科書上的東西都存在很大的問題。而《自私的基因》這本書,誕生于生物學還處于非常原始的階段,沒有DNA測序,沒有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新知識,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現(xiàn)在看來的謬誤。

可惜的是,這本書的讀者們太喜歡這本書了,也許是這本書太迎合他們的認知了,于是就成了影響思潮的行為了。

當然,當前這本書的影響還算有限,畢竟雖然是生命科學的時代,但是大家普遍對生化環(huán)材的看法一般。即便如此,我依然遇到不少人把這本書當“生物學圣經”,并以此來和我爭論,搞得我哭笑不得,甚至某社會學博士還要指出我對書中的生物學認識不夠,讓我無語。


04,關于生物學


生物學正處在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各種新知識都在涌現(xiàn),這和很多學科處于相對停滯不一樣,有的人總幻想某個“大道至簡”的理論來解釋生物學,在我看來有種不自量力,我不認為生物學上存在這種“大道至簡”,所以,我堅決反對把這種生物學思想應用到社會學上,更別提可能還是錯的。

生物學上有進化,但這不是你認為社會上優(yōu)勝劣汰的種族主義是對的。

生物學上有利他行為,但這并不代表社會學上不利他就是違反人性。

生物學上有強競爭,但這并不代表社會學上所有的為了自己不惜一切就是對的。

有時候我在想,《自私的基因》和親緣選擇的擁蠆們是不是辯論一下比較好玩?

未來隨著科學進步,必然會有新的理論出現(xiàn),而新的理論,必然會有人把他運用到社會學上甚至影響整個時代。我們如何合理的保持理性?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自然界多姿多彩,就比如自然界是有同性戀的,但是自然有性生殖群體里,依然是異性戀占主導啊,各自謀取合理性即可,別一方面宣布自己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