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粟類作物專委會 | 科普系列活動:小學生走進雜糧科普教育基地

中國作物學會
原創(chuàng)
中國作物學會是中國科協(xié)主管的全國學會。
收藏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舉措,2024年7月9日,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yè)委員會在依托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與石家莊市橋西區(qū)振頭小學聯合開展校外科普教育實踐活動。

第一站 谷子所科普試驗站 學生們走進藁城試驗田,跟隨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科普基地負責人、科技管理科主任劉猛等4名科普志愿者深入谷子地,親身參與田間勞作,學習間苗,了解種子的儲存方法等,切身體會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

試驗田里的谷子即將成熟,谷穗兒沉甸甸地低垂,宛如一位謙虛彎腰禮貌的老人,靜靜站在田中。通過張婷和劉佳博士耐心地講解,隊員們了解了谷子生長的相關知識,并知道了科研人員一直在研究較高價值的品種。他們天天泡在農田,堅守著“培育一粒良種,只為糧豐民富”的初心。學生們對這位科技工作者露出了敬佩的神情,感受著科學家精神,同時,這顆“種子”在每位隊員心里扎下了根!

第二站 宮米博物館

全國勞動模范李智勇同志化身為一名專業(yè)解說員,激情飽滿地帶領學生們參觀宮米博物館,目睹一體化生產車間的高效運作,品嘗美味的小米鍋巴。整個講解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們收獲了知識和樂趣,更讓他們感受到了勞動模范的魅力和力量。他們紛紛表示要以李智勇同志為榜樣,努力學習、勤奮勞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三站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 崔紀菡博士以“小谷子、大能量”的精彩科普講座吸引著每一位學生的眼球,她以其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和生動的講解方式,讓少先隊員們對自然科學充滿了興趣。

在趙宇主任的帶領下,隊員們來到了谷子展廳及實驗室,他們深入了解了谷子的科學研究和文化價值,同時對谷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還感受到了科研人員在農業(yè)研究方面的努力和付出。

同學們走進了科普基地作物展示田,開始了田間勞動體驗。首先,他們學習了如何辨識谷子和雜草,隨后為展示田拔草。簡單的勞動需要耐心和技巧。在勞動的過程中,他們切身感受到了農民的艱辛和不易,也更加珍惜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

帶著勞作后的收獲與疲憊,孩子們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交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學生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p>

本次校外科普教育實踐活動,不僅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還讓他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同時,也讓孩子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索欲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科普中國俄體鎮(zhèn)023
大學士級
2024-07-26
泰順惠友社工
大學士級
切身體會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
2024-07-27
吉光(梁云立)
太師級
已讀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