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倒背控水法能救溺水兒童?

騰訊科普
騰訊科普,中國領先的科學傳播與普及平臺。
收藏

流傳說法:網(wǎng)傳“倒背控水法”能救人,溺水1小時都有效。

較真鑒定: 假 謠言

查證要點:

1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陳舊、無用、有害的。控水會拖延復蘇,加重誤吸,明顯增加死亡率。

2正確的溺水急救方式,要根據(jù)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狀態(tài)才去針對性的急救措施。心臟驟停者的溺水者,急救人員應該即刻對其進行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即采用傳統(tǒng)的A-B-C心肺復蘇急救順序。切記同時呼叫120,并持續(xù)復蘇至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夏季兒童溺水事故多發(fā),一些溺水急救方法也借此刷屏,但這些方法魚龍混雜?!暗贡晨厮ā本褪橇鱾髯顝V的一種,網(wǎng)傳說此法能救人,溺水1小時都有效,而實際上,此法無效且有害。

undefined

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陳舊、無用、有害的

“控水法”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如牛背馬背顛簸、倒掛在樹上,腹部沖擊......其源于人們早期對溺水急救的探索過程。隨著現(xiàn)代心肺復蘇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壓、電除顫三大技術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棄?,F(xiàn)在循證醫(yī)學已經(jīng)明確,控水拖延復蘇,加重誤吸(比如來自胃反流的物質(zhì)從咽喉進入氣管),明顯增加死亡率。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明確指出,沒有證據(jù)表明水能成為阻塞氣道的異物,不要浪費時間用腹部或胸部沖擊法來控水。

從溺水的損害過程我們也能看到,對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脈搏尚存者,其溺水時間比較短,肺內(nèi)根本未吸入水或者僅吸入很少水,完全沒必要控水。

實際上,無論哪種控水方式,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內(nèi)容物和胃內(nèi)水,肺內(nèi)的水很難控出來。反而是在心肺復蘇的過程中,肺內(nèi)水會吸收入循環(huán),從而改善肺氧合能力。

什么是正確的溺水急救方式?

溺水過程大致分為:1、屏氣期;2、喉痙攣期;3、水入呼吸道期;4心臟驟停。心臟驟停也可發(fā)生在喉痙攣期或水入呼吸道期。

對溺水者的救援:首先確保施救者自身安全,盡量利用繩索、救生設施進行岸上救援;團體救援優(yōu)于單兵作戰(zhàn)。會游泳不代表會水中救援,水中救援需專門訓練。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狀態(tài)與急救措施:

1、清醒,有呼吸有脈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yī)院觀察。

2、昏迷(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呼叫120,清理口鼻異物,穩(wěn)定側(cè)臥位,等待救援人員。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蘇。

3.、昏迷,無呼吸有脈搏:類似“假死”狀態(tài),患者喉痙攣,無呼吸,脈搏微弱瀕臨停止,此時僅僅給予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謴秃粑螅蓚?cè)臥位,等待救援人員。

4、昏迷,無呼吸無脈搏:即刻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壓(Compression),即采用傳統(tǒng)的A-B-C心肺復蘇急救順序。切記同時呼叫120,并持續(xù)復蘇至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溺水者復蘇,人工呼吸很關鍵:

由于溺水的根本機制是缺氧,最新的關于溺水的循證醫(yī)學推薦是先進行5次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按壓30次,隨后2次人工呼吸,繼之30次胸外按壓,隨后重復2:30循環(huán)。不但首先給予人工呼吸,而且將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為了在第一時間提供給患者充足的氧合。

最后還要補充一個知識點,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最重要的更新是將復蘇的急救順序從A-B-C改為C-A-B,甚至提倡單純胸外按壓,而為何在溺水心臟驟停者卻推薦A-B-C呢?

根本原因在于溺水是窒息缺氧性心臟驟停,供氧是首要目標,因而采用A-B-C順序急救。

而在院外心臟驟停人群中大部分是心源性心臟驟停,患者心臟驟停前體內(nèi)尚有充足氧合,部分甚至存在瀕死喘息也能提供部分通氣氧合,此時維持基本循環(huán)供給大腦血供是首要目標,因此采用C-A-B急救順序。

單純胸外按壓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心源性心臟驟停的病理生理過程,因此單純胸外按壓不適用于溺水心臟驟停者。這些在2010年心肺復蘇指南中有專門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