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亞洲教育論壇:兒童友好理念下的少年兒童抑郁癥防治圓桌會議”在成都圓滿舉辦。
本次會議由北京永真公益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北京尚善公益基金會聯(lián)合主辦,成都市兒童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承辦。政府相關部門、公益組織負責人,學術帶頭人,愛心企業(yè)家等出席會議并就“兒童友好理念下的兒童抑郁癥防治行動”主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據(jù)《中國抑郁癥的白皮書》顯示,中國學生群體的抑郁癥發(fā)病率是達到了23.8%,去年20年的數(shù)據(jù)調查是24%點,而且發(fā)病的年齡逐漸低齡化,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支持受抑郁癥影響的青少年,幫助他們能夠擺脫抑郁癥的折磨,實際上是整個社會關注的重點,是非常有必要投入精力去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會議最后發(fā)布了由兒童、家長、老師真實心聲匯成的“青少年抑郁癥防治2021成都宣言”,呼吁全社會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構建更加兒童友好的社會。
青少年抑郁癥防治2021成都宣言
孩子們需要:
1、 游戲和活動是人的天然需求,孩子更多機會社交,與朋友一起玩,參加家庭聚會、興趣活動和志愿服務。
2、 陪伴成長是家長的天職,每天家長與孩子有機會面對面談心交流,沒有手機,全心全意。
3、 運動有益促進積極情緒。運動起來,每天至少一小時的戶外運動,多曬太陽,跑步、跳舞、打球、爬山、騎車、滑板甚至遛狗。
4、 不用進食來處理負面情緒。減少零食的攝入,避免太多含糖或淀粉的食物,當孩子體重明顯超標或突然暴飲暴食時尤其需要注意。
5、 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礎。保障孩子的睡眠,一定關燈或夜燈睡覺。
家長們需要:
1、 直面問題。不要覺得難堪,抑郁癥已經(jīng)是全球青少年面臨的普遍問題,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
2、 不要自責或互相責怪,指責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這是重新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機會,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
3、 不要自我壓抑。沮喪、悲傷、無助或憤怒的情緒都是正常,與家人坦誠溝通,共同應對,也可以與同樣處境的家長溝通,尋找學校、醫(yī)院或公益組織、商業(yè)機構的專業(yè)支持。
4、 照顧好自己。合理飲食、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很重要,可以與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財富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和愛。財富的意義是讓孩子有更多人生選擇的自由。
父母的陪伴,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良好的睡眠,符合天性的活動,滿足好奇心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而非功利的學習,是預防和治療青少年抑郁的良藥。我們呼吁全社會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構建更加兒童友好的社會。以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換我們充滿希望的未來!
*附:青少年抑郁癥的跡象和癥狀:
抑郁癥不是單純的憂郁情緒, 如果持續(xù)的、無休止的悲傷、疲憊或易怒需要警惕抑郁癥的可能。精力不足,睡不夠,注意力無法集中,生活拖沓,遲到缺課或者成績下滑,都可能是抑郁癥導致的問題。
當孩子遇到挫折、家庭變故時,尤其要關注孩子的情緒、睡眠、行為,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溝通及疏導。
過度使用手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電子游戲和手機游戲成癮,以及濫用酒精,或強烈刺激的危險行為,甚至暴力好斗,都可能是青少年逃避問題的途徑,但這會增加孤獨感,加重抑郁。
抑郁癥不會自動消失,請用關愛的而非批評的方式溝通,無論孩子分享的你是否能夠理解,請做好傾聽的準備,專注于傾聽,承認他們正在經(jīng)歷的痛苦和悲傷,不要講所謂的道理,讓孩子知道你會無條件的支持他們,能大大幫助他們感受到理解。如果他們不愿意溝通,請不要放棄,可以尋求孩子信賴的第三方參與幫助,可能是同學、親友、老師或者打游戲的網(wǎng)友,也可能是專業(yè)人士,了解孩子的朋友圈,進一步了解孩子,從而建立新的信任關系,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向他人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