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發(fā)了一篇介紹引力透鏡效應的文章,其核心內容是通過引力透鏡效應,人們可以直觀地看到質量對時空的扭曲,證明愛因斯坦的時空扭曲理論是真實存在的,是正確的。
有些朋友看了文章后,似乎終于同意了空間是可以彎曲的,但又提出了疑問:空間彎曲了,為啥就一定要帶上“時空”二字呢?這與時間有毛線關系???其實,在我過去的許多文章,對于時間膨脹的效應已多有闡述,如果看過這些文章的,就不會這么問了。
何謂時間膨脹
時空彎曲理論和時間膨脹理論都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內容。在狹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主要闡明了速度和時間的關系,一般叫做速度時間膨脹問題;而在廣義相對論中,著重說明時間與空間彎曲的關系,也就是引力時間膨脹的問題。
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核心內容就是闡述時間、空間和物質三者關系的,通過一系列詳實的數理邏輯論證,認為時間、空間、物質是三位一體的,論證了在不同坐標系中,時空具有相對性,這從根本上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的絕對時空觀。
論證過程很復雜,這里就不說了。結論很簡單,就是在不同速度和不同引力場中,時間會膨脹,通俗明白點說,就是速度越快的坐標系中,會有尺縮鐘慢效應,距離會縮得越縮短,時間流逝會越慢;而在引力越大的坐標系里,時間就會流逝得越慢。
但有兩個天花板:光速和黑洞史瓦西半徑里面,是時間和空間的終點。當物體運動達到光速時,或者進入時空曲率無限大(引力無限大)的黑洞視界以內時,空間為零,時間將停止。
但光速使我們世界的天花板,凡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更無法突破,這是因為質增效應。當物體趨于接近光速時,其動能和質量將會變得無限大。這就是說,即便是1個基本粒子,如果要達到光速,其所需能量和達到的動量也將無限大。
而我們宇宙也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不可能有無限的能量來推動一個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而達到光速這個粒子的動量將超過宇宙質量,這本來就是個悖論。這個問題我過去已經解釋過多次,今天就不展開說了。
現(xiàn)在我們只通過兩個時間膨脹公式,來說說時間與速度和空間的關系。
兩個時間膨脹公式的意義
狹義相對論給出的速度時間膨脹公式為:t'=t/√[1-(v/c)2]
式中,t'是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值;t是低速系觀測者第一個時鐘時間記錄;v是第二個時鐘相對第一個時鐘的移動速度;c為光速。
廣義相對論給出的引力時間膨脹計算公式為:t'=tx√(1-2GM/rc2)
式中,t'為引力時間膨脹效應值;t為低引力慣性系觀測者時間流逝值;G為引力常數,取值6.67x10^-11N·m2/kg2;M為天體質量;r為天體半徑;c為光速。
期間的推導過程很復雜,就留給那些質疑相對論的“高手”們去挑刺用吧,我們科普就沒必要了解那么高深了。
根據速度時間膨脹效應公式計算,當一個物體運動速度達到光速的一半,也就是每秒約15萬千米時,時間膨脹會達到1.15倍,也就是會慢15%,這樣飛船里的人過了1年,地球人就過了1.15年。
而達到光速的99%時,時間膨脹效應會達到7倍,也就是飛船里的人過了1年,地球上的人過去了7年;而光速達到99.999999999999%時,時間會膨脹707萬倍,飛船的人過了1年,地球人就過了707萬年。
同樣,在引力越大的坐標系,時間膨脹得越厲害,也就是時間流逝越慢。在《星際穿越》這部科幻影片中,飛船到達一個在黑洞附近的米勒星球,這顆黑洞是太陽質量的1億倍,電影沒有給出距離黑洞視界多遠的距離,但給出宇航員們在那里呆1小時,地球就過去了7年,也就是時間膨脹了6萬多倍。
因此當宇航員庫珀回到地球時,他還是老樣子,而其女兒已經90多歲了。
宇宙中已知最大黑洞SDSS J073739.96+384413.2的質量是太陽的1040億倍,在其附近時間膨脹會有多少呢?給出距離黑洞視界的距離,我們就可以根據公式計算出來。
許多人根本不屑于學習相對論的相關知識,憑著吃喝拉撒的邏輯就否定時間膨脹理論,但不管這些人相信不相信,時間膨脹理論早就應用在科學研究和各種技術應用中。最典型和常用的例子就是導航定位系統(tǒng),如果沒有對衛(wèi)星和地面時間做出相對論調校,導航就會把你導到爪哇國去了。
那么時間膨脹效應能讓人長壽嗎?
