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中國極地考察事業(yè)的“極地”號時代

海洋檔案
開展科普活動,傳播海洋文化、弘揚海洋精神,講好海洋故事
收藏

1984年10月15日,鄧小平同志為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題詞“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貢獻”,吹響了中國向南極進軍的號角。我國首次組隊進行南極科學考察后,意識到如果沒有破冰船,未來的南極科考將困難重重。為此,1985年7月,國務院批準購買芬蘭RHEA號抗冰運輸船,該船由國家海洋局和中國南極考察委員會命名為“極地”號。

1985年10月31日,“極地”號抵達青島港,歸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所有,交由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前身)管理。自此,北海局與中國極地考察事業(y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正式建立。1986年至1994年,“極地”號6赴南極,圓滿完成我國南極中山站的建站、物資運輸、南大洋考察等重大任務。 1986年,“極地”號在上海滬東造船廠進行改裝,以滿足南極運輸物資和考察的需要?!皹O地”號滿載排水量為15000噸,具有1A級破冰能力,能破冰80厘米,增改裝后主要加裝了人員住艙、極地科考設備,以及直升機平臺機庫、減搖裝置等,更新了導航設備和通信設備,成為一艘多功能、多用途、綜合性并適宜于高緯度高嚴寒海域航行的科學考察船。

航行中的“極地”號船

一、第三次南極考察
1986年10月31日,北海分局碼頭舉行歡送第三次南極考察隊和“極地”號首航南極儀式。1987年5月17日,“極地”號完成第三次南極考察和首航環(huán)球考察返抵青島。在二百多天的航程中,考察隊擴建和完善了長城站,使長城站的綜合科考功能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同時,這次環(huán)球航行,考察隊對“極地”號所經(jīng)過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航線進行了重力、海洋物理、化學和生物四個項目的考察,取得了大量的極其寶貴的資料,填補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空白。
二、第五次南極考察
1988年11月20日,北海分局碼頭舉行第五次南極考察歡送大會。1989年4月10日,“極地”號結束第五次南極考察,完成“東南極建中山站”任務勝利歸來。這是我國首次探索東南極。中山站的建成為我國深入南極內(nèi)陸腹地開展新探索提供了便利,我國逐步探索南極冰蓋海拔最高點—“冰穹A”。

歡送“極地”號東南極考察

三、第六次南極考察
1989年10月30日,“極地”號執(zhí)行第六次南極考察“一船兩站”任務,在青島北海船廠碼頭啟航。1990年4月27日,“極地”號完成第六次南極考察“一船兩站”任務??繓|海分局碼頭,于4月30日返回青島。在本次考察任務中,考察隊員在普里茲灣及其附近海域進行了磷蝦、海洋水文、化學、生物學等20多個項目的觀測,并進行了初步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

冰區(qū)航行

四、第七次南極考察
1990年12月2日,第七次南極考察隊歡送會在北海分局碼頭舉行。1991年4月10日,“極地”號完成第七次南極任務返回青島。在本次南極任務中,工作人員克服困難,向中山站成功運輸了燃油、物資和設備,保障了越冬隊員的生存和中山站的正常運轉??疾礻爢T除了完成日常觀測項目外,還進行了地質、測繪、生物等方面的野外考察,為若干年后到達“冰穹A”探路。

被浮冰圍困的“極地”號船

五、第八次南極考察
1991年11月30日,“極地”號執(zhí)行第八次南極考察任務離開青島赴南極中山站運送物資、人員,并進行大洋調(diào)查。1992年4月6日,“極地”號完成第八次南極考察??刻旖蚋?,于4月10日返回青島。本次考察進行了氣象、地磁、高空物理、電離層等常規(guī)觀測,開展了地質地貌、測繪、地理環(huán)境、固體潮及淡水生物生態(tài)的研究,獲得了大量關于南極地質海洋物理的珍貴一手資料。

卸運建站物資

六、第九次南極考察
1992年10月30日,“極地”號執(zhí)行第九次南極考察,赴“長城站”“中山站”運輸補給,進行南大洋考察。1993年4月6日,“極地”號圓滿完成“一船兩站”的運輸補給與極地、南大洋的考察任務,抵達上海港。此次考察歷時159天,航行24000海里,成功開辟了“青島—新西蘭—風暴圈—南極冰區(qū)—中國南極長城站”的新航線;首次沿南極冰緣航行一周,積累了我國環(huán)冰緣航行寶貴經(jīng)驗;完成了長城、中山兩站的補給任務;進行了被列為我國“八五”南極科研計劃的共46個重點課題項目的現(xiàn)場考察,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科學數(shù)據(jù),為我國南極事業(yè)的發(fā)展譜寫了新的篇章。

南極中山站

“極地”號作為我國南極考察的專用船舶,自1986年10月首次赴南極和進行環(huán)球考察以來,六赴南極,為我國南極事業(yè)的發(fā)展建立了卓越的功績。老一代北海人發(fā)揚“愛國、求實、創(chuàng)新、拼搏”的南極精神,為夯實中國的極地科考事業(yè)的基礎貢獻了一份力量。1994年,隨著我國新一代極地科考船“雪龍”號的正式入列,“極地”號結束了其光輝的歷史使命正式退役,自此北海局在中國極地考察事業(yè)的角色由船舶保障轉變?yōu)榭瓶颊{(diào)查。
來源:北海調(diào)查中心.北海局筑夢極地40年 | 北海局與極地考察事業(yè):“極地”號時代[EB/OL].自然北海微信公眾號.2023-12-25 編輯:海洋檔案

評論
從零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
庶吉士級
已學習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