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這個物種,千百萬年以來,依靠勞動繁衍生息。從狩獵、采摘,到種植、養(yǎng)殖,再到加工、制造,一直以來,依靠勞動獲取食物,所謂“不勞動者不得食”。
最近幾十年,人類可以不依靠體力勞動也能活得風生水起,所謂“不勞而獲”。許多人,除了心動、眼動、嘴巴動、手指動,啥也不動。但是人體尚未適應,于是器官閑置了、故障了、報廢了。
短短幾十年,人類的遺傳基因來不及變異、進化、調(diào)整、適應,可見的未來也不會。缺乏勞動的人們,應該用運動彌補,才能健康生存?;蛘哒f,勞動不足引起的疾病,運動是病因治療,是根本措施。
一直以來,體力勞動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賴以生存的本能;現(xiàn)代社會,體力運動是替代體力勞動的、賴以生存的手段。
運動是良醫(yī),Exercise is Medicine,已經(jīng)被驗證,逐漸被接受。運動是預防、治療肥胖三高的良方。沒錯,運動不僅僅是預防,運動還能治療!預防、延緩、阻斷、逆轉(zhuǎn)肥胖三高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時不亞于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飲食營養(yǎng)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運動對健康的貢獻路徑,我看如此:科學運動→提高心肺耐力,防治肥胖癥→防治代謝綜合征→防治心腦血管病→減少早殘早死,延長健康壽命。
運動除了好處,也有壞處。運動的風險和損傷,我歸納為6點:肌肉骨骼損傷,肌肉痙攣,運動性低血糖,年輕人猝死,成年人心血管事件,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最危險的風險是運動性猝死,最常見的損傷是肌肉骨骼損傷。
健身運動,并非強度越大越好、頻次越高越好、時間越久越好、運動量越多越好。運動的風險和損傷,我看原因有這些:過量運動,疲勞運動,單一運動,忽視禁忌征,忽視循序漸進原則,急功近利,爭強好勝,錯把健身運動當作競技運動。
如何減少損傷?我總結(jié)成16個字:事前熱身,事后拉伸,運動多樣,循序漸進。
運動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盡管存在風險和損傷,仍然不可因噎廢食,應當保持本能,做一名合格的人,與生理年齡匹配的人!注意風險損傷,克服地心引力,離開沙發(fā),運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