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芫青

百度百科
原創(chuàng)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收藏

入藥部位

全蟲。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肝、肺經。

功效

攻毒,破瘀,逐水。

主治

用于瘰疬,狂犬咬傷,血瘀經閉,水腫尿少。

相關配伍

1、治瘺腫?。喊唑氖叮ㄈヮ^、足、翅、煞),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煞),葛上亭長三十枚(煞)。上四味搗下篩,酒服半錢匕,日一。忌生蔥。(《鬼遺方》)

2、治偏墜小腸氣:青娘(子),紅娘蟲各十粒,白面拌炒黃色,去二項蟲,以白滾湯調服。(《攝生眾妙方》)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1-2只。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有劇毒,一般不內服,體弱者及孕婦禁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4-5月捕捉,捕得后,入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干。

二、炮制方法

1、生芫青:取原藥材,除去頭、足、翅及雜質,篩去灰屑。

2、炒芫青:先將米洗凈,置鍋內,用文火加熱至米帖附鍋上,微冒熱氣時,快倒入生芫青,拌炒至米呈老黃色或黃褐色,取出,除去米,放涼。

貯藏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密閉,防蛀。

形態(tài)特征

綠芫青,體綠色與藍綠色,有光澤。體長12-20mm。頭略呈三角形,與身體垂直,頭頂中央有一條縱溝紋,額與頭頂間的中央有一紅斑。復眼腎形,觸角念珠狀,末節(jié)末端尖銳。前胸背板光滑,兩側前后角隆起,鞘翅柔軟,表面密布橫皺紋,隱約可見3條平行縱脊紋,爪縱裂為2片。

生長環(huán)境

成蟲常成群食害野生豆科植物,有假死性。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

藥材鑒別

一、藥材性狀

蟲體呈長圓形,長1-2cm,寬4-5mm。頭略呈三角形,藍紫色,有光澤,眼小,微突出。背部有鞘翅1對,亮綠色、藍紫色或紅紫色,光亮美麗,鞘翅下有膜翅1對,淡棕色,有4條明顯脈紋。胸部突起,腹部具5體節(jié)。足多殘缺,色青綠。觸角多已脫落。氣微臭,味辣,粉末接觸皮膚會發(fā)泡。以完整不碎、色青綠鮮艷光亮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生芫青為去頭、足、翅的干燥軀體,呈長圓形。綠色、藍綠色或藍紫色,具美麗光澤。胸部突起,可見鞘翅殘痕。體輕,有特殊臭氣。炒芫青,形如生芫青,色澤加深,顯黃色,微具焦臭。

現代應用

用于治療無名腫毒,神經性皮炎和銀屑病等。由于有毒,外用為主。

相關論述

1、《別錄》:“主蠱毒,風疰,鬼疰,墮胎。”

2、《綱目》:“主疝氣,利小水,消瘰疬,下痰結。治耳聾,目翳,猘犬傷毒。余功同斑螯。”

集解

《綱目》:“但連芫花莖葉采置地上,一夕盡自出也?!?/p>

123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中氣旋
少師級
入藥部位
2024-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