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藺(Iris lacte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植于園路及花壇、花境鑲邊,可點綴于草坪、庭院等??勺魉帘3趾透牧见}堿土等。亦可作飼草。以全草入藥。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腫。
馬藺花藍紫,香清溢遠思。
無為空寂寞,自在作情癡。
**名 稱:**馬藺
**拉 丁 名:**Iris lactea
**分類地位:**鳶尾科 Iridaceae鳶尾屬 Iris
**別 名:**馬蓮、馬帚、箭稈風(fēng)、蘭花草、紫藍草、蠡實、馬蘭花、馬蘭、白花馬藺、查干-查黑樂得格、馬藺花、馬帚子、紫藍草、白藺、大花馬藺、馬蘭、旱蒲、劇草、三豎、豕首、荔、馬薤等。
**異 名:Eremiris lactea、Eremiris oxypetala、Iris biglumis、Iris ensata var. chinensis、Iris iliensis、Iris lactea subsp. chinensis、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Iris lactea var. lactea、Iris longispatha、Iris moorcroftiana、Iris pallasii、Iris pallasii var. chinensis、Iris sibirica subsp. triflora、Iris sibirica var. haematophylla、Iris triflora、Joniris biglumis、Joniris fragrans、Joniris longispatha、Joniris pallasii、Joniris triflora、Limniris lactea、Xiphion triflorum、Xiphion pallasii.
識別特征:
1、木質(zhì)根狀莖粗壯,斜伸,外包紅紫色老葉殘留纖維。
2、葉基生,灰綠色,條形,常帶紅紫色,無明顯中脈。
3、花莖光滑,高可達10厘米以上;苞片3-5枚,草質(zhì),綠色,邊緣白色;小化2-4朵;花乳白色、淺藍色、藍色、藍紫色等;花被上常有較深色條紋;花藥黃色,花絲白色。蒴果長橢圓狀柱形,長約6厘米,直徑約1厘米,具6條縱肋,先端有短喙,內(nèi)含種子多數(shù);種子為不規(guī)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長約5 毫米,表面略粗糙,砂礫質(zhì),密被網(wǎng)紋狀小皺。種臍黃褐色或褐色,位置和形狀隨種子形狀而異,或在平面或在棱角處或在端部,條形、矩圓形或圓形,凹陷,種皮厚而堅硬,種子橫切面矩圓形。
**國內(nèi)分布:**幾遍全國。各地常見栽培。拍攝于山東省威海市威海公園。
**國外分布:**分布于朝鮮半島、俄羅斯、印度等地。
**生 境:**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堿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物 候 期:**花期5-6月,果期 6-9月。
**瀕危級別:**馬藺(Iris lactea)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非中國特有物種。
**主要價值:**馬藺(Iris lactea)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芍灿趫@路及花壇、花境鑲邊,可點綴于草坪、庭院等??勺魉帘3趾透牧见}堿土等。亦可作飼草。
藥用價值:以全草入藥???、微甘,微寒。入腎、膀胱、肝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腫。主要用于喉痹、淋濁、關(guān)節(jié)痛、痛疽惡瘡、金瘡等病證。
參考資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