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DeepSeek以“作業(yè)救星”之名引發(fā)全民熱議,但爭議也隨之而來——它是學習輔助,還是思維拐杖?不同群體給出了多元答案,一起來看——
一、學生群體
備考輔助
武漢某初中生使用DeepSeek生成英語錯題同類型題目,稱“省下抄題時間,但數(shù)學幾何題解答超綱,看不懂輔助線思路?!?/p>
“用它整理文科筆記真香,但理科慎用!上次生成的歷史時間軸直接串錯朝代?!?/p>
創(chuàng)作依賴
重慶大學生用DeepSeek寫新年賀詞,其父感慨“苦思三天不如AI三秒”,最終放棄創(chuàng)作。
“交課程論文時被教授點名‘AI味太重’,現(xiàn)在只敢用它列提綱?!?/p>
二、教育者
武漢英語教師陳老師通過DeepSeek將中考超綱詞匯編入背誦文章,稱“備課效率提升80%。”
“古文解析功能絕了!《滕王閣序》的典故溯源比教參還全?!?/p>
重慶數(shù)學教師余老師測試發(fā)現(xiàn),AI解初中幾何題時跳過輔助線步驟,直接使用超綱方程,“完全背離教學邏輯。”
“科研論文創(chuàng)新點推薦功能看似智能,實則多推薦已過時的熱門方向。”
三、職場人
效率提升
廣告從業(yè)者王先生用DeepSeek生成方案框架,稱“原先3天的工作量壓縮到半天,但需人工潤色避免生硬?!?/p>
“法拍房行業(yè)分析報告靠它一天出5篇,客戶還以為我雇了團隊?!?/p>
職業(yè)焦慮
某自媒體運營者試用AI生成帶貨腳本后,粉絲吐槽“話術套路化,不如真人互動真實?!?/p>
“現(xiàn)在甲方直接拿AI方案壓價,逼得我們只能卷創(chuàng)意深度?!?/p>
四、觀察者/親歷者
“DeepSeek代碼生成能力登頂《自然》評價,這是中國AI的‘超車彎道’!”
“當AI杜撰的‘白領李薇’案例被媒體誤用時,我們正在喪失事實核查能力?!?/p>
用DeepSeek撰寫《房子沒了,家還在嗎?——斷供房主的絕望與掙扎,誰能為他們點亮一盞燈》獲高共鳴,坦言“半小時產(chǎn)出過去2小時的內(nèi)容,但核心觀點仍需人工提煉?!?/p>
“日均百篇原創(chuàng)?實測發(fā)現(xiàn)需人工補充熱點數(shù)據(jù)和案例,否則容易陷入‘正確的廢話’。”
DeepSeek不是第一個AI工具,但它是第一個引發(fā)全民教育焦慮的導火索。工具在進化,人類的教育認知更需升級——與其爭論“能不能用”,不如思考“怎樣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