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下班”仿佛就在昨天——隨著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正式開幕,雪容融也終于“上崗”。在本屆冬殘奧會期間,運動員們能夠無障礙穿梭于高差900余米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使用手機APP進行冬殘奧村內(nèi)無障礙路線導航,聽冬奧手語播報數(shù)字人系統(tǒng)用手語播報專業(yè)賽事……北京冬殘奧會采取多種科技手段,運用智能化、數(shù)字化等技術(shù),努力做好冬殘奧會賽時無障礙服務保障,滿足殘疾人運動員使用需求。通過將科技與人文關(guān)懷結(jié)合起來,“雙奧之城”迎來了一屆“有溫度,無障礙”的冬殘奧盛會。
運動員親測冬殘奧村
“有幸福的感覺”
多位運動員入住冬殘奧村后,一份份“入村測評”接連進入人們的視野。2月25日,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qū)的冬殘奧村開村首日,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兩支隊伍就順利入住張家口冬殘奧村,開始了各項適應性訓練。殘奧單板滑雪運動員楊健分享了他的入村體驗:“所有的無障礙措施都非常齊全,對于輪椅運動員來說,所有的坡度都不是非常陡,我自己可以上得去,而且志愿者非常多,他們會主動去幫你。”
▲中國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隊入住冬殘奧村(來源:中國殘聯(lián))
實際上,冬殘奧村里每一處無障礙設施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比如在北京冬殘奧村,所有的入口均使用平坡入口,一條人行暖廊道路南北貫通;在張家口冬殘奧村,下沉廣場則建成了符合坡度要求的多折木質(zhì)坡道,方便殘疾人通行。比賽期間,殘奧運動員可通過手機APP進入無障礙智慧服務平臺,進行村內(nèi)無障礙路線導航,查看無障礙設施使用狀況并進行預約??头績?nèi),運動員還可通過手機APP或智能控制面板實現(xiàn)對燈具、空調(diào)、窗簾的控制。就連無障礙衛(wèi)生間的門把手也不例外:“它是長的金屬把手,坐輪椅的人可以用,上肢缺失的人、平時生活上用腳比較多的也可以用?!毖討c冬殘奧村無障礙經(jīng)理倪洋介紹。“其實我們強調(diào)的是一種‘通用設計’,而不僅是照顧某一個類別殘疾人,或某一種人群的需求,我們希望,將來這些無障礙設施成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遺產(chǎn),產(chǎn)生可持續(xù)的利用?!彼f。三屆殘奧會跳高冠軍、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主火炬手、北京申辦冬奧會形象大使侯斌近日也來到各個冬殘奧村“親測”無障礙設施。他認為,一個冬殘奧村是否具備安全、溫馨的無障礙環(huán)境,對殘疾人運動員的參賽體驗有重要影響。侯斌說:“住在奧運村的那種情景……是非常讓人振奮的感受。我這次去冬殘奧村看了很多無障礙設施,餐桌的低角度、避免盲人磕碰的邊緣……這些會讓你覺得很舒服,有幸福的感覺。(運動員)會把這種喜悅、見識,不僅是金牌,而是所有人文感受跟他的孩子、家人分享,這對他的生命都會帶來改變?!?/p>
場館無障礙設施各具特色
除了保障運動員住得舒適,賽會各場館也都做了無障礙設施的轉(zhuǎn)換布置。
以舉辦冰壺比賽的“冰立方”為例,比賽期間,運動員從“冰立方”北廣場的4號門進入,有一條“之”字形、長達80米的無障礙通道直達冰場。通道的寬度能容納兩輛輪椅。由于冰壺賽場在地下一層,“冰立方”還特地在場館入口處增加了一個1 : 20坡度的臨時坡道,可供大流量的上下穿行。
▲“冰立方”場館中的無障礙通道已經(jīng)搭建完畢(來源:北京晚報)
“冰立方”的運動員更衣間中也別有洞天。“我們改造了10間集裝箱式更衣室來靈活補位?!睙o障礙改造工作人員介紹,每間約30平方米的集裝箱式更衣室,其實是由4個小集裝箱拼接而成,為了配合輪椅平進平出,采用了自動門的設置,更衣室門口的輪椅坡道坡度設置為1:16,還設計了雙層扶手。更衣室內(nèi)部,坐便器、洗手池淋浴設施應有盡有,簡單好用。舉辦冰球比賽的國家體育館對所有客梯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殘障人士可從各個入口直達比賽場地及看臺。館內(nèi)增加了36個無障礙看臺,它們分散在各個場館入口處,并做成陽臺的樣子,讓殘障觀眾距離冰球比賽場地更近。殘奧會期間,運動員更衣室至比賽場地間全部鋪上了仿真冰板,并降低坡道坡度,運動員可以從更衣室乘冰橇直接滑入比賽場地,而不是進入賽場再更換冰橇;冰面加高、強度增強的同時,場館還將運動員座席區(qū)下部的不透明板墻改為透明,方便運動員坐在冰橇上實時觀察賽場情況;混合采訪區(qū)的擋板高度也從原來的1.2米降到了60厘米,讓運動員接受采訪更方便。
