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艾滋病防控“防”至關重要!

中國抗癌協(xié)會科普平臺
原創(chuàng)
中國抗癌協(xié)會官方科普平臺
收藏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簡稱,系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艾滋病是我國法定上報乙類傳染病,具有傳播迅速、發(fā)病緩慢、病死率高的特點。目前臨床上尚無根治方式,加上病程較長,對患者傷害較大,受到醫(yī)療界重點關注。我國HIV流行態(tài)勢為感染率持續(xù)下降,綜合防治顯示出效果:傳播途徑以性接觸傳播為主,其次為注射吸毒,經性接觸途徑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明顯增加,疫情正在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擴散。

艾滋病的發(fā)病特點使很多人存有“恐艾”心理,如一個人被發(fā)現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若這個信息一旦被傳播,那么他就會被別人另眼相看。雖然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飯、擁抱等方式并不會被傳染,但當前很多人對艾滋病病毒感染途徑還了解不足,所以現實中會遭受來自社會的冷眼與排斥,進而這種情況又會對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為避免并減少艾滋病的危害,“防”至關重要!

艾滋病的防控需要從下面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1、控制傳染源。艾滋病的傳染源是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當疑似被感染后要積極進行主動檢測,即使沒有檢測出病毒,但并不代表未被感染,這是因為從艾滋病病毒感染機體有一個“窗口期”,這個時期血液中檢測不出艾滋病病毒,一般為4至12周左右。一般情況下,艾滋病檢測都會選擇抗體檢測,而病毒入侵身體之后到產生艾滋病抗體的最長時間可達六個月。因此若發(fā)生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比如與感染艾滋病的同性/異性性交、接受來源不明的輸血等,如果在第一次檢測為陰性,并不意味著自己一定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六個月后再次復查血液中的艾滋病抗體是陰性,就是過了艾滋病的窗口期再檢查艾滋病抗體,如果結果還是陰性就可以排除。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后才會發(fā)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結核、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各種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一旦發(fā)病就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已經嚴重受損,臨床治療難度也將大大提高,且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但只要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艾滋病還無法治愈但在正規(guī)合理治療下也可以提高生命質量,使機體生存期延長。

2、切斷傳播途徑。有文獻記載在2011年估計的4.8萬例新發(fā)感染中,81.6%是經由性途徑傳播感染,包括52.2%的異性性傳播和29.4%的同性性傳播。18%是經注射使用毒品感染,0.4%經母嬰傳播感染,感染者中28.6%為女性。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性行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病毒主動檢測和暴露后預防可以及早發(fā)現潛在的傳染源,從而達到切斷病毒繼續(xù)傳播,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

3、保護易感人群。人群對艾滋病病毒普遍易感的,艾滋病至今沒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方法。據統(tǒng)計全世界范圍內新感染的人群中,約有2/3的人不滿24歲。我國報道的HIV 感染者中,10%的人年齡低于20歲。保護青少年人群免受感染至關重要!現實生活中,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但由于缺乏健康的性行為理念而導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仍很大!所以在家庭和學校中家長和老師除對青少年開展科學的性知識、性道德法律和青少年自我保護相關知識教育外還要理解青少年的情感和心理發(fā)育,多溝通、積極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性價值觀,開展安全人際交往健康教育,從而讓他們避免HIV感染,遠離艾滋病的困擾。除此,還要營造全社會人人參與艾滋病防控的氛圍,人人擁有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個體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推動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順利進行。

本文作者:北京市通州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田淑惠

評論
張倩每日科普
進士級
艾滋病防至關重要
2025-01-05
陳吉遷
少師級
艾滋病的傳染源是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
2025-01-03
互助縣畜牧獸醫(yī)蔡相銀
學士級
一旦發(fā)病就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已經嚴重受損,臨床治療難度也將大大提高,且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但只要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艾滋病還無法治愈但在正規(guī)合理治療下也可以提高生命質量,使機體生存期延長。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