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李子柒為拍視頻嚴重過敏,渾身都難受!為啥會漆過敏?

北京科學中心
北京科學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號
收藏

審核專家:彭國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四醫(yī)學中心副主任醫(yī)師

11月12日,李子柒時隔三年回歸,發(fā)布了一則大漆作品制作的視頻,記錄了用半年時間為奶奶打造漆門的全過程。這是她自2021年7月停更以來首次更新視頻,目前,此條視頻在微博上的播放量已超過1.3億。相關話題也刷爆熱搜。

提及在新作品中制作傳統(tǒng)漆器的過程,李子柒表示,這是讓她痛并快樂著的一段創(chuàng)作過程。原來李子柒在初次接觸生漆后產生了過敏反應:身上長了腫包,反復結痂又撓開,渾身發(fā)癢,難以入睡,整個團隊曾組隊去醫(yī)院打抗敏針。

成都漆器工藝廠發(fā)文記錄了李子柒學習漆藝的經歷,回復網友稱:“其實李子柒也是經歷過嚴重過敏的,都是耐苦磨出來硬東西?!?/p>

李子柒過敏期間照片。圖源:齊魯頻道

是什么導致過敏?

生漆,又稱大漆或中國漆,是從漆樹樹皮中流出的白色粘性乳液。它本身含有漆酚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在未經處理或干燥前可能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刺激或過敏反應。

網友在評論區(qū)寫出關于自己對漆樹過敏的經歷

據(jù)微博達人@植物人史軍 介紹,在我國山嶺間生長的15種漆樹科漆屬植物,如漆樹、野漆樹等,都含有一種名為“漆酚”的物質,是導致過敏的主要“元兇”,占生漆總質量的40%-80%。

漆樹。圖源:新華社

俗話說:“百里千刀一斤漆”,采漆的過程也十分不易,需要掌握好采集的時間、切割樹皮的深度以及切割后對樹木傷口的防腐措施等。通常采集時間是在三伏天,因為盛夏水分揮發(fā)快,陽光充足,生產的漆質量最好。最常見的采漆方式,就是像視頻中看到的那樣,用蚌殼割開漆樹皮,然后直接用蚌殼或竹葉收集,存放在木桶,這些生漆接觸空氣后會氧化變成棕褐色。

圖源:@李子柒 視頻截圖

漆過敏有多嚴重?

過敏癥狀根據(jù)個人體質和對漆酚的敏感度不同,反應程度也有所差異。反應輕的,皮膚局部出現(xiàn)紅斑,焦躁不安,奇癢難忍,通常在三天后開始消退。反應重者,局部或全身出現(xiàn)丘疹,局部紅腫,甚至可能引發(fā)組織壞死,幾天后出現(xiàn)水泡,兩周左右皮膚開始結痂,并逐漸脫屑。

李子柒過敏期間視頻資料截圖。圖源:天府新視界

過敏反應不僅限于直接接觸,還可通過接觸沾染漆酚的物體,如園藝工具、野營裝備或寵物皮毛而間接引發(fā),嚴重的甚至聞到漆味就開始渾身發(fā)癢。值得注意的是,漆酚在植物的所有部位,包括葉子、莖和根中均存在。漆酚還能揮發(fā)到空氣中,在一定距離內都可以“接觸”過敏,“接觸”并非一定是身體直接接觸。觀看李子柒的視頻時,不難發(fā)現(xiàn)她在接觸生漆時頭頸部起了不少斑疹。

圖源:@李子柒 視頻截圖

用生漆做成的漆器有沒有毒?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完全干燥和處理的漆器成品是無毒無害的。大漆固化后不僅環(huán)保,還能長久保持美觀,并具有防潮、耐磨、耐酸、耐腐蝕等優(yōu)良特性。

這些特性使得大漆漆器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并且在中國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其實早在1977年,浙江考古隊在寧波河姆渡遺址發(fā)掘出一件涂有薄漆的小碗,因其漆料歷史可追溯至6500年前。中國作為漆樹原產地,漆器文化深遠,甚至影響了部分地區(qū)文化形態(tài)。此外,從醫(yī)學和健康角度來看,雖然生漆中的漆酚等物質可能引發(fā)過敏反應,但這種反應通常局限于皮膚接觸,且經過幾次過敏后,大多數(shù)人都會脫敏。

干燥后的生漆,漆酚會聚合成膜,不再導致過敏。

評論
內蒙古趙華
學士級
作為科普工作人員,我們應該加大科普宣傳一下油漆的特點,消除人們對它的誤解。在環(huán)保觀念流行的今天,一度人們談變色,其實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漆,經過完全干燥和處理的漆器成品是無毒無害的。讓一些設施不僅環(huán)保,還能長久保持美觀,并具有防潮、耐磨、耐酸、耐腐蝕等優(yōu)良特性。
2024-11-15
臭皮匠心
少傅級
李子柒的漆過敏是由于接觸漆樹分泌的生漆中的漆酚所引起的。這種過敏反應在漆器制作行業(yè)中相當常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匠人也可能受到影響。李子柒的經歷展示了她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2024-11-15
科普lyjzgf
學士級
盡管生漆在傳統(tǒng)工藝品制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其潛在的過敏風險也不容忽視。正確了解和采取預防措施,可以有效減少過敏發(fā)生的可能性。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