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墨西哥廁所沒有馬桶圈?

科普中國
公眾科普,科學傳播。
收藏

墨西哥的秘密都在馬桶上。

不愛裝馬桶蓋已成為墨西哥眾所周知的都市傳說。

都說墨西哥很野,但在大街上明火執(zhí)仗還不能完全體現(xiàn)他們骨子里的野勁。

只有在日常生活里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才能發(fā)現(xiàn)墨西哥人卸下防備后的模樣。

出恭,是排泄大小便的文雅說法。

如何在沒有馬桶蓋的馬桶上出恭,是想成為一名合格老墨的隱性法則。

所有人初見沒有馬桶圈的馬桶,都會陷入沉思,不敢輕舉妄動。

你不禁開始琢磨老墨如何上廁所,尤其是姿勢這一塊,首先要確認清楚。

但你很快放棄遐想,別人有再高超的體操技巧,終究不能替你解決襠下的洪水之災。

沒有圈的馬桶,就像丟掉舵輪的船,沒有指針的手表,因為不合常識,而不知該如何應對。

也許該把它看成拔得太高的蹲坑,除非你帶著足夠的墊紙,能夠從容不迫鋪上坐墊。資源充足的人,才配得上有恃無恐。

幸好你早已習慣蹲坑訓練,換成馬桶不過是扎個高位馬步而已。

國外沒有武術基礎,他們管這姿勢叫懸停,全靠大腿肌肉發(fā)力,不過沒有基本功的人很難撐到如廁完畢。

不少老莫為了省錢,只買馬桶不買圈。

馬桶和圈分開銷售,馬桶是瓷質的,馬桶圈是塑料的,由兩個不同的廠家生產。要集齊一套,就得花兩份錢。

經濟困難永遠是首要困難。

墨西哥大部分人的收入與馬桶蓋的價格基本是遙望關系。

在拉丁美洲電商平臺MercadoLibre上,最便宜的馬桶圈要六百多比索,只有兩三款可以選擇。

款式最多的馬桶圈,集中在3000比索到6000比索這個區(qū)間。

墨西哥工人的平均收入為6252比索,馬桶圈就要花去大部分甚至整月工資。

而根據全國家庭收入支出調查,一戶家庭平均每月要花13529比索,其中大半用于食物和交通。

剩下的部分,就得分攤服裝,基本住房服務,醫(yī)保,個人護理,教育以及娛樂。

實在看不出有什么余給馬桶圈的部分。

盡管馬桶要比圈貴上許多,但始終不可或缺。沒有馬桶蓋,還可以靠想象力上廁所,沒有馬桶,就只能去野地里出恭。

最吊詭的事,墨西哥有些廁所可能會安置華麗的彩瓷馬桶,卻照樣不配馬桶圈。

艷麗色彩加上繁復圖案,把上廁所變成一件隆重而有儀式感的事。

但沒有馬桶圈,又不好隨便踩著馬桶解決問題。

也許濃墨重彩的馬桶首先從視覺上麻痹使用者,讓人分不清它到底干不干凈,哪怕有些泛黃,完全可以當做是出廠時做的藝術處理。

某些豪華裝飾的廁所,看起來配備齊全——衛(wèi)生紙,紙巾,洗手液——但還是缺少了馬桶圈。

也許在墨西哥久待的人很懂得感恩,深諳不能什么都想要的道理,尤其是馬桶圈,屬于貪欲。

也有人認為不裝馬桶圈,明顯是為了衛(wèi)生考慮。

馬桶圈難以清洗,長年累月吸收來自五湖四海的細菌,就像一個得天獨厚的超級培養(yǎng)皿。

游客來來往往,上完廁所就離開,馬桶圈卻一直留在原地,每天等待難以計數(shù)的污穢降臨。

尤其是下路歪斜的奇人,總是難以自持的把馬桶圈當做訓練槍法的靶子,此刻道德屬于奢侈品,只顧像狗一樣留下標記。

不是不想清洗,在墨西哥洗馬桶是一件很費馬桶圈的事。

墨西哥某些地方水的礦物含量高,會在馬桶留下礦物沉淀物,只能靠酸清洗,而這些酸容易腐蝕塑料制品,比如馬桶圈。

高損耗意味著馬桶圈需要經常更換,于是問題又回到起點,開銷太大而懶得負擔。

馬桶不帶馬桶圈這事,說大可大,說小也小。

不懂老墨文化的游客眼中,廁所里沒有馬桶圈給人廉價和低級的感覺,至少從視覺上讓人以為走進還沒竣工的廁所。

不過對憋到快爆炸的人來說,有沒有馬桶圈都一樣,反正最終都要踩著馬桶解決。

但墨西哥網友對缺少馬桶圈的傳說嗤之以鼻,屬于抹黑他們引以為傲的國家。

馬桶不裝圈的現(xiàn)象,經常與落后貧窮等印象搭配出現(xiàn)。

老墨可不允許外來游客隨便上幾個廁所,就憑一張嘴拆走了所有廁所里的馬桶圈。

畢竟網上有人對此不解,在寫下旅游攻略時,熱心提醒大家,去墨西哥很可能碰上沒有馬桶圈的廁所。

老墨充滿憤慨,他們從小到大每個去過的廁所都有馬桶圈,誰家沒裝,誰就是小狗。

網上的形容與辯白,都為這個話題添磚加瓦。原本單純的現(xiàn)象,也因為不同觀點的參與,而成為某種冷僻的亞文化。

有沒有裝馬桶圈只是表象,反照的不過是你眼里的墨西哥,應該是什么樣子。

不管你愿意相信哪一方,親自去墨西哥多上幾次廁所,才會明白消失的馬桶圈到底意味著什么。

來源:beebee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