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發(fā)霉的橘子能賣上千元?****「魔幻生意」正在收割你的健康!
面對爛了一部分的水果
你們通常是扔掉還是吃掉?
或許都不是
近日,一種「魔幻生意」在某二手平臺興起
——出售發(fā)霉的水果
據說一顆發(fā)霉變綠的橘子
居然可以在某app上賣出500元的高價
網友:啊?不是演戲不是劇本?
那我每年丟掉的那么多發(fā)霉橘子算什么!
看到這兒,有些人就扣腦殼了
買這個橘子的人到底圖啥?。?/p>
原來附著在橘子上的霉菌
本身是無色或者淡色
繁殖形成的孢子是藍綠色
這就變成了二手平臺上
——“適合做實驗的橘子”
很多學醫(yī)or化學相關的學生
在實驗室都培養(yǎng)不出這么好的霉菌
所以選擇來二手平臺收發(fā)霉水果
但大家也別心動
故意在家培養(yǎng)個霉變橘子!
這類“變廢為寶”的現象
看似新奇,但其背后的健康隱患不容忽視。
霉菌不僅能引起急性腸胃炎等短期癥狀
長期暴露還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今天i博士就給大家上一課!
發(fā)霉橘子的“綠毛”都是啥?
我們都知道水果容易霉爛,但原因可能大家不一定清楚。其實任何食物表面都圍繞著一群饑渴的微生物,常見的就是霉菌,水果的發(fā)霉腐爛,主要就由它而起。
霉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也就是“發(fā)霉的真菌”。發(fā)霉橘子上常見的霉菌主要是展青霉,這是一種神經毒性真菌毒素,化學性質穩(wěn)定,耐熱性強,在121℃高溫下仍能保持活性。展青霉素對生物系統(tǒng)有很強的毒性,可侵害消化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的多個器官,人攝入后可引起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肝腎功能損傷等癥狀,長期接觸霉菌毒素還可能導致記憶力減退 ,甚至有致癌風險。
霉變橘子有何危害?
網售發(fā)霉橘子聲稱含"藥用菌株"真的安全嗎?華西第四醫(yī)院塵肺科/呼吸與危重癥科三級專家周家青表示,橘子發(fā)霉后產生的霉菌(如青霉、曲霉等)與已知藥用菌株(如青霉素生產用的特定青霉菌種)有本質區(qū)別。藥用菌株需嚴格篩選、提純和實驗室控制,而自然霉變產生的菌株可能混合多種有毒菌種(如黃曲霉、黑曲霉等),并有可能產生致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因此,我國《食品安全法》禁止銷售霉變食品。
正常情況下,肉眼是看不見霉菌的,當你能看到時,說明霉菌數量已經很多了。即使橘子表面只有一小部分長了“綠毛”,霉菌的菌絲也已經擴散到橘子的內部。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的研究顯示,一個表面霉斑直徑5毫米的橘子,其內部毒素污染范圍可達整個果實的40%。
真菌孢子會通過空氣、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容易擴散和繁殖。呼吸與危重癥科三級專家周家青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它除了可能導致過敏,也可能被吸入肺部引起外源性真菌感染,出現發(fā)熱、咳嗽、胸悶、咳血等呼吸道癥狀。
不少網友曬出
霉變的橘子一擠就“冒煙”,
仙氣飄飄
所謂“煙”實為霉菌孢子形成的氣溶膠,常見于嚴重霉變的柑橘(如感染青霉屬Penicillium或曲霉屬Aspergillus)。孢子團在擠壓時噴出,肉眼可見類似煙霧的擴散現象,提示高濃度孢子釋放,需警惕吸入風險。
華西第四醫(yī)院塵肺科/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三級專家周家青表示,“人體吸入霉菌孢子后,免疫亢進的人群可能會導致ABPA(變態(tài)反應性肺曲霉菌?。?;免疫系統(tǒng)正常者通常能清除孢子;但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HIV、長期用抗生素/激素),吸入的霉菌孢子就會萌發(fā)成菌絲,侵襲肺組織,進而導致侵襲性肺曲霉病,引發(fā)咯血、壞死性肺炎,或形成曲菌球,隨著病程延長可能會形成空洞?!?/p>
依托支氣管鏡診療技術的提高,同時分子生物學技術、抗原抗體等免疫學檢查的發(fā)展,我院塵肺科/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近年來霉菌感染的診治方面,水平大幅度提高,真菌GM、肺泡灌洗液tNGS/mNGS、真菌熒光染色可幫助臨床盡快做出正確的診斷,內鏡介入技術,不僅能幫助我們盡快診斷,還能輔助治療,尤其是鏡下的局部藥物處理,提高了治療成功率。
如何處理霉變的食物?
