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云南哀牢山突然爆火:一方面,游客絡繹不絕,紛至沓來,只為一睹元陽梯田的壯麗、體驗茶馬古道的悠長,網(wǎng)絡上甚至流傳著到訪人數(shù)超過1億的夸張說法;另一方面,當?shù)刈匀槐Wo區(qū)管護局頻繁發(fā)出警示,強調其地形險峻、山高谷深,加之氣候多變、蛇蟲出沒,明文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jīng)許可擅自闖入這片神秘之地。
云南哀牢山仙境發(fā)布視頻(社交平臺截圖)
哀牢山猶如一朵帶刺的玫瑰,既以其絕美誘人靠近,又以潛藏的危險令人卻步,世人因而將其比作現(xiàn)實版的“云南蟲谷”。這一獨特現(xiàn)象歸根結底,源自哀牢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與氣候條件。
解釋這一現(xiàn)象之前,先得從地理方面厘清何為哀牢山。
01延綿群山 高聳山峰
哀牢山并非單指一座山,而是由多條山嶺與山谷交織而成的連綿群山體系,科學術語稱之為山脈。它坐落于云南省中部,實為云嶺山脈向南延伸的余脈部分。
云嶺是橫斷山脈的邊緣組成部分,主體矗立于云南省西北部,向東漸次降低,直至云南省中部形成較為低緩的余脈——哀牢山脈。學術界也常將這一連續(xù)的山系統(tǒng)稱為“云嶺-哀牢山脈”。此山脈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將橫斷山脈與云貴高原分隔開來,其北側的大理、麗江、楚雄等地,均隸屬于云貴高原的范疇。
哀牢山脈形似一條蜿蜒的巨鰍,其“鰍首”位于大理市南澗彝族自治縣,而“鰍尾”則延伸至紅河州的元江縣與普洱市的墨江縣等地,全長約500千米,平均寬度約20千米,總面積達約10000平方千米。
哀牢山脈地形示意圖
云嶺山脈以高聳入云的山峰聞名,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更有10余座山峰海拔超過5000米。作為其南延的余脈,哀牢山脈有雄偉壯觀的山峰30余座,其中超過3000米的高峰就有10余座,主峰更是高至3166米,彰顯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2龐大山脈 風景秀麗
相較于龐大的哀牢山脈,1988年設立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顯得有些渺小。保護區(qū)坐落在哀牢山脈的中北段,橫跨楚雄彝族自治州、普洱市及玉溪市三個地區(qū),屬于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該保護區(qū)占地面積677平方千米,尚不足哀牢山脈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而相較于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哀牢山風景區(qū)則更為緊湊,總面積約為500平方千米。這一風景區(qū)主要涵蓋哀牢山脈中未納入國家級或縣級自然保護區(qū)范圍的邊緣地帶,包括南恩瀑布、茶馬古道、金山原始森林、大磨巖峰、大雪鍋山、打雀山以及梯田等眾多自然景觀。這些景點不僅自然風光旖旎,更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哀牢山風景區(qū)內的梯田景觀尤為著名,其中元陽梯田更是紅河哈尼梯田的瑰寶。元陽梯田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橫跨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是哈尼族人民世代辛勤耕耘的結晶。
2013年,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首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世界遺產(chǎn)。這些梯田宛如雕刻在哀牢山上的藝術品,灌滿水的梯田在陽光照耀下,倒映著云海天光,隨著日出日落而變幻萬千,極具觀賞價值。
哀牢山風景區(qū)根據(jù)管理級別的不同,被劃分為緩沖區(qū)、實驗區(qū)等幾類。
其中,石門峽、茶馬古道、金山原始森林、千家寨、文廟等地被劃定為實驗區(qū),游客在遵守景區(qū)管理規(guī)定的前提下,可以安全游覽。而國慶節(jié)期間,吸引“1億”游客的正是這些實驗區(qū)。
值得注意的是,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內的核心區(qū)是嚴禁進入的,楚雄市管護分局和雙柏縣管護分局已相繼發(fā)布通告,嚴禁捕獵、采摘、用火等行為,以確保自然生態(tài)的原始與純凈。
03環(huán)境復雜 條件惡劣
哀牢山以其綿延不絕的秀麗風景令人心生喜愛,然而其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與惡劣的自然條件又讓人心生畏懼。
哀牢山的地質構造極為復雜,溝谷縱橫交錯,山坡陡峭,常因重力作用發(fā)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尤其在雨季,山洪暴發(fā)與山體滑坡更是頻頻發(fā)生,對進山者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山區(qū)內的河流在雨季來臨時水位猛漲,形成難以逾越的天塹,此情此景與影片《沖出亞馬遜》《狂蟒之災》里的場景頗為相似,令人不寒而栗。
此外,哀牢山內蘊藏著大量的深變質巖、片麻巖等巖石,這些巖石的存在容易引發(fā)地球磁場的異常,導致指南針失靈,進而增加迷路的風險。2021年11月,4名專業(yè)的地質調查員在哀牢山不幸遇難,紊亂的磁場就是導致他們迷路的原因之一。
哀牢山地理環(huán)境復雜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七千萬年前的造山運動。在那次運動中,哀牢山東邊隨著紅河斷裂帶的大規(guī)模抬升,河流急劇下切,形成了如今我們所見的深度切割地貌。這一地貌特征使得哀牢山的地理環(huán)境更加復雜多變,為進入者增添更多的不確定性與風險。
哀牢山—紅河斷裂帶斷層分布圖
04氣候復雜 天氣變幻
哀牢山的地理環(huán)境對其氣候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氣候垂直分布特征,使得這里的天氣如同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從山腳至山頂,哀牢山的氣候特征仿佛讓人穿越了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寒帶等,四季更迭的奇妙景象在這座山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雖然這些氣候特征本身并不直接構成重大威脅,但它們增加了氣候的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在攀登過程中,人們往往難以準確判斷各氣候帶的邊界,這無疑為預防工作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
哀牢山的氣候垂直特征示意圖
氣候的垂直分布只是哀牢山天氣變幻莫測的冰山一角。更為關鍵的是,哀牢山脈的東北走向與西南季風幾乎垂直相交,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為暖濕氣流提供了絕佳的上升通道。
在山的西南側,暖濕氣流沿地形上升,不僅容易形成地形雨,還進一步加劇了天氣的多變性。
這種多變性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夏季可能出現(xiàn)如同寒冬般的低溫情況,讓人防不勝防,甚至導致失溫現(xiàn)象的發(fā)生。2021年11月,4名專業(yè)的地質調查員在哀牢山不幸遇難,事后調查揭示,罪魁禍首正是突如其來的失溫現(xiàn)象。
參考資料
1.《關于云南哀牢山失蹤人員搜救行動的幾點思考》,趙方、張媛、高博偉等,《中國應急救援》2022年第12期
2.《哀牢山構造帶白堊紀以來的巖漿與變質作用及其大地構造指示》,郭小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17年刊
3.《登上熱搜的哀牢山在哪里,山里都有什么?》,光明網(wǎng),2024年10月7日
4.《萬字長文!人民日報記者兩赴哀牢山核心區(qū),帶你深度了解》,環(huán)球
作者:魏德勇
廣東深圳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審核:劉鯤 李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