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都屬于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臨床上以出血為主要表現(xiàn),但二者在發(fā)病機制、遺傳方式、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方案上都有所不同。
1****血友病
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突變(主要是因子VIII或IX),患者體內不能合成對應的凝血因子,導致血液不能正常凝固,具有輕微創(chuàng)傷后出血傾向,重癥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可發(fā)生“自發(fā)性”出血。
1.1****血友病的病因及分類
根據患者凝血因子缺乏的種類,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血友病A, 即因子Ⅷ促凝成分(Ⅷ:C)缺乏癥,也稱抗血友病因子A缺乏癥,是傳統(tǒng)的血友病。
血友病B,即因子Ⅸ缺乏癥,其發(fā)病數(shù)量較血友病A少。
血友病C,即因子Ⅺ缺乏癥,是一種罕見的血友病。
15~20/10萬男孩中有發(fā)病,此發(fā)病率在所調查的不同的種族和地域之間沒有差異。發(fā)病率以血友病A最多占85%,血友病B占15%,血友病C較少見。
1.2****血友病的遺傳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 22對染色體為男女所共有,另外一對性染色體決定個體的性別,男女不同,男性為XY,女性為XX。對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而言,因為致病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都是性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二者的遺傳方式相同,主要是男性發(fā)病,女性傳遞。這是因為男性性染色體上的X染色體只有一條,只要 X染色體發(fā)生了相關基因突變,就會發(fā)??;而對于女性而言,因為其有兩條X染色體,只要有一條X染色體正常就不會發(fā)?。▊鬟f者),只有兩條X染色體同時發(fā)生病變,才會發(fā)病。
具體說來其遺傳有以下3種情況:①男性患者與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均正常,而女孩均為傳遞者。②女性傳遞者與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男孩可為血友病患者,也可以是正常,而女孩一半為傳遞者,一半為正常;③患病男性與傳遞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為50%,也就是說所生的男孩約有1/2為正常,所生女孩中,可有血友病,也可有傳遞者??梢娧巡〔⒉皇侨藗兯J為的只傳男不傳女,只是女性發(fā)病的概率更低。
血友病A除遺傳方式發(fā)病,還可由基因突變所致。另外,還可能繼發(fā)于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肝癌轉移、肝外癌轉移、某些血液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尿毒癥,這些由繼發(fā)而來的血友病稱為獲得性血友病。
血友病C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不完全隱性遺傳。男女均可患病。
1.3 血友病的臨床表現(xiàn)
血友病常表現(xiàn)為自發(fā)性出血或輕度外傷后出血不止。雖然肉眼可見的外傷出血是困擾血友病患者的大麻煩,但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出血也嚴重威脅著血友病患者的健康。血友病患者的關節(jié)、肌肉和內臟都面臨著出血難止的問題。兒童由于負重大關節(jié)周圍缺乏足夠的肌肉組織覆蓋,軟骨發(fā)育也尚不成熟,更容易發(fā)生出血及損傷,進而導致關節(jié)畸形,甚至造成終身殘疾。
1.4****血友病的治療
對于出血部位,首先要進行局部止血治療。治療血友病的有效方法是替代療法,就是給予輸注血漿、冷沉淀制劑或凝血因子VIII/IX制品,目的是將患者凝血因子水平提高到止血水平,以預防自發(fā)出血、外傷或手術出血。當血友病的患者出現(xiàn)關節(jié)病變,則需要進一步采用關節(jié)置換術或者關節(jié)融合術來治療。
2****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亦稱為von Willebrand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遺傳性出血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是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突變,導致血漿vWF數(shù)量減少或質量異常。國外報道vWD發(fā)病率約為千分之一。
2.1 vWD****的病因及分型
vWF是一種重要的血漿成分,在止血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當血漿vWF數(shù)量有顯著減低或有質的缺陷,不能完成其正常的止血功能時,則會發(fā)生vWD。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vWF委員會根據vWD的發(fā)病機制與表型提出的分型方法并被我國第六次血栓與止血會議采用,其中1型與3型為量的減少,2型為質的異常。
1型:vWF量的部分缺失
2型:vWF質的異常,具體又分為如下4個亞型:
2A型:缺乏高-中分子量vWF多聚體,導致血小板依賴性的功能減弱
2B型:對血小板膜GPⅠb親和性增加,使高分子量vWF多聚體缺乏
2M型:vWF依賴性血小板黏附能力降低,vWF多聚體分析正常
2N型:vWF對因子Ⅷ親和力明顯降低
3型:vWF量的完全缺失
2.2 vWD****的遺傳
vWD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型),少數(shù)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型與3型),男女均可患病,患病幾率一樣。但女性因月經、妊娠與分娩等特殊情況,發(fā)生出血的機會較多,因此,在臨床統(tǒng)計資料上女性患者占60%以上。
此外,vWD還可后天獲得性發(fā)病,這種情況比較罕見,通常在無出血史和家族史的患者在成年后才出現(xiàn)。獲得性vWD通常伴有其他基礎疾病,包括骨髓殖性疾病、淀粉樣變性,良性或惡性B細胞疾病、甲狀腺功能減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實體腫瘤(特別是腎母細胞瘤)、心臟或血管缺陷(尤其是主動脈瓣狹窄)有關,并且可能與藥物相關:包括環(huán)丙沙星和丙戊酸等。
2.3 vWD****的臨床表現(xiàn)
vWD患者的皮膚黏膜會出血,并以鼻衄和牙齦出血最常見,而深部組織出血少見。與血友病不同,后者往往是關節(jié)、肌肉以及臟器出血,而皮膚粘膜出血的情況很少。但由于vWD的類型不同,臨床出血癥狀差別很大。輕者(1型)僅有月經過多,在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后出血不止,或在家系調查時才被發(fā)現(xiàn);2型出血危險為中度;重癥(3型)患者出血明顯,也可像血友病那樣發(fā)生自發(fā)性關節(jié)與肌肉出血。即便來自同一家族中不同成員的出血表現(xiàn)及嚴重者也不相同?;颊叩某鲅獌A向可能隨著年齡增加而減輕。vWD女性患者常有月經過多或分娩后大量出血。
2.4 vWD****的治療
vWD患者應盡量避免創(chuàng)傷與手術,避免使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對有局部輕微創(chuàng)傷、鼻出血與牙齦出血者可用明膠海綿或纖維蛋白凝膠填壓。對于癥狀較嚴重者,需要通過藥物(1-去氨基-8-D-精氨酸加壓素)和輸注血漿制品來提升患者血漿因子VIII與vWF的水平。此外抗纖溶藥物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與氨甲環(huán)酸等通過與纖溶酶原結合而抑制其活化,保護血塊不被溶解而起止血作用。
以上就是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的各自特點及不同之處。我們可以通過臨床表現(xiàn)來初步區(qū)分這兩種疾病,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室檢查來進行確診。因為兩者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因此確診后才能給予針對性的治療,以減少疾病對身體造成更多的不適以及傷害,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