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慢阻肺吸入裝置選擇心得

呼吸小家
原創(chuàng)
市北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讓您~肺暢健康~幸福呼吸
收藏

最近,我遇到了一位接受正規(guī)三聯(lián)吸入治療的老先生,其診斷為“慢阻肺病”。盡管他一直在接受治療,但仍然存在氣喘、胸悶等不適癥狀。今天,他再次來到我們的呼吸科診室。在現(xiàn)場,我請患者演示了他使用吸入藥物的過程:他用顫抖的手取出氣霧劑,呼氣結束后,先是對著嘴里噴藥,然后才開始吸氣。經(jīng)過詢問,我們得知患者還患有“帕金森病”,這導致他的動作遲緩,并時常伴有不自主的手顫抖。這種情況揭示了吸入治療中常見的問題:手眼口協(xié)調困難。這可能會導致藥物未能正確進入肺部,從而降低治療效果。

在選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疾病的不同類型及其發(fā)展階段。醫(yī)生需準確評估患者的臨床分期、吸氣流速等個體差異,并明確其慢阻肺分組(即ABE組),以便為患者挑選最合適的吸入裝置。若醫(yī)生未能準確選擇吸入裝置,不僅可能導致患者體驗不佳,還可能引發(fā)患者對治療的抵觸情緒,進而影響治療效果。今日,我們將分享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裝置選擇的專業(yè)經(jīng)驗,以期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綜合評估

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過敏史以及當前的癥狀表現(xiàn),評估患者的吸氣能力、屏氣能力以及臉部和唇部肌肉的力量。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患者能否有效使用吸入裝置,如DPI(干粉吸入器)和pMDI(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器)等。

吸氣能力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1) 當慢阻肺患者出現(xiàn)急性加重時,患者的吸氣流速則與穩(wěn)定期慢阻肺存在差異,故建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優(yōu)先選擇霧化治療。

(2) 一般來說,吸氣流量達到30L/min是使用DPI(干粉吸入器)——主動吸入裝置的基本要求。對于吸氣能力較弱的患者,我們推薦使用主動噴霧的吸入裝置,如霧化器、配合pMDI(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器)和儲物罐,以確保藥物能夠順利進入患者的呼吸道。

呼吸模式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1) 不同的吸入裝置對呼吸模式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DPI要求患者用力快速吸氣,而pMDI則要求患者平穩(wěn)、慢慢地吸氣。

(2) 在使用DPI或pMDI后,患者需要屏住氣約10秒,以確保藥物充分分布在下呼吸道。如果患者的屏氣能力不足,那么霧化吸入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3) 同時,臉部和唇部肌肉的力量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對于臉部和唇部肌肉力量減弱的患者,使用面罩霧化可能更為合適,以避免因咬嘴霧化而導致的困難。

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使用吸入裝置需要一定的技巧,醫(yī)生需要確?;颊吣軌蚶斫夂妥裱_的操作步驟。對于認知或操作能力較差的患者,醫(yī)生應提供額外的指導或建議。例如,他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屏住氣,或者需要更簡單的吸入裝置。對于學習能力較差或手腳功能不協(xié)調的患者,簡單易用的霧化吸入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病例分析

老先生通過肺功能檢查及既往發(fā)作次數(shù),已使用三聯(lián)藥物治療,病情部分控制,仍有胸悶氣短不適,考慮與吸入裝置錯誤操作有關:啟動與吸入不協(xié)調,啟動先于吸入或啟動過遲。老先生吸氣能力、屏氣能力以及臉部和唇部肌肉的力量良好,認知功能可,但手口協(xié)調性較差,(考慮與既往“帕金森”病有關)。從吸入裝置選擇上可以優(yōu)先選用干粉吸入劑,其次是加壓定量吸入劑+儲霧罐,最后可以選用軟霧吸入劑。充分溝通后,老先生最終選用了氟替美維吸入粉霧劑(干粉吸入裝置,三聯(lián)用藥),并進行了用藥指導。一個月后的復診老先生他表示很少會有胸悶、氣喘的情況,通過問卷測評顯示,慢阻肺癥狀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為慢阻肺患者選擇合適的吸入藥物和裝置是一項復雜而精細的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個人需求、預算和醫(yī)生建議等多個方面。病情評估、定期隨訪和監(jiān)測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可以了解治療效果和患者的配合情況,還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患者在使用吸入裝置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或不適。為確保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建議在呼吸科專科門診就診,并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和使用。

關注我,市北醫(yī)院呼吸之家,了解更多呼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