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光和wiri都是電磁波,光可以通過透鏡聚焦,wifi可以嗎?

時空通訊
探索奇妙的世界,愿與您一起同行。
收藏

光和wifi都屬于電磁波,因為它們都是依靠光子來傳播能量和信息的。既然光可以聚焦,wifi當(dāng)然也可以聚焦,只不過由于它們在電磁波譜中所處的波段和頻率不一樣,聚焦的方式就不可能一樣了。因此wifi是不可以用光學(xué)凸透鏡聚焦的,但它可以用其它方法聚焦。

電磁波整個波譜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我們通常說的光稱為可見光,電磁波譜中除了可見光波段外的其他電磁波可以稱為不可見光??梢姽庠陔姶挪ㄗV中間占據(jù)一個小小的波段,即約在380nm~760nm之間。而整個波譜波長從億億億分之一米到上億米之間。

不可見光包括無線電波(含長波、中波、短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γ射線等。無線電波和紅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要長,其中無線電波最長,從1mm~10^8m;微波是無線電波中波長最短的,從1mm~1m之間;紅外線波長在760nm~1mm之間,最短處連接上可見光波長。

紫外線、X射線、γ射線都比可見光波長要短,也就是都短于380nm。從紫外線到γ射線一個比一個短,最短的伽馬射線波長為10^12~10^24m,就是萬億分之一米到億億億分之一米。

wifi傳輸信號采用的是無線電波中的微波段,波長在7~12cm之間。

電磁波波長與頻率的關(guān)系。

電磁波波長越長,頻率越低,能量越小;反之波長越短,頻率越高,能量越大。因此無線電波是電磁波譜中頻率最低能量最小的不可見光;伽馬射線是電磁波譜中頻率最高能量最大的不可見光。故無線電波一般是不傷人的,而紫外線、X射線、γ射線會傷人和殺傷生物。

頻率與波長的關(guān)系遵循v=fλ公式,其中v代表波速,f是頻率,λ為波長。電磁波速為光速,因此公式為c=fλ,也可以變換為f=c/λ或λ=c/f。就是說,知道了電磁波波長,就能夠計算出其頻率,而知道了其頻率,就可以計算出其波長。

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要聚焦當(dāng)然就要用不同的方法了。

微波與可見光穿透玻璃的方法不一樣。

先說說可見光穿透玻璃的機制??梢姽獾牟ㄩL為380~760nm,玻璃屬于非晶體,分子網(wǎng)眼較大,平均尺度約10^-6m,也就是約1000nm,是可見光的波長約1~3倍,這樣,可見光隨便一鉆,就通過了,加上光在玻璃中具有折射性能,就可以通過凸透鏡聚焦。

wifi屬于無線電波中的微波波段,是厘米波,波長在7~12cm之間,比可見光波長要長9~30余萬倍,比玻璃分子網(wǎng)眼要大7~13萬倍,而且頻率又沒有可見光高,力量也就沒可見光大,再怎么鉆也鉆不過去。那么微波為啥能夠透過玻璃呢?原來它來硬的不行,就來彎彎繞,根據(jù)衍射效應(yīng),也就是繞彎子效應(yīng),從網(wǎng)格分子與分子之間的間隙中套穿過去了。

微波雖然可以透過玻璃,但過去的方法不一樣,也沒有折射效應(yīng),因此就無法通過透鏡聚焦了。

那么,wifi又怎么能聚焦呢?

這就要用不同的材料了。金屬晶體或其他非金屬晶體材料,不存在玻璃的二氧化硅締結(jié)分子網(wǎng)格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原子晶格半徑和晶格點陣之間間隙都小于0.3nm,這個尺度比可見光最短波段380nm還小了1000多倍,比無線電波(包括微波)就更小了,因此無論是可見光還是無線電波都無法穿過,無線電波就更加被致密性阻礙住了,也就是被屏蔽。

這就是我們在乘電梯或者被封閉在一個鐵屋子里,無法接收到電波信號的原因。但這種材料不僅僅是屏蔽效應(yīng),還對電波有著高度的反射效應(yīng),這就為對無線電波聚焦創(chuàng)造了條件。人們把晶體結(jié)構(gòu)材料做成拋物面,就可以對無線電波聚焦了。

射電望遠(yuǎn)鏡就是將電磁波聚焦的典范。

射電望遠(yuǎn)鏡的作用,就是將遠(yuǎn)處照射過來的電磁波聚焦成像。原理是通過拋物面天線,將遠(yuǎn)處平行傳輸過來的電磁波反射匯集到中心焦點上,通過接收器接收,經(jīng)過電腦一系列處理就形成圖像。因此所有的射電望遠(yuǎn)鏡都做成一個大鍋的樣子,和光學(xué)望遠(yuǎn)鏡的拋物面反射鏡一樣的道理。

我們遠(yuǎn)看射電望遠(yuǎn)鏡的大鍋拋物面,就像一面光滑的鏡子,其實每一塊拼接的材料并不需做成密實的整體,而是留有孔眼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這是因為這個聚焦的拋物面大鍋,只要阻擋住電波就行了,網(wǎng)眼小于需要接受的電波波長,對于電波來說,就是反射的鏡子。

射電望遠(yuǎn)鏡一般都是接收無線電波的,無線電波波長最短的就是微波,在毫米級,因此如果要阻擋微波匯集聚焦,這個反射面孔洞就要小于厘米級。

我國2013年建成的上海佘山65米口徑射電望遠(yuǎn)鏡,接收的電波信號最短可達7毫米,最長可達21厘米,有8個接受波段,總體性能排在世界第四位;而2016年建成的貴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yuǎn)鏡(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是迄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yuǎn)鏡,工作頻率在70MHz~3GHz,根據(jù)頻率與波長換算,可探測波長約10cm~4.3米的無線電信號。

除了射電望遠(yuǎn)鏡,還有射線望遠(yuǎn)鏡,如紅外線望遠(yuǎn)鏡、X射線望遠(yuǎn)鏡、伽馬射線望遠(yuǎn)鏡,這些都是利用對電磁波屏蔽反射原理聚焦,接收遙遠(yuǎn)太空傳過來的各種射線微弱信號,通過聚焦放大成像,讓人類了解億萬光年外的天體。

綜上所述,wifi是可以聚焦的,只不過不能夠用光學(xué)透鏡來聚焦。

所謂wifi就是現(xiàn)代無線通信,采用的是微波段信號,由于發(fā)射和接收面向四面八方,因此無需聚焦定向。但許多微波發(fā)射站、中繼站、終端站,為了放大發(fā)射和接收信號,就采用了鍋式天線聚焦。

因此,不但wifi信號,就是各種波段的電磁波信號都可以聚焦,只不過是聚焦方法與可見光不一樣而已。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chuàng)版權(quán),侵權(quán)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