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清華、北大、南開三位校長力薦!這個神秘人物是誰 |博物館探尋記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 創(chuàng)刊于1956年,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刊名
收藏

編者按:

5月30日,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正式對公眾敞開大門,這不僅是科學的殿堂,更是一座傳承智慧與探索精神的燈塔。

在這里,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歷史,都訴說著一位位科學家無私奉獻的故事。他們以國家的興衰為己任,以人類的未來為使命,無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

為慶祝博物館正式開館,特策劃“博物館探尋記”系列圖文,每期為大家講述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81年前,中華大地正歷經(jīng)風雨洗禮,有位心理學家收到了一份聘書,邀請他任職西南聯(lián)大哲學心理學系教授。

這可不是一般的聘書!落款處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三位大佬的名字,熠熠生輝。

很多人可能對這三個人不是很熟悉,他們,可是教育界響當當?shù)娜弧按罄屑墶比宋铮好焚O琦是清華大學校長,蔣夢麟是北京大學校長,而張伯苓則是南開大學的校長。

抗戰(zhàn)時期,號稱“教育史上的奇跡”的西南聯(lián)大就是由他們三個共同“坐鎮(zhèn)”的。

那么,大家猜一猜,能讓這三位大佬都青睞的“大牌”是誰?

他叫周先庚,中國實驗心理學的奠基人與開拓者。今天,我們來講講他的故事。

時間撥回到1937年,周先庚在西南聯(lián)大哲學心理學系任教授和心理學組行政負責人。早在三年前,他就在《獨立評論》上發(fā)表了《國防設計與心理技術建設》一文,詳細介紹了歐美國家在大戰(zhàn)后,心理技術建設的成長與發(fā)展。

當時,正值抗戰(zhàn)烽火連天,周先庚感到將心理學應用到抗日戰(zhàn)場上是很光榮的事情,他果斷把研究重心放在國防設計與心理技術建設的結合上,立志為國家出力。

1945年,周先庚收到一封來自軍隊的信。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想借鑒德國經(jīng)驗,搞個“軍官心理測驗所”。軍長邱清泉更是親自出馬,邀請他赴軍中考察軍事心理問題,為軍隊選拔合適的人才。

周先庚一聽,立馬來了精神,兩人一拍即合。他馬上著手,開始編寫軍官心理測驗設計稿和官兵心理專題研究實施辦法等方案,就連除夕,依然伏案編寫“第五軍心理實驗所計劃書”的“寒假進行計劃部分”。

當時的心理測驗基本都是歐美“進口”,有些內容對中國軍人并不適用。周先庚覺得,測驗標準要根植于中國文化土壤,要符合中國人的特點,體現(xiàn)中國人的品質。他強調:“軍官心理測驗之目標,在培養(yǎng)領袖人才,寓教育于測驗……”

他先后對168名受測軍官進行了心理測驗。項目包括受教育程度、抽象智力、觀察與記憶、學習能力、動機、情緒穩(wěn)定性、身體敏捷和靈活性、勇氣、社會關系、領導力,最后在這些測試項目的基礎上進行總評。

“陳上尉副官很沉靜寡言,志愿完成自己的事業(yè),很切實際,對于現(xiàn)在職務也很滿意,測驗結果情緒很穩(wěn)定,但對從軍動機及軍事領導、人際關系似稍差,異性接觸較少機會;胃痛、耳痛、手臂虛弱,以及嗜好看戲等,似乎應當矯正,更應充實自己的學識?!?/em>

“辛中尉排長是個典范軍人代表,測驗結果證實這一點,很是切當,對于現(xiàn)在的職務很滿意,對于人情世故了解很深,是個按部就班的工作者,作戰(zhàn)經(jīng)驗很豐富,很能服眾,很知道友情恩誼,做一個實際下級干部是最適宜沒有的,不過自己分析,自我批評或欠坦白?!?/em>

……

就這樣,周先庚手持科學之筆,化身心理偵探,深入軍隊內部,用智慧和勇氣為抗戰(zhàn)勝利貢獻了獨特的力量。他的故事,活像一部抗戰(zhàn)版“心理探案集”!看到這里的朋友,別忘了把這個小故事分享出去,讓大家也一起感受這位“心理英雄”的魅力吧!

參考資料:

[1]嚴慧中 陳巍.周先庚:才華橫溢的中國現(xiàn)代心理技術學先驅[J].心理技術與應用,2014.03.01

[2]閻書昌 陳晶 張紅梅.抗戰(zhàn)時期周先庚的軍事心理學實踐與思想[N].心理學報,2012.11.15

[3]劉秋梅 劉東霞.中國心理學的先驅——周先庚心理學研究成就探討[J].科協(xié)論壇,2010.07.25

[4]郭靜茹.抗戰(zhàn)烽火,知識救國——中國實驗心理學奠基人周先庚檔案背后的故事[A].清華大學檔案館,2020.01.20

[5]閻書昌.周先庚:開創(chuàng)“中國牌”心理學[N].中國科學報,20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