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嬌小的跳巖企鵝,竟是最閃亮的“搖滾之星”

大連圣亞海洋科普
原創(chuàng)
致力于海洋極地生物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定期開展多元化海洋科普
收藏

跳巖企鵝體型嬌小,體長一般在55-65厘米之間,體重在2500-4500克之間。它們的羽毛具有鱗片狀結構,羽軸寬而短,羽片狹窄而密集,均勻分布于體表,能夠有效防水。這種羽毛結構不僅使它們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時保持體溫,而且在干燥時也能夠迅速抖落水分,保持羽毛的干燥和保暖性。

跳巖企鵝雖體型小巧,卻是最具攻擊性的企鵝之一。跳巖企鵝最引人注意的是奇特的外形:犀利的紅色眼睛上方,長著一簇長長的酷似“雞冠”的黃色羽毛,即使是在堪稱“殺馬特大家族”的冠企鵝屬中都獨樹一幟。特殊的長相讓它們獲得了一個形象的正式名稱——鳳頭黃眉企鵝。此外,它們的眼睛呈紅色,眉毛呈明亮的黃色,腳則呈粉紅色。這種鮮艷的色彩不僅為它們增添了美感,而且在企鵝群體中起到了辨識作用,有助于個體間的交流和識別。

與狂放不羈的造型對應的,是它們暴躁兇悍的性格。跳巖企鵝生氣時,黃色羽毛會豎起來,用怒發(fā)沖冠來形容再恰當不過。每當發(fā)現有其他生物企圖靠近自己時,它們會立刻用鋒利的喙展開攻擊。

跳巖企鵝以其卓越的跳躍能力而得名,它們可以輕松跳過陡峭的巖石,一步能跳30厘米高,這種行走方式有助于它們越過小丘和坑穴,是企鵝中的攀越能手。它們的這種能力不僅在陸地上顯得游刃有余,在水中也表現得非常靈活,能夠迅速潛入深海捕食。

跳巖企鵝通常筑巢在松動的石塊或陡峭巖壁間的洞穴中,通過強而有力的腳跳躍進出。它們每年會返回同一片繁殖區(qū),甚至會返回同一個巢穴,并尋找相同的伴侶進行繁殖。在繁殖季節(jié),它們會聚集在巖石間筑巢,通過啄擊保護巢穴和幼企鵝。同時,它們還會通過高亢的鳴叫聲劃分領地、驅趕捕食者以及吸引異性。

雌企鵝一次產下兩枚蛋,但通常只能孵化一個。小企鵝破殼而出之后,雌企鵝就去往覓食地,將小企鵝交給雄企鵝照顧。雄企鵝在孵化期間會停止進食,完全依靠體內的脂肪儲備來維持生命。當雌企鵝返回時,它們會交換角色,雌企鵝負責照顧小企鵝,而雄企鵝則去覓食。

跳巖企鵝的主食是沙丁魚和磷蝦,這些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使它們能夠在南極惡劣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它們通常在清晨和傍晚時分出海覓食,利用其出色的潛水能力,可以潛入數十米深的海水中捕食。

跳巖企鵝大多分布在亞南極區(qū)、南美洲的南端地區(qū)以及非洲,總數大約在750萬只,僅馬爾維納斯群島就占了約1/3。它們喜歡棲居在有灌木植被的巖石海岸峽谷中,靠近淡水源。這些地方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而且相對隱蔽,為企鵝提供了安全的繁殖場所。

跳巖企鵝普遍生活在偏遠的地方,很難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然而,有記載稱,南大西洋火山群島中的特里斯坦·達庫尼亞主島和戈夫島最初有數以百萬計的跳巖企鵝,早期殖民者對它們“鵝盡其用”,從它們的窩里“偷”蛋,用肉做誘餌捉龍蝦,將脂肪拿來煉油,拔掉絨毛填充枕頭,甚至連它們頭上的羽冠也不放過,用以裝飾當地特產的桌布…僅1920年,特里斯坦·達庫尼亞主島一地就有超過2.5萬枚企蛋被人從窩里拿走,直接導致了跳巖企鵝的數量在短時間內銳減。如今,他們依舊會在群島中的南丁格爾島等地拿取企鵝蛋,但立下規(guī)矩,每次只取一顆,大多數情況下是較小的那一顆。

污染對北跳巖企鵝的影響雖少,但即使躲在汪洋之中的孤島上,仍受到了幾次漏油事故的影響。2011年3月16日,一艘從巴西開往新加坡的一艘貨船在南丁格爾島觸礁,大約 1500 噸燃油泄漏進入海水,形成長達八英里的油膜。多達 2 萬只海鳥受到影響,附近島嶼也被此次生態(tài)大災難波及。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十年間,跳巖企鵝的數量迅速大幅下降,現已被列為瀕危物種。

參考文獻:

[1]. 登若藍.跳巖企鵝——企鵝世界的“搖滾之星”[J].英語畫刊.

[2]. 一只小鯊魚.隱居孤島的跳巖企鵝——在懸崖上建立的“企鵝幼兒園”[J].

評論
尖刀情懷永遠跟黨走
大學士級
學習本文,了解跳巖企鵝的特性。跳巖企鵝雖體型小巧,卻是最具攻擊性的企鵝之一。保護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讓企鵝有安生之所!
2024-11-26
清風徐來愛科普
學士級
跳巖企鵝以其獨特的個性和生活方式,不僅在動物界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成為了人們喜愛的對象。它們的生活習性和外觀特征,使它們成為自然界中最閃亮的“搖滾之星”。
2024-11-26
無為通達
少傅級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zhàn),跳巖企鵝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和關注。它們不僅是南極地區(qū)的寶貴生態(tài)資源,更是人類探索自然、了解生命奧秘的重要研究對象。希望未來我們能夠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來保護這些嬌小而堅韌的“搖滾之星”,讓它們在南極的舞臺上繼續(xù)閃耀光芒。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