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為什么說“跑步的本質(zhì)是損傷”?

王醫(yī)生講運動
原創(chuàng)
骨科主任醫(yī)師;跑者;完成十余場馬拉松比賽
收藏

跑步強身健體的底層邏輯,就是先造成“輕微的部分損傷”,然后是“超量恢復”,即恢復以后身體比之前更強大,類似于“升級迭代”。(很多人在視頻后面留言,講就是“賽亞人”),也就是是我們常說的“沒有疲勞就沒有訓練,沒有恢復就沒有提升”,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想清楚很多跟跑步相關(guān)的健康理念。

1、既然是恢復,就要有恢復的時間。

所以不要每天都跑,一定要有充足的休息,尤其是睡眠,可以認為睡眠也是跑步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

如果今天沒有機會充足的休息,那就不要去跑步。

同時要補充多元、優(yōu)質(zhì)的食物作為恢復的原料(成熟的跑者都是美食家)。

2、如果損傷沒有得到完全的恢復,就來新的損傷;或者說損傷過度,身體得不到恢復,那會產(chǎn)生不可逆的傷病。損傷時,身體會發(fā)出一個求助的自我保護信號,就是“疼痛”。所以說要重視疼痛這種感覺,不要“帶痛鍛煉”。

3、最好這種損傷能夠得到分散和平衡。所以除了跑步,我們還主張騎自行車,有條件的也可以游泳以及一些揮拍類的運動。讓更多的肌肉參與其中。通過“損傷,再超量恢復”的過程得到升級迭代和加強。

4、肯定很多人要問,那我不跑步不損傷多好呢,其實不然,我們的身體器官處在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當中,如果你不運動,這時候“退化”反而占據(jù)了主導作用。我們不運動就會產(chǎn)生“廢用性的肌萎縮”,“廢用性的骨質(zhì)疏松”等。反而身體狀況會進一步下降。

5、跑步后,身體是“損傷”的狀態(tài),也就是有個“免疫空窗期”,這時候更容易“病原菌”入侵,所以更要做好防護。一般認為“空窗期”為一天左右。

總結(jié)一下,我們作為大眾運動愛好者,一定要保持運動的“低頻率”和“低強度”的狀態(tài)。做到“動靜結(jié)合、不滿不虧、順勢而為、水到渠成”。

評論
中國興立天下
大學士級
我們作為大眾運動愛好者,一定要保持運動的“低頻率”和“低強度”的狀態(tài)。做到“動靜結(jié)合、不滿不虧、順勢而為、水到渠成”。
202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