我的回答是NO。
許多網友都有一個誤區(qū):既然在高速飛船或者大引力場附近,時間流逝變慢,那么在這種坐標系里面生活的人不就長壽了?
其實完全不是這回事。因為在這種坐標系里的人們,感受到的時間還是正常流逝的,一點也沒有變慢。時間1分1秒,1小時1天的感覺與地球上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忽略太空旅行的各種影響因素,比如輻射、失重等等,他們的壽命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也就是說他們在地球上能活100歲,在飛船里還是只能活100歲。
而實際上,太空旅行的條件遠遠不如地球這么安全,因此在同等醫(yī)療保障條件下,還會大大影響壽命呢。但他們如果回到地球,與地球人的時間流逝來比,則會發(fā)現(xiàn)地球人流逝的時間比他們快??於嗌?,就要看他們飛船的速度有多快,或他們呆的引力場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了。
根據速度時間膨脹公式計算,如果乘坐99.99%光速的飛船,飛了1年回來,地球人就過去了70年;如果乘坐99.999999999999%光速的飛船,到254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回來,旅行者們只用了0.7年,也就是8個多月時間,而地球已經過去了508萬年。
如果乘坐的飛船很慢,在光速的50%以下,甚至更慢,時間膨脹效應就很小了,影響也就不大了。而現(xiàn)在的飛船速度還只有每秒十幾千米,旅行者時間膨脹效應相對地球生活的人來說,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時間流逝變慢,是全方位的變慢
時間膨脹效應并不是感覺時間變慢了,而是根本沒感覺。所謂尺縮鐘慢效應,可以理解為速度越快,距離就越縮短了,時間就不需要那么多了??s短了多少呢?這與時間膨脹的倍數是對應的。
比如乘坐99.999999999999%光速的飛船前往254萬光年距離的仙女座星系,時間膨脹了707萬倍,這樣就等于距離縮短了707萬倍,因此254萬光年的路程就只有約0.35光年,來回路程就只有0.7光年了,飛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時間當然就只要約0.7年了。
這個計算只是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的理論值,忽略了加速減速和停留的時間,請勿在此鉆牛角尖。
因此,飛船上的人們不是感覺只過了這么久,而是實實在在只過了這么久。這種時間流逝速度不是表面的,而是骨子里的。從他們的意識感覺和身上每一個細胞,乃至組成細胞的各種原子元素,新陳代謝周期都只是經歷了這個時間的變化。
在重力系統(tǒng)中的時間膨脹效應也是一樣的。
因此,高速旅行者們只是相比在地球相對靜止的人們,只是時間本身“流逝”得更慢而已,而對于他們自己來說,真正的感覺還是過了1天就是1天,沒有感覺到多得到到1點時間。
這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凍齡,也就是年齡凍住了,或者說把人們雪藏冰凍起來,過了許多年再讓其蘇醒過來,在蘇醒的人們看來,世上已經過去很多年,但這能夠說是冰凍的人長壽了嗎?
未來深空遠航會盡量減少時間膨脹效應
時間膨脹效應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宇宙規(guī)律,帶給宇宙航行的人們并沒有什么好處,反而會增添許多困擾。比如真的有接近光速的飛船,離開地球前往某個星球的人們回來后,親人們都離去了,地球已經是滄海桑田了,這種探索或者旅行有什么意義呢?
因此,未來的深空旅行,提升速度只是一個方面。當速度在光速的50%以下時,時間膨脹效應困擾還不算太大,人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更快的旅程,很可能就不是依靠速度提升了,而是另辟蹊徑。
目前科學界認為有可能突破深空航行速度瓶頸的方法有兩種,即蟲洞穿越和曲速引擎。通俗地說,這兩種方式就是采取鉆隧道、抄近道的跨越方式到達目的地,從總體旅行的距離和時間來看,似乎超越光速多少倍,但實際上并沒有提升速度,因此不受光速藩籬限制,也不會出現(xiàn)什么速度膨脹效應。
現(xiàn)在這些方式還處于科幻階段,未來是否真的能夠實現(xiàn)很難說。這些我以往也多有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我過去發(fā)表過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chuàng)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