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yī)曉護 的第 5097 篇文章
什么時候開始運動?
產后進行盆底肌運動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醫(yī)生通常建議產后盡早開始進行盆底肌運動,但具體的時間點還是要根據(jù)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醫(yī)生的建議來確定。
實驗研究表明,產后康復運動開始的時間基本不會影響產后運動的效果。產后立即開始盆底肌運動是可以的,但最好在產后恢復期身體適應了之后再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次數(shù)。
通常情況下,產后盆底肌運動的時間可以在產后6周左右,也就是產后產婦進行產后復查的時候開始。
至于具體的運動方式,可以跟隨本公眾號系列推文進行運動。盆底肌運動對于產后恢復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預防和改善產后盆底肌無力、尿失禁等問題,但一定要注意科學合理的運動方法和頻率。
如何評定盆底肌肌力?
肯定有很多女性好奇自己盆底肌肌力到底處于什么程度,那么本文在此向大家科普一個盆底肌肌力分級表。
這是一種用于評估盆底肌肉力量和功能的臨床工具。它基于盆底肌肉在收縮時所能產生的力量和持續(xù)時間,將盆底肌力分為不同的等級,從而幫助醫(yī)生了解患者的盆底肌肉狀況,為后續(xù)的治療和康復提供參考依據(jù)。在進行盆底肌力評估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并保持放松的體位,通常為仰臥位。醫(yī)生或專業(yè)評估人員會指導患者進行盆底肌肉的收縮,并觀察收縮的持續(xù)時間、力量和協(xié)調性。根據(jù)患者的表現(xiàn),評估人員會給出相應的肌力等級。
通過盆底肌力牛津分級系統(tǒng)的評定,醫(yī)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盆底肌肉狀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康復計劃,從而幫助患者恢復盆底肌肉的功能和力量。
受眾有哪些人?
那么除了產后女性,還有哪些人需要進行盆底肌力評估?
一、孕產期女性
備孕女性:無論是第一胎、第二胎還是更多,備孕女性都應考慮進行盆底肌肌力評估,以了解盆底肌肉的狀態(tài),為懷孕和分娩做好準備。
人流術后女性:人流手術可能對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進行肌力評估有助于及時恢復和訓練盆底肌肉。
二、有盆底疾病癥狀的女性
受盆腔器官脫垂問題困擾的女性:這些癥狀可能與盆底肌肉功能減弱有關,需要進行肌力評估以明確診斷和治療方案。
有尿失禁癥狀的女性:當大笑、抱娃、拎重物等腹部壓力增加時,會出現(xiàn)漏尿等尿失禁的癥狀,可能與盆底肌肉功能減弱有關,需要進行肌力評估。
想要提升性生活體驗的女性:性生活時陰道漏氣(有“噗嗤”樣聲音)、陰道松弛(無法達到性高潮等)、性交疼痛的女性也可能是面臨盆底肌肉功能異常的問題,肌力評估有助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三、其他情況
肥胖(BMI≥28)女性:肥胖可能增加盆底肌肉的壓力和負擔,體重增加會直接給予盆底肌壓力,肥胖者腹部脂肪的堆積會導致腹內壓增高。因此肥胖狀態(tài)下盆底肌及其支持組織需要承受更多的重量和壓力,長期的負擔會導致盆底肌及其支持組織的彈性和力量下降。此時,肌力評估有助于了解盆底肌肉狀態(tài)并指導減肥和鍛煉。
長期咳嗽、干重體力活、坐辦公室等經(jīng)常處于腹壓增加的女性:這些因素可能增加盆底肌肉的壓力和負擔,對盆底肌產生過度的牽拉和壓力,從而可能導致盆底肌纖維斷裂或損傷。肌力評估有助于了解盆底肌肉狀態(tài)并指導生活方式調整。
產康技巧小分享
動作想象訓練
核心:找到外、中、內層盆底肌的反應點(人體臟腑和經(jīng)絡之氣密切關系,人體的五臟六腑可由經(jīng)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某個部位,此部位為反應點)。
皺眉上頂:坐姿,手放陰阜,緊皺雙眉,想象陰阜將手頂起。松開眉頭,全身放松。堅持3s,放松。重復七次,一天兩組。
練習二:
臀部夾紙:挺直坐在椅背上,全身放松,深吸深呼,雙手放于腹部感受腹部起伏。感受用力坐在椅子上的感覺,兩坐骨盡量向中間擠,想象臀部中間有張紙,將它狠狠夾住。堅持3s,放松。重復七次,一天兩組。
公主收腹:公主打哈氣,抬頭挺胸,手輕掩嘴和口鼻,頭側向一邊,背部挺直,夾緊雙腿,模仿打噴嚏時的腹部收縮(體會再打噴嚏時盆底肌為抵抗腹腔壓力所做的收縮。)重復七次。
Tips
以上訓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希望讓女性盡可能有意識的將注意力放在關注盆底肌的康復上,養(yǎng)成訓練盆底肌于自然生活之中的習慣。盡她所能,量力而“練”。
撰寫人:吳澤瑜、王馨玉
指導老師:孫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