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曹獻民
監(jiān)制:科普與健康
今天是2025年1月5日,農歷臘月初六(星期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jié)氣一小寒節(jié)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大寒,凍成冰團”。古人認為:“小寒,十二月節(jié)。月初寒尙小,故云。月半則大矣?!钡芏嗳烁鶕铙w驗認為:“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標志著冬季的寒冷達到了新的高度。在小寒時節(jié),了解并實踐科學的養(yǎng)生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抵御嚴寒,還能增強體質,為新的一年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小寒通常出現(xiàn)在“三九”前后,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之一。此時,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持續(xù)走低。北方地區(qū)往往銀裝素裹,寒風刺骨;而南方地區(qū)雖然不如北方嚴寒,但濕冷的天氣同樣讓人難以忍受。小寒養(yǎng)生與健康生活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保暖:小寒養(yǎng)生的關鍵
①穿戴保暖
衣物選擇:穿戴足夠保暖的衣物,包括帽子、圍巾、手套、厚襪子和保暖鞋子。特別注意頭部、頸部、手部和腳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血管分布相對較少,熱量容易散失。
材質推薦:選擇羽絨服、羊毛衫等保暖性能好的衣物,以及具有防滑功能的鞋子。
②室內保暖
取暖設備:沒有集體供暖氣的家庭,要使用空調、電暖氣等取暖設備保持室內溫度適宜。
通風換氣: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二、飲食:溫補為主,營養(yǎng)均衡
①溫熱性食物
肉類:羊肉、牛肉、雞肉等富含蛋白質和脂肪,能夠提供充足的熱量。
②堅果干果
核桃、栗子、紅棗、桂圓等不僅提供能量,還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③補水保濕
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平衡,避免因干燥引發(fā)的不適。
④水果和蔬菜
多吃富含維生素和水分的食物,如蘋果、橙子、菠菜等。
三、運動: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①運動方式
溫和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既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又能增強免疫力。
室內運動:在天氣特別寒冷時,可以選擇瑜伽、健身操等室內運動。
②運動時間
避免過早,早晨氣溫較低,不適合過早進行戶外運動,最好在太陽出來后再出門。
③適度強度
避免過度出汗導致著涼,運動強度以身體舒適為宜。
四、睡眠:保證充足的睡眠
①睡眠時長
早睡晚起,小寒時節(jié)晝短夜長,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晚上盡量在十點之前入睡。
②睡眠環(huán)境
溫暖舒適,使用厚被子和舒適的床墊,保持睡眠環(huán)境溫暖、安靜和舒適。
五、情志養(yǎng)生:調節(jié)心態(tài),保持樂觀
①緩解壓力
聽音樂,通過聽音樂來放松心情,緩解壓力。
②讀書聊天
多讀書、與朋友聊天,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情。
③避免抑郁
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如散步、曬太陽等,有助于緩解抑郁情緒。
六、預防疾病:加強免疫力,預防冬季常見病
①呼吸道疾病
保持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講究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住口鼻。
②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按時服藥,定期監(jiān)測血壓,保暖防寒,寒冷天氣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要加強保暖措施。
總之,小寒時節(jié)雖然寒冷,但只要我們掌握好養(yǎng)生常識,順應天氣特點,合理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起居,就能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科學的生活方式迎接小寒的到來,度過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季。
小寒與健康
文/曹獻民
小寒時節(jié)至,
寒風嘯雪天。
晨起練體魄,
暮歸養(yǎng)心田。
清泉潤腎肺,
蔬果盈盤案。
薄衣慎增減,
暖室避嚴寒。
步行驅倦意,
靜坐思悠然。
呼吸調勻細,
血脈自暢連。
夜眠須足時,
夢境亦恬安。
生活循規(guī)律,
康健伴歲年。
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
普及科學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