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海底光纜導致國家“失聯(lián)”?TA如何被放入海底?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官方賬號
收藏

海底光纜是什么?

如今是信息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我們每天通過網(wǎng)絡(Internet)來與世界各地即時通訊,交換信息。而作為全世界信息通信的主要載體,就是海底光纜(Submarine Optical Fibre Cable),目前全球90%以上的國際通信業(yè)務基本都由海底光纜承擔。

海底光纜,顧名思義,就是埋在海底的光纖線纜。但是它卻不僅僅是一根單純的光纖線纜,而是一個由水下設備和岸上設備兩個部分組成的傳輸系統(tǒng)。目前全球的海底光纜總長度已經(jīng)超過140萬公里,而這個數(shù)字依然在飛速的增長。

TA如何被放入海底?

不同于陸地光纜的布設,海底光纜由于受到海底的特殊環(huán)境和復雜條件制約,鋪設、保護及維修均十分困難且重要。除了時刻要抗拒海水的腐蝕,承受海水的壓力,還要擔心自然災害襲來,有時還得防止船只將其刮斷,鯊魚將其咬斷,因此海底光纜一般加裝了厚重結實的“鎧裝保護”。

海底光纜的鋪設,通俗來說,就是通過海纜施工船運載所需光纜,在船慢慢開動的同時將光纜平鋪放入海底。



而從鋪設流程來說,需要勘察清理、光纜敷設和沖埋保護三個步驟。首先通過勘察海底地形,避開海底的巖石及不平整的區(qū)域,之后大部分布設區(qū)域通過犁埋的方式進行敷設。在有交叉穿越等無法犁埋時,先將光纜放入海底,再使用水下機器人(ROV)進行沖埋。水域較淺、人類活動較多的海域,一般需要加強鎧裝加深埋設。水域較深、人類活動較少的海域,則可以降低鎧裝,埋設淺或者不埋。

如果中斷,如何維修?

當然,即使做好了嚴格的防護和完全的準備,海底光纜的設計使用壽命,一般也只有25年。近期的湯加海底火山爆發(fā)事件,導致湯加的一條海底光纜造成中斷,預計需4周才能修好,這也就預示著湯加可能要與外界“失聯(lián)”一段時間。而2006年12月26日在臺灣地區(qū)附近海域發(fā)生的地震,導致了至少8條海底光纜受損,使附近國家及地區(qū)的通信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當維護人員修復海底光纜時,一般需要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來進行故障位置的大致定位,通過水下機器人等手段獲取光纜故障的具體位置,將光纜切斷并拉出水面,在光纜修理船上進行如光纖熔接等修復工作,修復完成經(jīng)過反復測試確認一切正常后,將修復好的海底光纜放回海底,若水深較淺、人類活動較多的區(qū)域,還需使用水下機器人等手段進行沖埋保護。

評論
徐合國
貢士級
海底光纜作為現(xiàn)代通信的重要基石,其鋪設過程充滿挑戰(zhàn)與智慧。盡管存在因故障導致通信受阻的風險,但通過科學的規(guī)劃、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保護措施,它為全球信息交流提供了穩(wěn)定而可靠的支撐,讓世界緊密相連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2025-04-26
中國退役老兵重慶豐都
太師級
沒想到海底光纜這么神奇又重要!從鋪設到能影響國家通信,太漲知識了,它就像大海里的信息橋梁,默默守護著全球溝通!
2025-04-26
科普科普知識的搖籃!
大學士級
在信息奔騰的時代,海底光纜如深海中隱形的信息橋梁,承載超九成國際通信。雖鋪設、維護困難重重,卻跨越山海,傳遞世界的聲音,一旦中斷便牽動人的目光,維修之路亦充滿挑戰(zhàn)與堅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