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細說寒潮的“N”宗罪,如何應對寒潮天氣?

科普中國
原創(chuàng)
公眾科普,科學傳播。
收藏

大寒節(jié)氣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最寒冷時節(jié),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大氣環(huán)流比較穩(wěn)定,環(huán)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在環(huán)流調整時,常出現(xiàn)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可能會迎來寒潮天氣。

圖蟲創(chuàng)意-1605391541949038602.jpeg

版權圖庫圖片,轉載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01是不是寒潮,各地標準不一

寒潮天氣是冬季主要天氣現(xiàn)象之一,當高氣壓在北方生成后,冷高壓會沿著西風槽后的西北氣流向南侵襲,最后出海。寒潮天氣會導致氣溫急劇下降,且降溫幅度大,有時一天內就能達到10℃以上。寒潮過境時常伴有大風天氣,風力通常為5至6級,當冷空氣強盛或地面低壓強烈發(fā)展時,風力可達7至8級,瞬時風力會更大。寒潮天氣還會帶來雨雪天氣,尤其是北方地區(qū),可能會出現(xiàn)降雪或雨夾雪現(xiàn)象。

V6pRPfDIG6Ta5Apb.jpeg

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十堰車務段工作人員在十堰東站前撒鹽除雪。新華社發(fā)(江戎陽 攝)

由于氣候條件、地理位置以及社會經濟狀況的差異,寒潮標準也會有所不同。寒潮的國家標準:某地冷空氣過境后,日最低氣溫在24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2℃,并且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可認為寒潮發(fā)生。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很大,因此各地對于寒潮天氣的定義標準也存在一定差異。

北方采用的寒潮標準是24小時降溫10℃以上,或48小時降溫12℃以上,同時最低氣溫低于4℃;

南方采用的寒潮標準是24小時降溫8℃以上,或48小時降溫10℃以上,同時最低氣溫低于5℃。

02細說寒潮的“N”宗罪

?肆虐農業(yè)

寒潮帶來的劇烈降溫往往超過農作物的耐寒能力,導致農作物發(fā)生凍害,部分枯萎或完全死亡。伴隨的大風、雨雪天氣可能對農業(yè)設施造成毀滅性打擊,如大棚、溫室等可能因積雪、大風而倒塌。

?中斷供電和通信

寒潮引發(fā)的凍雨會使輸電和通信線路上積滿雨凇,線路遇冷收縮,加上風吹引起的震蕩和雨凇重量的影響,可能導致線路被壓斷,以致供電、通信中斷。

?擾亂交通

寒潮的造成低能見度、地表結冰和路面積雪等現(xiàn)象,對公路、鐵路交通安全帶來較大的威脅。大風可能使火車出軌甚至顛覆,特別是在一些風力較大的地區(qū)如新疆的“百里風區(qū)”和“三十里風區(qū)”。大風使起飛和著陸的飛機易發(fā)生輪胎破裂和起落架折斷等事故。

?催生其他災害

大風還可能制造海上風暴潮,形成數(shù)米高的巨浪,對海上船只有毀滅性的打擊因此,航運常常被迫停止,船只需進港避險。

圖蟲創(chuàng)意-953318568937390146.jpeg

版權圖庫圖片,轉載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引發(fā)疾病

寒潮天氣可能引發(fā)冠心病、肺心病、中風、心肌梗死、心絞痛等疾病,有時還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大風降溫天氣容易引發(fā)感冒、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03寒潮天氣的應對

寒潮天氣是冬季較為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因其強度不同,影響范圍和程度也不同,對此,我們應當積極應對,使該天氣造成的影響和災害降到最低。

◆氣象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通過各種方式及時發(fā)布寒潮天氣預測和預警信息。

◆相關部門應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制定應急預案,確保人員、物資到位。

農業(yè)應急

◆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和排灌,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tài)。

◆增施磷鉀肥、葉面肥或草木灰等熱性農家肥,促進植株生長,增強御寒能力。

◆在霜凍來臨前,采用稻草、秸稈、地膜等進行覆蓋,提高地溫。

◆蔬菜或花卉大棚可加蓋草墊、雙層薄膜等保溫材料,提高棚內溫度。

1129168291_16696775885141n.jpg

農戶在浙江省樂清市石帆街道大林村西紅柿種植基地加固大棚,做好抵御寒潮的準備工作(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蔡寬元 攝)

◆降溫前噴施防凍劑,在植株葉片表面形成固化的保護膜,增強植株的抗寒性。

◆加強對寒潮大風影響水域船舶的監(jiān)控,及時提醒有關涉水單位、施工企業(yè)做好防抗準備。

◆關注交管部門的天氣預警提示,按照提示信息行車。

出行安全

◆盡量減少駕車出行,選擇步行或公共交通,注意交通安全。

◆如需駕車出行,應降低車速,保持車距,謹慎駕駛,避免急提速、急剎車和緊急轉向等操作。

◆提前儲備防滑鏈、硬木塊、廢舊紙箱等物品,以備車輛在冰雪路面遇到輪胎打滑等緊急情況時使用。

◆加強對重點路段、橋梁的巡查和維護,及時清理積雪和結冰。

電力與網絡

◆加強電網設備巡檢和維護,確保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

◆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做好電力電量平衡,保障電力供應。

◆加強網絡預警監(jiān)測,確保網絡在惡劣天氣中安全穩(wěn)定運行。

健康方面

◆及時增添衣物,特別是注意頭部、手部和腳部的保暖。

◆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環(huán)境中,運動后及時更換汗?jié)褚挛铩?/p>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特別是使用煤爐取暖的家庭。

◆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應格外注意保暖,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等健康指標。

◆保持心情舒暢,多參加室內活動,增加日照時間。

作者:王元紅 天氣氣候高級工程師

出品: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新風科普????
少傅級
寒潮雖冷,冷不過人間溫情。它凍住了氣溫,卻凍不住我們對生活的熱情。添衣保暖、囤菜備糧,用智慧和樂觀應對寒冷,大寒里也能過得暖暖和和,日子照樣有滋有味!
2025-01-20
科普科普知識的搖籃!
大學士級
大寒時節(jié),寒潮頻繁來襲。它是冬季常客,各地判定標準有別。寒潮危害諸多,肆虐農業(yè)、中斷供電通信等。面對寒潮,氣象、各部門及民眾都應積極應對,守護生活。
2025-01-20
無為通達
少傅級
寒潮天氣雖然帶來了諸多危害,但通過科學的應對策略和有效的防護措施,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影響。公眾應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密切關注天氣預報信息,做好個人防護和防寒準備。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加強預警信息發(fā)布和應急處置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