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2020.12.28-2021.04.28
乘風越海的福船,坐落各地的媽祖神廟,“以海為田”的福建海商,遠銷海外的德化瓷器……
《山海經(jīng)》有云:“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备=ㄒ蚱浔成矫婧5牡乩憝h(huán)境,幾千年來始終與航海有著不解之緣,并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航海文化遺存。
福建博物院文物重器,就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今天的“大海就在那”探展日志,讓我們走進『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展廳,欣賞福建博物院帶來的精品文物,感受福建厚重的航海歷史印記與文化積淀。
新石器時代·貝鏟
福建閩侯曇石山遺址出土
新石器時代
福建博物院 藏
在中國沿海發(fā)現(xiàn)有大量遠古時代的貝丘遺址,這是史前人類食后拋棄的貝殼和各種蚌類形成的堆積,說明沿海先民很早就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
其中,位于閩江下游地區(qū)的曇石山遺址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是福建海洋文明的發(fā)源地。遺址中出土了各類由牡蠣殼制作的貝制工具,構(gòu)成曇石山文化中海洋文明的獨特風格。
唐·波斯孔雀藍釉陶瓶 復制件
唐(618-907)晚期
高74.5、口徑15、腹徑42、底徑17厘米
福建博物院 藏
中國與中東地區(qū)的海上交往由來已久,兩地交流廣泛,波斯風格的器物和工藝也由波斯灣經(jīng)印度洋進入中國。
這件陶瓶為福州劉華墓出土的三件孔雀藍釉陶瓶之一,屬9世紀前后的西亞波斯類型陶瓶,通過海外貿(mào)易傳入,在揚州、寧波等港口也有類似器物發(fā)現(xiàn)。
陶瓶器型碩大、造型獨特、釉色新穎,小口、長鼓腹、小底,狀如橄欖,應是作為液體類商品的儲運器使用。
宋·建窯兔毫盞
宋(960-1279)
高5、口徑12.5、底徑3.8厘米
福建博物院 藏
宋元時,茶是中國對外貿(mào)易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隨著宋代斗茶風氣的盛行,福建建窯生產(chǎn)的黑釉瓷備受歡迎,并與茶葉一道遠銷朝鮮和日本,日本稱之為“兔毫天目”,至今視為珍寶。
建窯黑釉瓷因釉面多條狀結(jié)晶紋,細如兔毛,俗稱“兔毫盞”,其中尤以“油滴”“曜變”最為名貴。
南宋·褐色絹無袖夾衣
福建福州黃昇墓出土
南宋淳祐三年(1243)
長67、寬44.5厘米
福建博物院 藏
南宋時,中國絲綢質(zhì)地優(yōu)良、式樣豐富,深受海內(nèi)外歡迎?!芭e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煙霧”正是陸游對當時高級絲織物的贊譽。
南宋《蠶織圖》
這件褐色絹無袖夾衣出土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福州黃昇墓,輕盈若羽,剔透似煙,十分貼近人們對絲綢薄如蟬翼的想象。夾衣指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常穿于春秋兩季,是宋時的一種常服。
墓主人黃昇為泉州知州兼提舉市舶司使黃樸之女,后嫁與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趙與駿,在成婚的第二年就猝然離世,年僅17歲。
黃昇墓出土褐色羅印花褶裥裙
黃昇墓出土紫褐色羅印金彩繪花邊單衣
黃昇墓出土了大量成件的服飾及絲織品,品種齊全、質(zhì)量上乘、做工精美,是南宋時福建地區(qū)絲織業(yè)發(fā)達的有力見證。當時,泉州港發(fā)展繁榮,福建生產(chǎn)的絲織品從泉州大量出口到亞、非、歐國家,在外貿(mào)需求的強勁刺激下,福建絲織業(yè)也得以蓬勃發(fā)展。
元·大練島沉船出水瓷器
元·龍泉窯大盤
大練島沉船出水
元(1271-1368)
福建博物院 藏
元·龍泉窯青釉小口罐
大練島沉船出水
元(1271-1368)
福建博物院 藏
2006年,元代晚期的大練島沉船被發(fā)現(xiàn)于福建平潭大練島西部海域。發(fā)現(xiàn)時,沉船船體已經(jīng)嚴重破損,首、尾皆殘,且遭到了嚴重盜撈,僅存有部分船體的底部。
經(jīng)搶救性水下考古發(fā)掘,沉船出水了部分木質(zhì)船體殘骸,以及603件元代青釉瓷器,均為浙江龍泉窯產(chǎn)品。據(jù)推測,大練島沉船應為當時從福州港或溫州港出發(fā),前往東南亞地區(qū)的貿(mào)易商船。
明·德化窯觀音坐像
明(1368-1644)
通寬12、通高19厘米
福建博物院 藏
德化窯是明清福建沿海外銷瓷的重要產(chǎn)地之一,以燒白瓷著稱,明代時尤其盛燒觀音、達摩等人物塑像。
德化白瓷光潤明亮,白如凝脂,大量遠銷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歐洲,有“中國白”之譽。
清·景德鎮(zhèn)窯藍釉天球瓶
清(1644-1912)
高55.5、口徑12、腹圍125、底徑18.5厘米
福建博物院 藏
天球瓶是大航海時代開啟后東西方文明互學互鑒的見證之一。
這一器型來自西亞,因形似圓球而得名,傳入中國后成為宮廷陳設瓷的經(jīng)典品種。
中國天球瓶與西亞玻璃瓶
天球瓶的仿燒最早見于明代永樂年間的景德鎮(zhèn)窯,宣德年間更為流行,以海水龍紋為貴,之后逐漸停燒。直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間,仿古風盛行,仿燒天球瓶又再度興起。
千年前的伊斯蘭墓碑
海底遺址的神秘雕像
南宋沉船華光礁一號
下一期 探展日志
一起揭秘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珍品的航海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