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燒心的概念
燒心,又稱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種疾病,胸骨后或劍突下的一種燒灼感或發(fā)熱的感覺,有時可放射至頸部、咽部甚至面部。這種不適感通常在進食后出現(xiàn),尤其是在進食辛辣、油膩、酸性食物或大量飲酒后更為明顯。
人們常說的“燒心”實際上和心臟沒有關系。很多人望文生義,認為有“心”字就和心臟有關,其實“燒心”燒的并不是心,而是胃。
二、反酸燒心的原因
1.胃酸分泌過多
(1)飲食因素:食用過多辛辣、酸性、油膩食物,如辣椒、醋、油炸食品等,會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大量飲酒、咖啡、濃茶等飲料也可能導致胃酸分泌過多。
1. 精神因素: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的狀態(tài)下,會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胃腸道的調節(jié),導致胃酸分泌失調。例如,一些職場人士在工作壓力大時,容易出現(xiàn)反酸燒心的癥狀。
(3)胃部疾?。何笣?、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會破壞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更容易刺激胃和食管黏膜,引起反酸燒心。例如,胃潰瘍患者的胃黏膜受損,胃酸直接刺激潰瘍面,容易導致胃酸反流至食管,產(chǎn)生燒心感。
2.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
(1)松弛:食管下括約肌是位于食管和胃之間的一道 “閥門”,正常情況下,它可以防止胃酸反流至食管。但如果食管下括約肌松弛,就會導致胃酸容易反流進入食管,引起反酸燒心。一些因素如肥胖、妊娠、腹腔內壓力增高等,都可能導致食管下括約肌松弛。例如,孕婦在懷孕后期,由于子宮增大,腹腔內壓力升高,容易出現(xiàn)反酸燒心的癥狀。
1. 壓力降低:某些藥物、食物或疾病可能會導致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從而引起胃酸反流。常見的藥物有五類:
止痛藥。止痛藥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可引起胃和食管交界處的高壓帶功能障礙,破壞了抗反流屏障,胃酸逆流而上。
降壓藥。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和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美托洛爾)等降壓藥會影響抗反流屏障的功能,導致胃酸逆流。
安眠藥。地西泮、艾司唑侖等安眠藥可引起短暫性的下食管括約肌松弛及高壓帶壓力下降,干擾了抗反流屏障,可能引起燒心癥狀。
抗生素??股?如頭孢菌素類、四環(huán)素類等)可造成胃黏膜不同程度的損傷,出現(xiàn)惡心、嘔吐。
激素類。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燒心癥狀。
3.其他因素
(1)不良生活習慣:飯后立即躺下或彎腰,會使胃部壓力增加,容易導致胃酸反流。睡前吃東西或進食過飽,也會增加反酸燒心的風險。例如,有些人習慣在晚上吃夜宵,吃完后就直接睡覺,這樣容易引起胃酸反流至食管,產(chǎn)生燒心感。
(2)食管清除功能下降:食管的蠕動和唾液的中和作用可以幫助清除反流至食管的胃酸。但如果食管蠕動功能減弱或唾液分泌減少,就會導致胃酸在食管內停留時間延長,加重反酸燒心的癥狀。例如,一些老年人食管蠕動功能下降,容易出現(xiàn)反酸燒心的問題。
三:如何預防
1.停止吸煙。
吸煙會減少唾液的產(chǎn)生,減少自然的堿性液體來中和胃里的胃酸;吸煙還會減弱和放松食管下括約?。↙ES),LES是食管和胃之間的連接,是保證不讓胃酸反流到食管的主要屏障。如果LES不能夠適當工作,或出現(xiàn)不適當?shù)乃沙?,胃酸和食物會反流到食管,刺激食道導致燒心。吸煙還會誘導咳嗽,通過增加腹部的壓力,導致燒心。
2.正確規(guī)律飲食。
少量多餐,把進食量中的大多數(shù)放在白天,少部分放在晚上。進食時盡可能體位在直立的坐姿或在進食后保持直立的坐姿或站姿45分鐘。進食后2-3小時內不要平躺或上床。
下面是一些可能會誘發(fā)燒心的“問題”食物:油炸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精性飲料、奶油、酸性食物、咖啡、巧克力以及辛辣食物,上述食物也應盡量避免。
3.控制體重
無論是肥胖或懷孕,過多的體重在腹部增加腹部的壓力,擠壓胃內容物向上涌入食管。由于少量進食可以有助于減少燒心,如果你想減少體重,減少進食的份量可以獲得雙重的獲益。對大多數(shù)人,只要減少10%的體重就能改善燒心癥狀。
4.改變夜生活習慣
夜間燒心是常見問題,除了上床前2-3小時內不進食外,你還能抬高枕頭,枕頭最好做成楔狀,用傳統(tǒng)的枕頭會使腰部形成彎曲而不是一個傾斜面,會增加胃內的壓力。睡覺的姿勢最好左側臥位,這一體位有助于消化,加快排出胃內的胃酸。當燒心來襲時服用制酸藥,抗酸藥可以迅速緩解燒心癥狀,也可以在睡覺前服用。
5控制緊張和疲勞
大約有一半經(jīng)常有燒心煩惱的患者都有忙亂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相關的緊張和疲勞加重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癥狀。尋找緩解緊張的方法從而使和緊張相關的燒心獲得改善,可以嘗試有規(guī)律的運動以減少壓力;每天保證7-8小時的睡眠;形成平衡飲食的習慣;工作間歇讓大腦獲得短暫休息和放松,冥想快樂的場景或狀態(tài)。
四:燒心與心臟疾病的鑒別要點
如有不適,請立即前往醫(y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