▲在2021年的“相約北京”測試賽中,冰球運動員經(jīng)過仿真冰板滑入賽場(來源:新華社)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的無障礙設施具有鮮明的地理特色。中心位于小海陀峰南麓,場館上下高差達900余米。因此,中心的設計依山就勢,順應地形等高線進行“板片形式”布局,在自然起伏的山地間建起四組水平布置的平臺,并通過無障礙電梯、道路系統(tǒng)相連接,賽會期間還有無障礙班車穿梭其間。此外,這里的“轎廂式”纜車可供乘坐輪椅者使用,“轎椅式”纜車則是裝備滑雪器的殘疾運動員使用。
▲2月28日,運動員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乘坐纜車(來源:新華社)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位于北京市順義區(qū),是全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項目訓練專業(yè)場館,包括了冬殘奧冰球比賽訓練館、輪椅冰壺訓練館等建筑。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工程環(huán)境部部長趙根祥介紹,場館本著“逢棱必圓、逢角必圓、逢坎必平”的原則,采用了全平面設計,不存在任何凸起高差,并將所有的墻面陽角都做了抹弧處理。除此之外,訓練館各通道的無障礙扶手都采用兩層設計(分別距離地面70厘米和90厘米),可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無障礙電梯的電梯門采用了透明玻璃,方便了觀察轎廂內(nèi)外。電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設置的上、下按鈕外,在距離地面20厘米處還設有一組,輪椅使用者可直接用輪椅觸碰按鈕。場館衛(wèi)生間創(chuàng)新地使用了自主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雙位排水控制系統(tǒng),墻面設有兩個控制按鈕,上肢殘疾或下肢殘疾人士都可方便觸及。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里還配置了盲文地圖(來源:新華社)
“無障礙”讓城市更美好
無論是在各競賽場館,還是在冬殘奧村,每一條平緩的坡道,每一段牢固的扶手,都在用細節(jié)彰顯城市服務的水平和溫度。無障礙環(huán)境,是保障殘疾人融入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而冬殘奧會,更是促進舉辦城市乃至全國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機遇,科技與人文在賽會期間交織成“有形”的冬殘奧會遺產(chǎn)。冬殘奧會中使用的無障礙設施標準得到應用,將極大地改善我國殘疾人競技體育事業(yè)的環(huán)境?!氨M管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日程僅為十天,但它所帶來的文化效應將對我國社會觀念的改變產(chǎn)生深遠影響。”中國殘疾人事業(yè)新聞宣傳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郭利群這樣說。
▲本屆冬殘奧會北京賽區(qū)將舉辦輪椅冰壺比賽。北京公交集團特別將40輛車改造為“福祉”車,保障輪椅乘客及隨行人員便利出行(來源:北京晚報)
從事助殘工作多年的侯斌認為,本屆冬殘奧會的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年來中國殘疾人事業(yè)不斷進步的結(jié)果,無障礙設施正是這項事業(yè)中重要的一環(huán)。侯斌說:“‘無障礙’其實是每一個人的需求……有一天我們可能也會變老,可能因為受傷坐在輪椅上,所以我覺得‘無障礙’更多的是思想和心理的‘無障礙’。冬殘奧會無障礙設施的制定和實施……給‘無障礙’帶來更好的推廣,當各行各業(yè)看到了全世界的殘疾人運動員使用時的便利,這種便利會推動各個城市、鄉(xiāng)村建設無障礙環(huán)境,這是很好的榜樣力量?!保?/p>
來源:網(wǎng)易新聞)
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也有同感:“借助賽事,我們讓無障礙設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落地。相信通過冬殘奧會籌辦,將明顯提升主辦城市無障礙環(huán)境水平,推動社會文明進步?!?/p>
(本文綜合自新華社、央廣網(wǎng)、環(huán)球網(wǎng)、工人日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北京朝陽”微信公眾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