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未成年人成長教育50問】之32問: 如何防止孩子違法犯罪?

柳州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
原創(chuàng)
組織科普創(chuàng)作和研究,開展與科普宣傳有關的各項活動
收藏

【案例表象】

“您好!請問是吳雙同學的家長嗎?”

“對啊。請問您是……”

“我是××派出所民警×××,您的孩子吳雙涉嫌聚眾斗毆,現(xiàn)在我所,請您立即前來處理?!?/p>

“啊……”聽到這個消息,吳雙同學的家長就像遭遇了晴天霹靂一樣,呆坐在地。

【原因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精力旺盛、萌生了叛逆思想,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讓家長大吃一驚的事情,甚至有些還經(jīng)常游走在違法犯罪的邊緣。產(chǎn)生這樣的現(xiàn)象,與以下幾個原因關系較大:

一方面是法律意識淡薄。在這些孩子的心中,對與錯的界限比較模糊,做事之前不經(jīng)大腦思考,僅憑自己的一時喜好、一時沖動。我想這么做就這么做了,至于后果根本就沒有想過,到底是不是符合法律規(guī)范更不知道。所以當他們做了某件事情被執(zhí)法機關控制起來或追責之時,還理直氣壯地說:“我自始至終都不知道這是犯法!”

二方面是好奇心的驅使。未成年人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因此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家長的影子。稍微大一些,他們又會模仿影視劇以及游戲中某些人物的動作或做法。為了尋求感官或心理的刺激,男孩子尤其會更加傾向于拳腳、棍棒等打斗的血腥場面,一言不合甚至一個眼神不對就會出現(xiàn)當場對抗或者約架現(xiàn)象。沖動之下,他們沒有考慮傷害他人或自身有可能受傷害的嚴重后果。

三方面是出于某種試探。也有一些未成年人稍微知道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識,但是他們總覺得法律的約束距離自己較遠。首先他們會試探性做些“出格”事情,認真觀察家長或教師等大人們的反應,如果反對就立即收手,如果視而不見或未置可否就肆無忌憚。其次,還有個別未成年人報定一條“未滿十四周歲不負法律責任”為所欲為,但是一過這條線立即變得很乖。

【解決建議】

未成年人的管理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但是無論他們?nèi)绾巍罢垓v”,法律這條底線是不能突破的。

一是要管住第一次。不管孩子多大,當他第一次嘗試要做“出格”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叫停,果斷制止。家長和教師要結合自身成長經(jīng)歷和知識結構,具備洞穿未成年人本心和防范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本領。絕對不能讓他們有機可乘,讓他們的第一次試探就碰到鐵板之上,從而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念頭打消在萌芽狀態(tài)。

二是要全過程關注。對未成年人的管理是一項貫穿全過程任何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松懈的工作。一旦我們產(chǎn)生了麻痹松懈思想,勢必就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事情”。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要全程啟動“監(jiān)控器”,一定要關注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jié),發(fā)現(xiàn)任何有可能出現(xiàn)的違法亂紀現(xiàn)象都要及時提醒,立即叫停,有效避免問題的發(fā)展蔓延。

三是要提升法紀觀念。其實,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有一個“總開關”,那就是提升法紀觀念,筑牢思想防線。讓他們知道“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那么管理起來就沒有那么難了。家長和教師要把握好主旋律,多些正面引導,在孩子心中筑起一道“守法高墻”,讓他們逐步具備“百毒不侵”的能力。

【經(jīng)驗總結】

  1. 管住第一次最重要。否則有可能會越來越難管,甚至發(fā)展到管不了。

  2. 正面引導為主,負面教育少提。防止孩子模仿某些反面教材。

  3. 再忙不忘關注。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一旦耽誤悔之晚矣。

評論
撫松縣新屯子鎮(zhèn)中學康志明
大學士級
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