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警惕!野外這種東西,一定不要吃!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腎衰竭!

保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原創(chuàng)
向廣大人民群眾傳播健康科普知識,提升健康素質。
收藏

近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公布一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發(fā)病1人,死亡1人。而我國豐富的山區(qū)和森林資源,是蘑菇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雨季氣候適宜時,生長迅速,且種類豐富,有發(fā)生毒蘑菇中毒的風險。我國蘑菇種類繁多有近幾千種,毒蘑菇可達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部分毒蘑菇外觀正常與普通蘑菇極難分辨。在此,保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您:在野外見到野生蘑菇,要提高警惕,慧眼識毒,科學防范、保護好自己的健康,切勿隨意采摘食用。

下面是華北地區(qū)時有出現(xiàn)的3種毒蘑菇:

(圖一)

圖一:肉褐鱗環(huán)柄菇(劇毒),其菌蓋直徑3-6cm,初期為鐘型,后平展,表面有同心環(huán)狀排列的褐色鱗片。菌柄圓柱形,與菌蓋同色。

(圖二)

圖二:歐式鵝膏(劇毒),其菌蓋4-8cm,純白色至米色,邊緣無溝紋。菌柄白色,表面有白色反卷纖毛狀或絨毛狀鱗片,基部鼓起呈“白蘿卜”狀。

(圖三)

圖三:黃蓋鵝膏(劇毒),其“頭戴金盔(黃色菌蓋),身披金甲(黃白色菌柄),腰系白裙(菌環(huán)),足蹬戰(zhàn)靴(菌托)”。對于人類來說,它是名副其實的“金牌殺手”。誤食后,患者常出現(xiàn)1-2天的“假愈期”,即出現(xiàn)短時間的恢復后肝功能迅速惡化(谷丙轉氨酶極速升高),并再次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可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毒蘑菇中毒?

首先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應到正規(guī)市場購買蘑菇,切勿自采和食用野生蘑菇,不購買和食用來源不明或標識不清的散裝蘑菇,防止誤食毒蘑菇進而發(fā)生中毒。第二要拒絕野生蘑菇。不自行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因為很多野生蘑菇與可食用蘑菇外觀相似,但含有劇毒,且目前并沒有簡單有效的方法能準確辨別,誤食可能導致嚴重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誤食毒蘑菇后如何自救?

萬一不小心誤食了毒蘑菇,千萬別慌,按照下面2個步驟做,為后續(xù)治療爭取寶貴時間。一要科學催吐、火速就醫(yī)。一旦發(fā)現(xiàn)誤食毒蘑菇,及時催吐來減少毒素的吸收。毒蘑菇中毒可能會迅速惡化,盡快就醫(yī)并及時處理。二要留存剩余毒蘑菇。把食用過的剩余蘑菇妥善留存起來,這可是非常關鍵的“證據(jù)”。有助于醫(yī)生查明中毒的原因,從而精準有效的治療。

記住這些自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但最好的辦法還是遠離野生毒蘑菇,不采、不買、不食,守護好自己的健康!

評論
中氣旋
少師級
已經(jīng)閱讀
2025-05-09
科普中國俄體鎮(zhèn)023
大學士級
2025-05-08
夏龍濱
大學士級
學習了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