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疼痛研究協(xié)會(IASP)將疼痛的定義進行了修訂,將過去使用41年的定義修改為:疼痛是一種與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的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情感體驗,或與此相似的經歷。
由此可以看出,疼痛不單是生理學的感覺問題,也是心理學的復雜情緒表現。
慢性疼痛持續(xù)時間長,頑同且不易根治,一些負性情緒因素也隨之逐漸滋生,其中以焦慮和抑郁多發(fā),今天我們將講述慢性疼痛與抑郁的關系。
什么是慢性疼痛?有什么癥狀?
IASP將持續(xù)超出正常組織愈合時間的疼痛定義為慢性疼痛(一般為1-3個月)。
慢性疼痛可導致神經生理系統(tǒng)、認知功能、行為、文化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出現紊亂,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可同時伴隨睡眠障礙、休學、焦慮和抑郁等。
慢性疼痛與抑郁有什么關系?
慢性疼痛和抑郁有很強的關聯,身體的各種慢性疼痛癥狀,都會增加抑郁的可能性。相關研究表明,有慢性疼痛癥狀的病人都有抑郁傾向,而伴隨著有疼痛癥狀的病人數量增加,抑郁的患病率也會增加。
反之,當抑郁的嚴重程度增加,疼痛的嚴重程度也隨之提高。雖然目前發(fā)現抑郁癥和疼痛之間有很大關聯,但仍不清楚是否是因抑郁導致疼痛,但大多數學者認為疼痛可能會引起抑郁。
此外,慢性疼痛與抑郁在許多風險因素方面也有所重疊,比如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影響就可能是造成慢性疼痛與抑郁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身體疼痛要吃抗抑郁藥?
研究表明,慢性疼痛和抑郁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兩者共同涉及的大腦結構、共享的神經回路以及神經化學物質在疼痛和抑郁的形成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抗抑郁藥能夠影響大腦網狀結構可塑性,慢性疼痛可能由異常的神經元連接所導致,故可應用抗抑郁藥治療慢性疼痛。
這也是為什么疼痛醫(yī)生對慢性疼痛患者會開具一些抗抑郁藥物治療慢性疼痛。
希望每一位
有抑郁癥狀的朋友
都能被溫柔以待
?
- END -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仁濟醫(yī)院 邊文玉
作者介紹
門診時間:
東院(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浦建路160號):
周一、周四全天,疼痛科門診
西院(上海市黃浦區(qū)山東中路145號):
周三上午:癌痛介入 專病門診
周五下午:帶狀皰疹神經痛 專病門診
周五上午:疼痛科門診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20DZ2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