家里很多生活節(jié)儉的長輩,經常會切掉水果腐爛的部分,剩下的繼續(xù)吃。
其實這樣風險不小,華西第四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醫(yī)師董洪利解釋具體有兩個原因。
一是切掉爛的部分其實是個難度極高的「技術活」,哪怕毒素沒擴散,萬一手抖了沾上一丟丟爛的部分,可能就是超標的毒素吃進肚里。
二是有些腐爛可能發(fā)生在內部,發(fā)生在肉眼無法觀察的部分。霉菌在生長過程中,其菌絲不僅會附著在食物表面,還會深入食物內部。即使將表面的霉斑挖掉,看起來沒有明顯的霉斑,內部也可能已經被污染。
若遇到發(fā)霉的食物
這份家庭處理安全手冊請收好
① 立即處理:發(fā)現發(fā)霉的食物應盡快處理掉,避免霉菌孢子擴散到其他食物或廚房用具上。
② 做好防護:處理發(fā)霉食物時,應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觸霉菌孢子。
③ 密封丟棄:將發(fā)霉食物放在密閉的袋子里,建議投入“有害垃圾”桶或深埋,防止霉菌孢子在空氣中擴散。
個人與環(huán)境清潔:用生理鹽水漱口、清洗暴露皮膚; 用含氯消毒劑(如84稀釋液)或75%酒精擦拭存放區(qū)域,殺滅殘留孢子。
認識霉變食物的致命陷阱與應對指南
根據科學研究和臨床案例,以下是家庭中常見易霉變食物:——
常見易霉變食物:
谷物類:如玉米、小麥等,容易受到黃曲霉毒素的污染。
堅果類:如花生、核桃等,也容易滋生霉菌,產生黃曲霉毒素。
水果類:如蘋果、桃子等,若保存不當,同樣會發(fā)霉并產生展青霉素等有害物質。
居家防霉行動指南
為了有效預防家中食物霉變,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儲存方法:
控制濕度:將食物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避免潮濕環(huán)境。
控制溫度:根據食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儲存溫度,如水果、蔬菜可放在冰箱冷藏室。
密封保存:盡量使用密封容器或保鮮袋保存食物,防止霉菌孢子進入。
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儲存的食物,及時發(fā)現并處理發(fā)霉的食物。
誤食霉變食物黃金自救法
一旦不慎誤食了霉變食物,及時采取正確措施至關重要。以下是緊急處理四步曲:
① 毒素吸附:立即飲用200ml全脂牛奶(脂肪吸附毒素)。
② 催吐:如果誤食量較少,可嘗試催吐,將胃內的霉變水果吐出。
③ 樣本留存:保留至少50g可疑食物密封冷藏,供毒物檢測。
④ 及時就醫(yī):如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誤食霉變水果的情況,華西四院急診、中毒科24小時綠色通道。
為了省一些生活中的小錢,
冒著生病致癌的風險,
實在是不值得。
為了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一定記得提醒他們。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內容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觀點非本機構觀點,非商業(yè)用途,所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消費或行為建議,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