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題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緩”,英文口號是 Breathing is Life - Act Earlier。
慢阻肺,全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COPD”,主要癥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是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也是健康中國2030行動計劃中的重點防治疾病。
慢阻肺是一種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疾病。目前我國慢阻肺患者約1億人,慢阻肺患病周期長、反復急性加重、有多種合并癥,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造成沉重的醫(yī)療負擔。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2020年慢阻肺將位居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第5位,隨著發(fā)展中國家吸煙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國家人口老齡化加劇,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來40年將持續(xù)上升,預測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關疾病人數(shù)將超過每年540萬人。
引起慢阻肺的危險因素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可概括為個體易感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個體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年齡和性別,肺生長發(fā)育,支氣管哮喘和氣道高反應性,和低體重指數(shù)。隨著年齡增加,肺的自然退化,慢阻肺的患病率增高。環(huán)境因素包括煙草的使用,燃料煙霧,空氣污染,職業(yè)性粉塵,感染和慢性支氣管炎等,其中,吸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環(huán)境致病因素,其會永久性地損害肺內氣道,引發(fā)慢阻肺。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是35歲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癥狀,吸煙史、職業(yè)粉塵暴露史、化學物質接觸史,生物燃料煙霧接觸史,慢阻肺家族史。
慢阻肺可防可治不可逆,可通過三級預防措施進行防治。
1
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加強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以減少慢阻肺危險因素。戒煙是預防慢阻肺最簡單易行的的重要措施。同時,要消除大氣污染,加強職業(yè)性危害因素的控制與管理,改善室內居住條件,減少室內空氣污染。平時注意加強耐寒鍛煉和運動,以增強體質。
2
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是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并積極治療早期慢阻肺。對于有慢阻肺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肺功能監(jiān)測,盡早發(fā)現(xiàn)慢阻肺并及時予以干預。
3
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是指導慢阻肺患者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對易感者注射流感疫苗,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接觸,提高抗病能力和預防復發(fā)。通過綜合治療,達到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自理能力、改善生命質量和延長壽命的目的。
供稿人:陽信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王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